个人意见 | 写给不漂亮的女孩:我不是行走的画报

先说个小事儿

之前和我妈去商场买丝巾,卖丝巾的女孩之前在北京工作。问她为什么不继续待下去,她说:

太难

而且北京漂亮的姑娘太多

请问:最后这个因素在哪些方面对她造成了困扰,是职业发展、自尊心还是其他?



这句话符合我们第一印象,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是美女这种资源的聚合地。绝大部分我国女青年也在互联网上接受过来自以上四地和海外留学博主的时尚再教育。

与此同时,我发现大家能把这两个问题分的相当清楚:

你是脸漂亮还是衣服漂亮

这个美的金字塔里,“你是哪位”通过学习化妆和穿搭可以向“穿得漂亮”进阶,而二者和“长得漂亮”之间存在天花板,除非整容不可跨越。

作为“穿得漂亮”的代表,关注者 117 万和 75 万的穿搭博主 @雅鲁藏布江女人和 @搞艺术一横都曾发表过类似感言:

这是她们的照片 (图片来自她们的微博)

搞艺术一横
雅鲁藏布江女人

在我看来这两位都相当美丽,前面提到的卖丝巾的姑娘实际上外貌也很出众。大家对自己的脸都有同样的焦虑。


去年热映电影《降临》的原著作者 Ted Chiang 写过一篇短篇小说《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让我们一起读一下书中的这段话:

外表美慢慢地主宰了我们的生活。

怎么个主宰法?

和毒品成为问题的方式一样:

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普通人的相貌变得不满意了,因为他们无法与超级模特相比。

人对美的态度非常虔诚。我们喜欢在美丽的人面前露出友善和好奇,仿佛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使。

在网上用“行走的画报”做关键词搜出来的内容,大概用了五斤 PS 。细想想应该只有维纳斯和那喀索斯能用上“行走的画报”这种定语,他们还看不起这词儿。

美人本来就足够占据你 50% 注意力,社交网络流行以后更可怕。美人的浓度显著提高,由现实生活中的一两个攀升到社交平台上“一抓一大把”。阅览无数的美人照片后,大家的判断标准也提高了,生活中超美的同学突然只能降格做邻家小妹。

社交网络非常粗鲁,会让你对现实中的一切说“我见过更好的”,其实那些东西一样也没在你身上发生过。


那篇小说里还设计了两种颇为神奇的机器: 

相貌美化仪。

当你透过这个机器看人,软件会自动为你美化人们的相貌,就像他们做过整容手术似的。

审美干扰镜。

这个机器能让你看到人的全貌,包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像脸上的痘印、不够洁白的牙齿和美丽的眼睛、完美的唇形都一样能被看到,但你不会对这些做出审美反应。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它们的美丑。

这里出一道选择题:你选哪个机器?

哦,对了,这篇小说里还有一类人,同时拒绝这两种机器,因为他们想看到生活中的“真实”,其中包括让人难以接受的丑和显而易见存在的美。


说明一下,我并不仇视美,也不贬低美的作用。我的朋友都挺好看。我不会说「美没有用,你得有脑子」。事实是,美就像钱一样,在它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格外重要,在它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一文不值

但我对只用美作为评判人的标准有异议。这不是什么格调问题,是信息量的问题。用脸评人是把人平面化变成一维生物,我们损失了一个三维生物的信息量。(我们作为不知道几维世界的小剖面已经很渺小了,不要把我们继续压平,把胸压平好吗。)

我们损失了使人能够互相了解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这些信息是“陪伴型”博主走红的原因,她分享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对她充足的了解增加了她的粉丝粘度。

缺乏这些信息导致你和你的 idol 在生活中的距离是最远的,想想如果你和他见面,倾诉完你对他的种种喜欢后只能相对无言,尴尬不尴尬?(tips: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增加你的信息量,多读书多经历,做对方可敬的对手,这样他会愿意跟你多聊两句。)



说了这么多,回到上面的选择题,我选第三种。因为

「美本身不是问题,人们滥用美才是问题」



谈论了一些和人有关的美丽问题,我们都有点儿累了。(注意:下面这些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

除非有一个厉害的摄影师,相信大家都经历过“拍景比拍人好看,拍狗比拍人上镜”的时刻,此时大家应当对人本身的颜值有一定的怀疑。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动物照片,同时回忆一下最近遇到的人的面貌


在这里我就不放上人类的图片了,根据十几或几十年的生活经验,相信大家对人的平均长相也没什么信心。你努力得到的“超帅”男友,可能不如隔壁老王家的哈士奇。如果不采用人宠和谐的拍照技巧以情动人,人也很难在和动物的合照中争胜。萌不过搓眼睛的水獭,帅不过捕猎的豹子,找你当男友/女友还不是因为你会说人话(夸张)。

种种劣势让我们感觉到:上帝在造人脸时就没用点儿心,长得美不是人的核心竞争力

希望认为自己“不那么漂亮”的女生减轻一点压力。这世界上有最好看的人也不能拥有的美,而那些美丽的事物对你是完全敞开的

最后,我要说:

既然有自视为“万物灵长”的勇气,人最好做点儿“智能生物”该做的事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懒于来回奔波,本来计划宅在家度过周末的,同事热情地邀我去她家吃饭,为我庆祝生日。刚答应下来的下午便接到通知,啊呜,...
    纳恁艾米酱阅读 1,839评论 0 0
  • 文/陈康慧 01 好久没有写字,打开简书的页面,竟然还能看到偶尔有人在关注我。恩,大概他们关注我的时候会想,为什么...
    陈康慧阅读 3,328评论 21 18
  • 这是一篇带有批判性的文章 有一些观点米禾觉得可能偏刺激 所以呢大家一定要看完……看完一定要冷静 可能会对现阶段大学...
    米禾MH阅读 2,8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