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不更新文章,忙得心慌慌!不写文章的日子真空虚,似乎少了点什么,本打算只断更一星期的,不成想恍恍惚惚断更了一个月,因为一次放松即爱上了放松的滋味,后面再难打起精神。从今开始,仍然坚持每天日更2000字以上,坚持!不管写得好与否,写作的好处总是大大滴有,好处繁多,数不过来,帮助思维、记录、展示、回忆等等,好处多,好事该多做,我连续写10年好了!
今天,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和煦的阳光洒满了房间,铺满了外门的走廊,生活过得长了,日复一日,越来越熟悉了生活的状态,越发觉没意思,太熟悉了一件事,失了新鲜感,生活一成不变,相同的事情见多了,亦提不起兴趣。为了永久热爱生活,我要每天寻找不同的新鲜感,每一天尝试新鲜的事物。一失了新鲜感,就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忘怀了对生活的憧憬,是的,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不跟死人一样吗?发生过的事,和即将发生的事,毫无悬念,生活无新鲜感,今天做这件事,几十年后不变一直做这件事,等于说一眼望到了头,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便一眼望透了未来的几十年,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尝试去做别的事,一辈子全力寻找新鲜感,把每一次都变成第一次,生命丰富多彩。每天充满新鲜感,去尝试没接触过的,去了解没了解过的,去做没做过的,生活的动力,生命的意义就此持续。
我呢,不理解有些人的特殊情怀。有人相信爱情忠贞不渝、永恒不灭,注定遇到命中对的人;有人相信热血漫画中纯爷们气质是每一个人所追逐的梦想;相信趁着年轻去旅行在遥远的故乡留下足迹是美好的回忆;相信挥洒的青春汗水均留在了值得的地方!错!什么狗P情怀?不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己安慰自己吗?!除此之外,仍有学识渊博的人,学文科的,同样存着一股莫名其妙的情怀,他们一直在坚持着一件件可笑的事。他们相信文科的主观伦理,并奉之为天理去追从,比如信奉古代的尊卑秩序,将忠孝礼义道德立为一生之本,相信在与敌人刀枪剑戟的搏斗之下,虽死犹荣,死得壮烈,临刑前竟吟唱诗歌展露所谓的气节,种种的事情在我看来全乎不可思议!你们相信的价值观判断,只是一个虚假的东西啊喂!学法律的人,相信法理,对法理有种莫名的情节,竟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学历史的人,历史上的朝代变迁在他们心里重演到热火朝天,“伟人”层出不穷,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学音乐、学舞蹈、学绘画时,说什么,慧根?用心去感受?追随自己,听从自己,你的慧眼在心中指引着你?绝乎不可思议,文科学者那莫名的气节,不知是从哪儿习来的一身傲骨?文艺科目从人文伦理之中提取出了一种虚假的虚幻精神,竟然有人信奉一生?!这便是所谓的“情怀”,这是无用的、不真实的“情怀”,除了感动自己、满足自己,哪有什么“天道纲常”,和“心之向往”呢?
我不相信,全不信,只相信纯粹的理性、纯粹的逻辑分析,只相信不带个人色彩,绝对公正客观、毫无偏差的理论!一件事物,是什么就是什么,只相信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对的,还原一件事最真实的样子,反之如果任意添加主观修饰,进而使人萌生出了所谓的“情怀”,相信一种虚假的精神,其皆是走错了方向!
……
我写着写着,冷不丁,又开始往复杂了讲了,嗯……这是习惯,忍不住,习惯了的思路刹不住车!我在写作时,一直想,想克制,克制习惯,不仅想克制习惯性的思路,还迫切要克制习惯性的语言,克制习惯性的语气,想不断变换风格,只愿少用或不用我的常用词语。我超想颠覆文笔,为文章来个大换血,我写的文章,不能让人一读便知道是我写的,但是,我读自己的文章时,怎么读,怎么读,语气总雷同,用词方式变化不大嘛!太难了!我一直在修改文笔习惯,所以写文章时,想到一个词语时,我想,这个词语用过好多遍了,用熟了不好,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同义词代替它!用同义词替代完了,读一遍,依然觉得不对味,读着读着,我的个人风格痕迹仍在里面,令我苦恼万分!我改完了词语,再改句子结构,想尽办法改啊,把句子换了一种语序,读了,咋还像我?再改思路,我下笔本想写这件事,但我故意笔锋一转,把素材带入另一件事,这样改了,读了,仍旧像我?如果再有问题,或没别的可说,有更宏观、更大的部分是未加修改的,比如段落的结构啊,整体的逻辑框架啊,我每一次写,写时的思维啊、论述过程啊,控制不住,皆是雷同的,不好办,难改,巨难改!我每天写的每一篇不同的文章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雷同得多,和别人的文章对比一次马上知道区别分明了!改改改,改了依旧像我,这可咋办呢?太难了!太太太难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但,有办法的!目前,我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先拿出一篇与我的用语习惯区别较大的文章,摆在面前,先认真读,感受个中语境,把语境熟记在心里,再下笔写自己的文章,外来语境因此而自然融入了写文章的过程之中,既而改变了用语习惯,潜移默化改变了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效果的!
前面负能量多了,下面聊一个轻松的话题,聊工作!我不愿做固定职工一辈子挣死工资,如前所述,一眼望不到头!固定工作,固定工资,替老板打工,前途何在?一眼望穿了未来!日复一日的工作,重复性高,上班一天天,面对的是重复打了数十百遍打腻了的烂报表,日复一日重复做一件事意义何在?我宁愿做小生意挖空心思招揽顾客也不敢一直当上班族!因为我认为“工作”是这么一回事:一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之中,加工、配发、宣传,途经多人之手,这一整套的流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人参与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当是在干“工作”,有钱拿!例如,流水线员工,参与了“生产”这一个环节,他有拿工资;快递员,他参与了“销售”这最后一个环节,他也拿工资。卡车司机运输货物,他的责任是将一厢货物从一处送到另一处去,这是属于“生产→销售”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工作,有工资。工人给货物打包装、贴纸,是“加工”的环节,把产品做好,在卖给顾客之前,先做一道加工,这一道亦是属于“生产→销售”的中间环节!公司“库管”,是管理仓库的工作人员,产品生产完毕,先放置入仓库收容,之后拿出去销售,说明仓库管理也是“中间环节”!人力资源部,拉人进公司,为公司做宣传,这一个环节略有微妙,拉人入伙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营利能力,间接提高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水平,促进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这一过程,间接参与了生产和销售环节,也应有工资拿。再如,财务会计,记账的工作时段在于“销售”完成之后的时间,工作时段在销售之后,当然被包括在“生产→销售”整个流程内里。所以会计与人力仍属“生产→销售”此体系内,虽不为“中间环节”,但是时时发挥着影响,间接影响公司营利,并直接为“生产→销售”全流程提供便利的,此种工种间接改善了“生产→销售”的过程,在体系内,当然有钱赚!同理的如公司股东是一样的效应。
再如,建筑工人盖大楼,“房屋”是产品,工人要拿工资,是因为他们参与了“生产”这一环节,工程师设计图纸后拿工资,是因为他们与工人一样,参与了“生产”这一个环节,房屋中介、房地产市场,参与了“生产→销售”的中间环节,在体系内,会赚钱!卖早餐,食物是产品,做食物,卖食物,把生产、销售一并做了,有钱拿。做生意,购入低价商品,转卖,从事的是“销售”环节,在体系内,有钱。而创立公司、创业,则是把“生产→销售”整个全套环节做了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在“生产→销售”的全套过程中创造的收益大部归科创业者。由此推算,学生学习再苦再累从不赚钱,是因为学生既没从事生产,又没从事销售,也没从事中间环节,不在整个环节内,所以不赚钱,苦、累并不赚钱。反之老师赚钱,为什么?是因为老师从事“销售”,销售的虽不为实体产品,但虚拟产品也是产品!授课的内容是“虚拟产品”,替学生服务,提供虚拟产品,从事生产与销售,老师赚钱!或如,作家写书出版,提供文化产品,生产,赚钱,出版商参与销售,销售,赚钱!医生、律师提供服务,提供无形的产品服务大众,改善社会民生,把一种虚拟产品生产并销售出去,赚钱!拍电影、做主播、拍视频,观众看完收获快乐,视频是虚拟产品,销售虚拟产品,赚钱!说相声、演综艺、打电竞,销售“虚拟产品”,或是参与了“生产→销售”虚拟产品的过程,赚钱!
一部电影从生产到销售,整个流程,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分别有:灯光师、场地布置师、后勤人员、演员、群众演员、制片人、广告商、院线、视频网站,但凡参与了一部电影从生产(拍摄)到销售(放映)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钱拿!或如,写微信、开公众号,文章是虚拟产品,作者同时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有钱!李佳琦直播带货,打“广告”,中间环节,有钱!这是个简单的规律,因为金钱和物质是互换的,所以金钱是从物质的流通过程之中产生的,因为“生产→销售”的整套体系是物质流通的过程,所以金钱与此个过程相绑定并不奇怪。
因此,“工作”这回事,主要是有“社会发展”的利益,而少有“自我成长”的利益。不是说你干了工作,就变好、变强了,干了工作之后让你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了,这不可能,因为“工作”这件事出现的本身就不是为“自我成长”去服务的,“工作”本就是促进社会中物质的“生产”与“流通”,不是说你要长大,你要过上美满的生活,才要工作,而是说整个社会的庞大分工迫使人不得不工作!你不工作,我不工作,经济全乱套了!工作是对社会发展有利而非对个人成长有利,而且大部分的工作重复程度极高,数十年,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重复复做同一件事,日复一日,枯燥乏味,单调的重复对于个人的成长毫无益处,反而摧残了人的精神力,毁灭了人的意志力!是这么一回事,所以,只是努力工作,有前途吗?无!全无!努力工作,拿积攒的工资,去做投资创业、嗅商机,才有前途!所以我两年家里蹲,不出门工作,如果损失的只是“打工”的社会经验和“打工”的社会阅历,如果损失的只是“重复做同一件事”的经历,那便意味着我没有损失!不过打工对于我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积攒初始资金有些帮助,其它方面就算了,尽管还是有点好处的!我在家日夜危急苦恼想死,于是拼命看书、写作,狠命费劲,想找到活着的感觉!我在家究级狠命拼到底,所以如果干工作,我一样会狠命拼!我不怕工作,我不是怕工作苦、工作累,我第一是怕工作没有意义,第二是精神太封闭害怕接触社会。但我心里长期憋着一股劲,一辈子争强好胜,所以如果我工作起来,肯定十分卖命,是的!
先别高兴太早,然后呢,要出去赚钱啦?不是说准备到步行街摆摊卖东西吗?这是母亲的提议,现在我必须做,焦急难耐,再不有所行动我真会死!今天在网上浏览了2个小时的摆摊技巧,网上说,摆摊须注意,卖的东西需斟酌,卖的商品应该对应顾客需求,方便随身携带,不能泛滥,不能怪异,那卖啥好?实在想不到在步行街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对何种商品有购买需求,他买什么?随身携带的小物件?跳舞的大爷大妈们要买啥小物件?他们有需求吗?看不出来。如果售卖有趣的,发光的,孩子爱玩的,新鲜小玩意,那么对应的消费群体量太小,购买少,因为孩子少,那地段跳广场舞大爷大妈们才是主导!
老头子老太太究竟有什么和跳舞有关的消费需求呢?物件还必须小、便宜?难道,佛香?文玩?象棋?……想不到!或许我的思路一开始就错了,母亲提议卖服装,在步行街卖衣服,因为服装是借她朋友的,没有购货成本,是朋友冗余的不要的,售出无障碍。但是卖衣服,我在想那地40~50岁的中年妇女有多少人?可能不少的,跳广场舞的老太太40~50岁的挺多,卖出去的话看情况,试一试还行,但是我怕购买者们是来逛街的,逛街,走广场玩,大件物品带在身上不方便,嫌弃不买,就尴尬了!在步行街卖什么商品既对应需求,又引人注目,还新奇、便宜,太难想!不管了,摆摊我想买个高音喇叭吆喝,在铺位上点亮一盏引人注目的灯光,大喇叭是必须买的吧?引人注目有人来!好吧,不多说,这小工作不算正式,做之前提刀上阵,搞得如似上战场一般,去了之后,发现,哦,原来没有想象中的有趣,之前好多的考虑完全是多余的。是的,做之前充满期待,做之后大概率一泼冷水浇上来,和预想中完全不一样!这是事实,你那些期待的目标,谁来捧场呢?所以说,要求不高了,“做个比较好的摊位,赚个不错的收益率”才是贴近现实的目标吧!好的!太难了!做前不要想当然,因为未考虑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摆摊,做小生意,对商业头脑的培养有点作用,我重视,一定卖力经营,我会努力的!现在摆摊的事告一段落,话题岔开!我说说我今天做了什么吧?一天,在读《投资学(第10版)》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在读《亲密关系(第5版)》,学了数学的“正态分布”、“中心矩”,上网聊了天,看了格斗片《洛奇》系列?没了。读书,天天读!现在的我万万耗不起时光,在外面我创造不了价值,在家里必须该拼命做有益的事!今天看了一下书,那我先详细讲一讲“学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我想,首先,学习是一种“锻炼”,如同健身撸铁撕裂肌肉重组的肌纤维会更粗更强一样,“学习”同样如此,学习过程中激活大脑神经元、重组神经元,新建立的神经元更强壮、更灵活,“学习”本身就能让人变聪明!关键任务“难度”,简单的学习内容锻炼不到啥,像健身房撸铁一直推举轻重量一样无用,因此任务越难越好!“学习”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把某一领域的关键经验浓缩归纳编立成书,学习这个概率涵盖的不止语文、数学,学炒菜也是学习,学唱歌也是学习。学习是一种锻炼的方式,可使人真切变强,系统学习过声乐唱法的人,就是比那些自己瞎摸索以流行唱腔抒情的人唱得好!学习游戏,练习英雄联盟技术,教练教授的攻略战术极为复杂,职业选手日均训练16个小时,吃力吗?如果让普通玩家适应此种训练模式,第一、手感不适,第二、打打停停,第三,累,总之玩得不舒服,但是这样玩就是能使技术变强!游戏和学习并非区隔特别开的两件事物,它们的不同,充其量是领域不同,对能力强度的要求不同而已。如果两相调换,把游戏当作高考来学,学习游戏,把游戏编成书,用系统化的方法训练,一样将学生练到空虚、累死累活,但是这种苦累的训练模式确实能让人快速变强!
“学习”并不是什么特殊事物,其不外乎是在某一个领域,用系统化、专业化的经验,让人匹配要求练习,并使其逐步学会、练好的过程。演戏,有专门的理论,唱歌,有专门的理论,拳击,有专门的理论,健身,有专门的理论,绘画,有专门的理论,摄影,有专门的理论,钢琴,有专门的理论,直播,有专门的理论,开车,有专门的驾校,等等的,这不都是学习嘛?理论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前人大量的研究历程归纳总结出来的相对更浓缩和更精炼的一些方法。所以,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学习演戏唱歌直播开车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本质都是从不会到会,学习训练使大脑产生新的习惯模式,学习苦,在于变强苦,学习累,在于变强累。困难的不是科目,而是变强的难度,如果把业余爱好当作一门专业正经来“学”,难度绝不会低,你知道美术生和体育生的痛苦吗?所以,“学习”这回事,本质是让人了解新的事实,掌握新的技术,变强大,因此学习这回事除了累一点之外,没啥坏处!我是这么想的,系统学习过声乐唱法的人,清新的嗓音在普通人之中简直是BUG般的存在,他与普通人唯一的区别是,他学过、他练过,普通人没学过、没练过,所以“学习”本身就能让人变强!无所谓一天学习多少个小时,只要知道,学习途中,大脑在锻炼,神经元在重组,纤维越来越结实,既像增过肌的身材行了。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学习的过程仅仅只是不断训练大脑能力匹配学习资料的要求,你学会了,其实只是对学习资料理解加深了而已,学习本身只是对某一特定技能的熟悉,并非玄而又玄,学习的好处是挺大,但不是万能的,所以应谨慎选择学习的方向,不应选择不重要的学习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是学习,摄影拳击不加入学校的教育,不加入主科,语文数学反而是主科呢?这便涉及了科目的“重要性”,不会摄影,不会拳击,不会唱歌,不会画画,对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不会语文,不识字,那可废了!!!不识字意味着什么?走在路上不认识门牌号,不认识标示语,要吃饭吃啥都找不到,在家里,手机玩不了,不识字,会用APP吗?连游戏都玩不来!任何信息主要都由文字组织,如果不识字,便失去了太多的了解这个世界的机会,失败!我认为文字、阅读、写作,对人生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语文重要!数学重要不?数学的重要性的确不在生活中体现,买菜用不上数学,但是,数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理科之源,是所有理科学科的基础!几乎所有理科,物理化学医学工学计算机等等,包括文科经济学,均会用到数学模型和数学思维,数学的波及面广,迁移性强,是所有理科学科的基础,学好了数学,掌握了数学的思维,学物理或工科根本不在话下,它们和数学的思维路径是较为一致的,而且不如数学困难。并且世界每一项科学大发现,无一不依赖于大量的数学公式的计算,航空航天设计飞船用到数学,克隆生物培育试管婴儿也用到数学,万有引力定律与广义相对论的推导过程利用了大量的数学模型,所以数学是理科之源,重要性高,孕育了现代科学,提供了高效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上得了大学,我一定选择数学专业!除外,英语同是主科,但英语的重要性不算高,考虑到英语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学好一门新语言与老外沟通流畅自如,还可听懂英语电影,不错,虽然对全球化的沟通交流有些帮助,但英语的重要性其仍然远不如语文和数学,所以,不能因为是主科,就盲信!
教育部门通过估计每门学科的重要性而合理分配教育任务,因为“重要”,才去做它,因为对生活有意义,才去学它。做最重要的事,做对自己最有好处的事,一路做,拼命做,是我一生的原则!重要与不重要看目标和界限,我认为像围棋、象棋、数独、魔方,等等自诩为高雅的益智玩物,其实无用,它们与所有的电子游戏一样,让玩家训练出一种能力去匹配一个无意义的规则,因为规则无意义,所以练出的能力也毫无意义,浪费时间!所以,要看一个学习项目它实际上是在干什么,才能判断它是有用还是无用。
完了,总之,一天更新一篇文章,是有好处的事,是“重要”的,因为重要,所以该疯狂做,不准懈怠!!!但我超想变更用语习惯,更换词句的排列组合,写出一篇语感翻新的文章,从此用反直觉的语感写作文章,永远写出新花样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