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位朋友告訴我,在兒子上大學的第一天,她就把孩子叫到跟前,跟他說:「兒子,你已經上大學,也快二十歲了,你的學費及基本生活費我們做父母的會幫你出,這是我們的責任。但如果你想買機車、電腦、音響等其他用品,你就得自己想辦法去打工賺錢。你長大了,你得學習獨立生活了。」
朋友說,二十歲是成人的象徵,她希望兒子可以成為獨立自主、「為自已負責」的大人。
她甚至還說:「孩子長大了,我的責任大部分也了了,我不想再扛太多了。今後,我會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假日我會跟朋友去爬山、泡溫泉、出國旅行。中年以後,我也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要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一天到晚為了孩子家庭忙得團團轉。」聽她這麼說,我心中好是佩服,立刻為她豎起大拇指,給她一個大大的讚。
「哇,妳真是有自覺的媽媽,居然可以放得下。妳很愛自己喔!妳是怎麼辦到的?」我問。她突然大笑:「唉呦!還不是看了一本書《把自己愛回來》嘛!」
這是一個好故事。
你知道嗎?在我們文化裡,很多媽媽是「不允許孩子長大」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孩子就永遠「需要」她,永遠不會離開她了啊!不是嗎?這是一種情感的依賴,更是一種控制。
很多做母親的,經常會抱怨孩子太依賴她。但我心裡總是在想:「這依賴是誰造成的呢?」、「到底是孩子依賴你?還是你依賴孩子?」這都很難說。
我們的文化,讓母親很容易去犧牲自己。母親為了家庭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興趣、健康、娛樂、友誼,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偉大」,但實際上,有沒有可能是一種「控制」呢?
「透過這樣的犧牲,讓家人可以感激我,甚至不能沒有我。」這是一種生存機制,我相信,這絕對是潛意識裡的東西。
如果一個母親「沒有自己」,她自然必須「依附」在家人身上,如此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是可以理解的。
各位妈妈們,您是這樣嗎?請勇敢覺察吧(如果不是,最好。如果是,您還要這樣過日子嗎?)
很多女人一輩子都把自己困在家裡,眼睛永遠盯著孩子、先生,大門不敢邁出一步,對於「一個人去看電影或旅行」這件事,恐怕連想都不曾想過。
婚姻,把女人的世界變小了
我經常看到一些女性同胞,一天到晚怨嘆著:孩子不乖、老公不好,我心裡總是感嘆:「難道您沒有自己的人生嗎?」
一個人如果沒有回到自己的中心,眼睛只有別人、只會跟著別人的需要團團轉,那麼你的日子、你的心,永遠都是漂浮不安的。
這樣的人生,不是不好,只是可惜了。
為家人犧牲付出,這是愛的表現,沒錯,但也要「適可而止」。
不然,既使你付出再多,也不會有人感激你的。
我依然相信:控制的愛,不是愛。
一個「沒有自己」的母親,是給不出真正的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