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从此不再当“恶”妈妈(看看有没有你的影子?)

                             

              决心从此不再当“恶”妈妈

                             文 | 兰梅

“妈妈,我被猫抓伤了……”电话那头传来隽隽微弱的声音。我担心极了!一直提心吊胆的事情又发生了!“你坐着别动,不要再去碰猫,有没有出血。”“没有出血,有点痛。”

我心里着急,极度不安,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年前捡了这只流浪猫,不久隽隽被它咬了一下小手,所幸没出血,后来带她去打了疫苗。猫前段时间已送给一户人家,说它不抓老鼠让隽隽再度领回。于是爱猫之女——隽隽不顾我的反对,在某日晚上放学路上自己背着书包,双手再抱个大大纸箱,纸箱里是猫咪,跌跌撞撞地抱到家里。说好只养几天,本来打算今天就把它放归到猫之乐园的,说好下午一起回家一起去放猫的。没想到不听话的隽隽居然不声不响地自个回家了。

一进门,把我吓一跳:一片狼藉,到处是白色的泡沫碎和零碎的猫粮……

马上跑去看隽隽受伤的手,有一小片血迹,可把我给吓坏了!赶紧拉着她的小手用肥皂水清洗,一边洗一边大声说她:“怎么这么不小心!不是说好下午一起回家的吗?刚才没有用肥皂水清洗吗?”

“找不到肥皂。”

“你不会打电话问我吗?遇到问题要第一时间求助!你怎么这样呢?抓猫也不戴手套!你这样可怎么办呢?被猫或狗抓伤咬伤会死或变疯的!我早就告诉过你!你就是不长记性!任性就是这个结果!……”我气急败坏,声音提高了N倍,越说越气,不说就不解气!

“哇!哇!呜!呜!……” 隽隽泪流满面,在一旁的同学忙着递纸巾安慰她别哭。

我边找上次打过疫苗的本子边大声责怪她!她抽泣着:“我想死的感觉!每次妈妈这样骂我的时候就有想死的感觉!原来妈妈生气的时候比某某妈还恐怖!跟谁谁妈一样恐怖!!!”

我一时语塞!愣住了!原来一向自我感觉温和的我,发火时在孩子的心目中却是这样的印象,这太恐怖了!孩子犯错时,我扯着嗓子大吼大叫,这场面要是录下来,估计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吧!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前的我是多么的文静,就连看见旁人大声说话也会吓一跳,如果是吵架打架场面,那更是会让我感觉极度不安,几乎从来不跟人吵架,我非常害怕吵架。他人对我说话大声一点点我都会难过好久好久,多愁善感的我不经风吹雨打。

可是刚刚我却对着自己的女儿大吼大叫!要不是她那番话!我还一直以为自己的这种处理方式很正常哩!

记忆中浮现了某某妈因一点小事情在大声责怪孩子的场景,孩子像惊慌失措的小鸟被猎人回攻,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却挣扎不脱命运的摆布,那是多么恐惧的场面,那是一种既无助又无奈的伤害。

当孩子犯错或无助时,往往第一时间会告诉父母,家长们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披头盖脸一顿痛骂、打击、嘲讽……孩子以后还敢告诉你一些事情吗?还敢说真话吗?下次他们可能只报喜不报忧了!这样父母才头痛!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无法逆转!而家长的责怪和大吼大叫,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加重孩子的负罪感!让孩子觉得家长无法亲近!没有与孩子共情,无法让孩子真正吸取到教训。

想到这里,我换了种温和的语气对隽隽说:“对不起,宝贝,妈妈不应该那么大声对你吼叫,这样是不对的!妈妈十分害怕担心你被猫伤到!你的手还痛吗?看看还流血不?”说着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小手,仔细地查看着伤口。

“不痛了,妈妈,其实遇到事情用逆向思维想想就不会感觉那么糟。您看,刚才手出血,不就会把伤口中有毒的血液流走吗?这样就不会中毒了!”隽隽停止了哭声,平静了下来。

“对哦!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赞许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糟糕的事情换一个角度去看就不会那么痛苦,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妈妈,我们明天就把猫送到猫之乐园,我再也不碰猫了。”隽隽向我保证。

孩子内心的弱小和柔软,有谁知道呢?在被我大吼大叫后感觉支离破碎,心中无数的委屈、恐惧、想呐喊、想逃离……最后因妈妈的一句“对不起”就轻易地接受并原谅了妈妈,可见孩子对父母的包容心有多强;但是孩子在父母大吼的过程中在心里或多或少也会留下一道道伤痕,孩子受到的心灵伤害是无法预料的,往往比错误本身所导致的伤害还要大。

带着她去打疫苗回来,买了条鱼给猫咪吃,我瞧到隽隽在看猫吃鱼时,她的小手又情不自禁地摸了下猫咪的背。“妈妈,猫伤了我,可我还是忍不住喜欢它、爱它,是否就像您爱我一样,虽然我调皮捣蛋惹祸,可是您依然是那么爱我……”

孩子似乎从被猫抓这件事中得到了更多的人生启示。这难道不是一种成长体验吗?

是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大人也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更何况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呢?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泼好动的孩子不犯错误,才真的是不正常呢。

想想我们大人谁一出生就什么都会的呢?谁不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呢?谁不是在错误中不断吸取教训而走向成熟的呢?

遇到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帮助或指引孩子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只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从心眼儿里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认为永远也改不好了。好孩子也会被潜意识成坏孩子,坏孩子的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下来了。

犯错误有两种:

一种是我们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不讲卫生,欺负弱小,不懂得爱护公物,穿越马路,或违法乱纪的行为等;

另一种是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比如如何适应环境、学习、生活、挫折等,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犯。

孩子的悟性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去尝试哪能有独到的见解呢?如果不给隽隽养猫,也许她未必能写出万字童话小说《琳茜尔传》,写作离不开生活,人生更离不开生活。

孩子在犯小错的过程中往往会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都是人生必修课,也许小时候不犯这些小错,长大就会遇到更多挫折,犯更大的错误。孩子是在不断犯小错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让孩子在犯错中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生活。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内在潜力,引导他们,心平气和地沟通。

当孩子犯错之后,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惶恐,如果父母在此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诚恳的提醒、有效的点拨,孩子便会发自内心的爱父母,喜欢向父母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快乐和忧愁,喜欢和父母聊心事,更愿意听取建议,共同努力,争取成功。孩子得到父母的支持,会更自信,她坚信父母的爱绝不是有条件的爱,不管任何时候父母都是爱自己的,父母的接纳力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幸福感。有幸福感的孩子更懂得珍惜生活,更懂得感恩,更容易成功。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绘本,感触诸多,文字摘抄如下:

今天早上,

妈妈冲着我大声吼叫,

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身体掉进了海里。

翅膀迷失在热带雨林。

嘴巴落到了山顶。

屁股淹没在了嘈杂的城市里。

只有双脚依然站在那里,

然后开始奔跑,奔跑……

他想寻找,可眼睛还在宇宙里。

想大叫,可是嘴巴还在山顶上。

想飞翔,可翅膀还在雨林里。

夜幕降临了,可是双脚却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

这时,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影子,是什么呢???

啊!原来,大嗓门妈妈找回了所有的碎片,把他们缝在了一起了呀。

“对不起......”大嗓门妈妈温柔地说。

我决心从此不再当“恶”妈妈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回宿舍,一个人逛街 2.当你看到别人都有人陪着时,该陪你的人却不在你身边,假...
    三个月亮炸了阅读 413评论 0 0
  •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平常心去对身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先利人,而后利己。
    怪咖习心阅读 355评论 0 0
  • 王晓梅,休息是为了更好的上路。
    沙漏记得阅读 142评论 0 0
  • 1、慢慢长大后,你才发现:夜深人静时,惦记着你是否安全到家的人,肯定是爱你的家人。 2、我喜欢睡个懒觉不立刻起床,...
    格小主阅读 2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