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或許只有一个绝对真理,能带领我们通往终点,就是「好好活着」。
佛陀成佛前,贵为王子,在目睹人有生老病死后,决心追求真正永恒的存在超脱凡尘系于人身上的枷锁。
生、老、病、死,这是发生在人一生,按照时间序列所进行的旅程,而且旅程只有单程车票,没有回头的空间。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Abraham Lincoln)曾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应当为自己的长相负责。」
时间流逝,人的面貌跟着成长。
但外在面貌并非全然受肉体与环境左右,更受到一个人内在修为,包括学识、气度、涵养、灵性等各方面的内在发展,共同牵动一个人的肉体成长。
所谓「相由心生」不是没有道理的。
开创未来,必须立足于当下,为此我们必须解开时间序列的奥秘。
要了解时间序列的精神与目的,先让我们由时间序列中的「时间」概念展开反思。
时间序列所指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时间?这里指的并非日常语言的时间,参照圣‧奥斯汀(St. Augustinus)在《忏悔录》中的时间观,他表示:
时间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现在、已逝的现在与尚未来到的现在。
《忏悔录》中的时间观,其实就是心灵畅销书「当下的力量」真正的源头,「当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也是华人心灵畅销作家张德芬心目中认为最伟大、最有深度的心灵学家。
为何圣‧奥斯汀如此理解时间?
在于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过去已经不存在,存在的是我们当下透过回忆活动而重现,比那已逝当下印象模糊的记忆片段。
但当我们展开回忆,那回忆活动与回忆本身是当下的,而非过去的。
未来我们可以有所向往,但唯有那一刻于当下才能被我们体验。故体验到的,也是当下的认识。
其实,这个问题在时间序列中看来不存在,因为数据分析的材料总是过去的,且因为资料搜集的困难而不可能是当下的。
不过可以透过过去的资料分析来说明「广泛的」这个当下──可能是最近一个月、半年等──现象为什么是如此。
从时间展开,问题随着宗教、神、哲学发展成为更普遍,却是更为主观的问题。
中世纪宗教、神、哲学的时间是指一个普遍客观实在的时间。
到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存有与时间》中所谈的时间,那不是客观实在的,而是主观的,一方面受限于存有者,另一方面又为存有者所限。
「时间」是西方由古至今,无论正统神学、哲学、宗教及各种神秘学,所要掌握的关键,也是近代心灵学者要运用的力量。
在近50年许多被视为新兴宗教的学说中,或回溯前世以解决今生的问题……等,莫不与时间掌握有关。
回到一般人理解的时间概念,我们该如何珍惜自己的时间?
林肯有一句箴言道:「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东晋末期诗人陶潜于《杂诗》中写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需要分秒必争,因为消逝的时间永远无法弥补。
如果人生是一条长河,时间就是不断于长河中流淌的水滴。掌控时间,把握每分每秒努力的人,才能掌握人生。
小水滴汇集成一条大河,每颗小水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想要成就一条万里长江,却忽略当中组成的任何一部分。
等于一个人空有理想抱负,却忽略分秒间的实践与付出,最终当时间流逝,岁月不待人,在细数自己曾经浪费的时光,除了怨叹自己虚度光阴,也无法唤回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宝贵时光。
人作为「存有者」有两个永远无法改变的本性,「凡人皆有理性」且「凡人皆会死」。
时间对于人来说是不断接近死亡的过程,因此从人生的径路来看。普遍客观的时间序列和人的时间感其实是不完全相符的。我们可以理解时间序列,但我们无法体验时间序列。
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如圣‧奥斯汀在《上帝之城》将人类历史分了七个阶段:
婴孩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成年时期、壮年时期、老年时期、完成时期。
从时间推到人,从人再推回时间,我们发现每个时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时间序列由人的角度看,也许更贴近所谓历史序列的概念。
我们可以从一个广泛角度谈时间,也可以将时间切开来分别谈个别不同时间的意义。
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命主题,以及不同的生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