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撷浪<之四十四>

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笔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①“一个千锤百炼人”

清乾隆年间,广东梅县有个叫叶新莲的读书人,他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铁匠,一个是茶酒店的伙计。某年除夕,叶新莲有感朋友生活的艰辛,自己又无力相助,便撰写了两副对联作为新年礼物相赠。写给铁匠的联是:

半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对联套用明代大家徐文长的原联,意在鼓励好友,在艰苦环境中要奋斗不息,磨炼自己: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写给茶酒店伙计的一联是: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对联以豁达的心态,劝慰朋友在繁忙的劳作中,要保有乐观的情绪。


②“朱笔点天文”

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微服漫步于京城。当时京城处处是升平之相,百姓安居乐业,十分和睦,朱元璋内心十分快慰。走着走着,来到集贸市场,见一卖藕农民在筐边弄藕,便走上前去,从筐中取出一根洁白、粗壮的藕,边端详边乐悠悠地吟道:

一弯西子臂,

卖藕的农民听了,暗暗品味,觉得很好,抬头看了陌生人,不知是皇上,便盯了盯断藕一节藕眼,笑着接道:

七窍比干心。

他们这一吟一接,恰好完成了一副对联。朱元璋没想到这位农民意有如此才能,十分欣赏,久久不愿离去,有意再和他联句对联。农民也并不推辞。朱元璋沉吟一会儿,又出一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那农民一边应酬卖藕,一边接出下联: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朱元璋听罢大喜,即命卖藕农民随行,亲封他“祭酒"的官职。


③淡泊无为潇洒人生

陈介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著名金石学学、《传古别录》等书的著者。有感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曾作过这样一副对联:

无求方觉人情厚,

克己始知世路宽。

此联既饱含了辛酸的经验之谈,又是其时世故人情的真实写照:只有与人无求,与世无争,淡泊无为,才能活得洒脱、练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一《自律写作训练营》

第五周第1篇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没精打采,生活无望。岁数这么大了,一事无成。但总是这么消极地想,有什么用呢?这么消极日子就变好了吗?钱就会来了...
    旎旎晓阅读 131评论 0 0
  • 学校最近闹鬼。 以前一直躲在角落,近日十分闹腾。 人很怕鬼,也憎恨鬼。 有人害怕被鬼吃掉,也变成了野鬼。 鬼一般是...
    Miracle1314阅读 215评论 1 0
  • 有志者,事竟成。什么是“志”?志,就是我们心中强烈的愿望、坚定的志向。事竟成,终究能成,可不可以想象成“竞成”?什...
    慕秦1307阅读 184评论 0 0
  • 我是一个工作至今12年没有存过一分钱的资深剁手月光族大妈。因为学习工作一路都很顺利,没有买房压力,所以总...
    桃乐丝88888阅读 534评论 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