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合格父母”证书上岗,势在必行

今天收到了一通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他今天带孩子到楼下玩,为了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于是就让孩子每次出门的时候带上一两样小玩具,这样在遇到新朋友的时候,孩子们之间就可以通过分享玩具逐渐的熟悉起来。

毕竟疫情期间,孩子在家都比较孤单,而越是不走出去,这种宅就会越来越顽固。

这位孩子父亲说,今天就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像往常一样孩子带上了一个小铲子和小桶跟着爸爸到楼下玩,期间也和几个和他差不多年龄的孩子玩得很是友好,孩子们之间彼此交换玩具,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一个推着童车的孩子奶奶也带着孙子加入到了游戏当中。

这位奶奶家的小孙子才一岁多,还不会说话,但是脾气很大,自己的玩具一律不给别人玩,别人的玩具也必须要拿到。

期初一起看孩子的家长们也都是笑着表示理解,毕竟刚一岁多不懂事。

可是在后来的游戏过程,家长们纷纷因为这个小孩子的一些行为而选择带着孩子赶紧离开。

孩子们都在玩土,这个小男孩加入其中之后,不仅用手使劲的扬沙土,还很霸道的抢夺其他孩子手里的玩具小铲子。

他的奶奶一直在旁边阻止,可是,稍微不如他的意就大喊大叫、不依不饶、满地打滚。一开始,为了不让他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游戏,有的家长就赶紧拿出自己多余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平静下来。可是后来,随着大人们聊天的热情逐渐高涨,他的奶奶对他的管束越来越松懈,最后这孩子直接用手快乐的开始扬土搓土。

最让这位家长愤怒的是,这个小男孩竟然因为想要抢夺他家小孩玩具而抓伤了他家孩子。

因为孩子受伤了,这位爸爸与小男孩的奶奶大吵起来。

想来也是一团乱麻的争执。

在社区,孩子的互动游戏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孩子家长之间也会因为拥有共同的育儿话题而聚集在一起聊天。看护孩子的时候难免因为种种原因而疏于对孩子的看管。

这现象也经常出现,记得有一次幼儿园放学,几个家长聚在一起聊天,结果孩子在大滑梯上出现了危险大人还浑然不知。

今天这位家长跟我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也不由得感慨,看护孩子真的是时刻要提高警惕,稍一不注意就会出现不该出现的状况。

近期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提出:“家长”也要上课,拿“合格父母”证书,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在校内建设“家长学校”。探索“家长教育”之路的建设,特别是针对有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建立一对一的授课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以定期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形式授课,在监护人群中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


加强对“准父母”的教育培训。从准备上岗的准父母抓起,让准妈妈们和准爸爸们有充分的“生”和“育”并重的思想准备。“备育学院”培训内容可以结合“备育”特殊阶段,增加孕期和产后抑郁和焦虑症的预防和康复、妈妈身心健康、婴幼儿保健知识、预防接种疫苗常识和婴幼儿心理学等。


加大财政投入和宣传力度。建议编制家庭教育指导性文件,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建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这一建议真的很赞,其实我个人还有一些更进一步的想法,如果可以在学校开设教育学及心理学必修课程,从学生开始培养未来的优质父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