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每个时代都是如此。
《无问西东》让我们在时间的交错,历史的纵横中,感受道一代代人的青春。
青春有迷茫,有疑惑,也会错失方向,会穿行在琐事中得到踏实的满足。幸而有人会提点我们:
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和平与喜悦。
《无问西东》第三刷以后,我不禁在想,四个时代的清华年轻人,都在践行着“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都在"不放弃对自己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当我们感受清华百年传承对年轻灵魂的叩问,同时我们应该了解,这段真实的传承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
泰戈尔在清华的演讲中提到:
我问你们,我也问我自己,我们有的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从家里拿出来算是你们给这新时期的敬意。你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你明白自己的心吗?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吗?你们史乘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你们必得知道,如其你们想要自免于最大的侮辱,遭受蔑视,遭受弃却的侮辱。拿出你们的光亮来,加入这伟大的灯会,你们要来参与这世界文化的展览。
什么时候才算是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如果了解了清华的国学建设,那就懂了。
1911年,清华建立,只不过是一所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进入清华园以后,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
这个时候,北大在蔡元培的带领下,北大国学门搞得红红火火,一时为天下儒林所重。清华的教授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断发出清华应该效仿北大,增强国学教育,以传播民族文化香火。
在各方的鼓噪和社会大潮涌动下,1924年清华正式改变为“大学”,开办国学门。
1925年,在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主持下,聘请美国哈佛大学归国的吴宓主持研究生筹备事宜。
最终经过一番波折,最终确定了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清华四导师。
3、四大导师
王国维
187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的王国维,是清王朝最后一位美学,皇帝溥仪的帝师。
精通英德日等多种文字,对西方哲学、美学、文学有独特的研究。凭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学治学精神,经过多年的研究,达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1906年,王国维在《教育之宗旨》中提出了“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全面并举的教育理念。
王国维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一下子向前延伸了近一千年。
后人有人评价:不管王国维之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
梁启超
我们对梁启超最初的了解是大概是历史课本中国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皇帝。
不仅如此,还有梁氏家族的成就,譬如梁思成, 梁思永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有着不可忽略的光芒。
梁启超与清华的关系在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三子梁思忠都是在清华读书,而后出国留学。而梁启超本人也经常道清华大学演讲,在清华建校3周年之际,梁启超在清华园内发表题为《君子》的演讲,阐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清华学校的学风和校风产生深远的影响,后来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定位校训。
四大导师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着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而王、梁、陈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较为年轻的陈寅恪连个学士学位也未拿到。
梁启超的“文学博士”称号,是他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以后由美国耶鲁大学赠与的。
三位确实学贯中西,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
陈寅恪放洋十几载,于哈佛、柏林等美国和欧洲名校转过一遍,完全是为了求知而读书。陈寅恪学文广博,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境。
4
秉承着学问为先,不看文凭的理念,清华国学院陆续续吸引到诸多大师,开展多个学科。
“一校之中实行教授之多,而名为管理之人少,则一校之成绩必可观矣。”清华国学院之处与王国维的早前提倡的治校历年相似。
教育传承因由明师为幸,在清华的历史中,因为有四大导师严谨治学求是求真的态度,铸就了清华百年以来的学风校风。
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定义,20年代,在清华园求学的吴岭澜,30年代,在西南联大走向战场的沈光耀,60年底在清华校园报销祖国的陈鹏,2017年在商场中尔虞我诈的张果果。
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在清华的影响下,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追溯百年历史,是一代代教育先辈的传承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