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周学习感受

      以下文章摘自2016年11月3号学习家庭初期的学习感受!

      在第二周的实际体验中,开始思考知识点的运用!感受到:思维是创意、是文化、是智慧、是需要不断的学习获取的。学习时领会了: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忙碌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为不想要的东西担忧了!意志与理性都能通过改变认识、改变行动,继而扭转命运的方向。

      与老师沟通过程中又领悟了几个错误沟通方式:1.责任划定不够清晰,如——让儿子帮助妈妈写评价,儿子不积极配合这件事情。首先是妈妈的问题,语言沟通儿子可能还是不完全接受。那么儿子也有问题,不懂得尊重,这就是妈妈的思维方式还是不够到位,这方面还得多思考、多练习,也得对自己多肯定。2.儿子和妈妈讲条件:让儿子下楼帮妈妈取东西,儿子要妈妈请儿子吃汉堡。妈妈可以坚定的告诉儿子:你不帮妈妈,妈妈也会请你的,但如果你是因为帮妈妈而要求的,那妈妈可以自己去取。这样儿子会改变他的思维方式。与人互相帮助不要总是讲条件。3.合理表达:妈妈与儿子每次沟通都有手机和电脑存在的障碍,妈妈可以不带情绪,客观的对儿子说:妈妈有事情想和你说,你能不看手机吗?如果他不理,妈妈就等,让儿子知道妈妈在等。要么你先看手机(电脑)大概多久?等你完事咱们再沟通。哪怕妈妈等你,原则一定要坚持。

      这周主要体现了几个问题:1.消费观,在网购的时候不考虑计划消费而是看好就买。有些东西可买可不买的,可以不买或者延迟买,引导儿子的消费观念。2.责任,经常请假不去上课,就是儿子没有内力,缺乏自信。3.生活习惯,不爱叠被,不爱整理衣物等。这些问题老师帮我确定了具体方向,生活当中的这些习惯才是真正应该改变的。妈妈可以给予具体的帮助。可以帮儿子一起叠被子,整理衣物等。养成了生活习惯,建立自信心,积累成就感。内心充满力量。妈妈给予真正的爱,帮助儿子树立责任心、责任心。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就是需要成长,成长需要学习,帮助孩子还责任,把责任还给孩子。这就是问题的根本。

      老师给了具体的建议:做孩子爱吃的西式早餐,适当的营造家庭氛围,如:周末做几个孩子爱吃的菜,喝点饮料。让孩子有种温馨的感觉。面对生活是积极乐观的态度。经常和孩子有互动行为。小树叶继续发,孩子是能看到的。妈妈一直在坚持,孩子有什么理由不感动。

      这一周的学习,我最深的体会是与孩子沟通时会思考,能用上知识点了,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儿子能够接受妈妈的沟通了。儿子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自己洗衣服,自己处理事情,知道用谢谢表达对妈妈的爱。上学不用妈妈提醒了,起床自己定闹铃了。自己安排课外班的课程等等。这些的变化归纳总结就是:妈妈在改,儿子在变。这些巨大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的学习动力,我要拿出高三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待我接下来的学习目标。感谢教练老师的一路陪伴。我会继续努力加油,让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更顺畅,更会运用。解决问题智慧当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