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带着默契去旅行

“天长地久其实不难,只要一切出于自然,无论友情或是爱情。”

一段旅行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目的地,有人说衣物,有人说钱财,有人说天气......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大概是同行的伙伴。


若是合适,两相欢喜;若是不合,各自烦扰。

而所谓合适,其实是一种互相配合的默契,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双方都得为之努力。


记得我和不管第一次旅行是在泸沽湖。

都不喜做攻略,所以没有计划,随遇而安。

七天假期,五天都在路上,当然疲惫,但很开心。

到达的第二天,大概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吧,我们选择自行车环湖骑行。

一路上走走停停,放着音乐,互相打气。

全程56公里,日出前出发,日暮降临才回到酒店。

一路风吹日晒,在快到达终点的石碑前拍了张照,四个字:惨不忍睹。

但现在看到照片,我们还挺骄傲。


泸沽湖之行算是打开了我们“无计划之旅”的大门,默契的种子在那天发芽。

之后我们还去了三亚,没去看景点,租了辆小摩托,沿着海边一路骑行,日落下的大海超美的。

还有在大连坐船前往青岛,想着要好好休息,于是买了两张不算便宜的船票。

但后来我们几乎全程在甲板上看海。

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没打伞,我们就这么在风雨里笑了5个小时。


这种默契该怎么说呢,是一种植根于深处的自然。

不是没有意见不统一,只是你们会自然表达自己,并且自然接受对方,不会有过多思虑。

所以我们俩通常短时间内就能达成一致,没有争论。


和不同的朋友其实会形成不同的默契,但唯一不变,是相互包容,共同努力。

我曾以为,这种默契很简单,只要让让就行了。

但在一次旅行后才知道,这种默契是双方的努力,就像华尔兹,得有进有退。


18年末,我和同学M前往芬兰,开学认识才两个月,这是我们第一次同行,我清楚会有一个磨合期,为此做好了准备。

订好机票后的一天,我们一起吃饭,聊起过去各自和朋友的旅行。

我随口说旅行我通常不做攻略,M听后惊讶地看着我说:天呐,你怎么回事啊,那你朋友怎么和你一起旅行的?

话到这里,我想大概只有我一个人做好了要磨合的准备。


旅行一路上其实没有大矛盾,说起来也似乎都是小事,但很累。

她不愿走路,我要么陪她坐着,要么就自己去逛逛。

唯有一次我们一起走路去博物馆,没走多久,她就开始念叨累,直到回酒店。

我们也不大聊天,她总能一句话抹杀我聊天的兴趣。

后来每想起这次旅行,记忆里只有独自看风景的情境。

偶尔翻到合照,才想起:哦,我们是一起去的。


我想这次旅行她大概也不觉得有多愉快。

这当然不是谁有错,只是我们没法磨合,这就是不合适。

而对于不合适,最好就是分开旅行,不要再有下一次。



写在最后:

人们都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在这场漫长的旅途中,你会有不同的旅行伙伴。

而一段段小旅程就像过滤器,筛掉不合适的,留下属于你的。

留下的那些人,你们会拥有很多个旅行,甚至一起走到终点。

不合适的那些人,就该及时分开。

无关对错,只是你们不是一路人。



- 文 | 不慌

- 来源 | 公众号“不三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