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凡
曾有读者称我的文章是“心灵鸡汤”,说理强,论证深,道理都懂,但于生活,依然没个卵用。有时候,看着标题,就知道要说什么,没有看的必要。
我一直不敢把自己的文章与“心灵鸡汤”相提并论,感觉是抬举自己的文字了。我写文的初衷很简单,换个角度揭示一些生活现象,或者是写一些有帮助的、利于成长的简单内容。
而我对“心灵鸡汤”的理解,是情感与知识的结合体。
文笔温柔且优雅,结构清晰且明了,内容灵性且巧妙,主题深刻且长远。或治愈、或激励。总而言之,是给予读者前行的力量。
那既然有人说,我的文字像“心灵鸡汤”,我便询问了一下身边的人,对“鸡汤”是什么样的看法。
“无聊,庸俗”、“不看,没意思”、“呵呵,傻瓜文章”......
这些答复,在我朋友圈里,算是占多数的。
那么对于“心灵鸡汤”这类文章,到底需不需要?最终,我的结论是:
无论何时,“心灵鸡汤”都是需要的!
-
我发现大多数人反感“心灵鸡汤”是这样一个原因。
这类文章,通常包裹着一套华丽的服饰,如文辞优美的散文;或者包裹着珍珠般的内核,如颇具哲理性的故事;又或者,通过金丝银线贯穿其中,如金句频出,一语中的。
通常阅读过程中,会让读者感动,亦或是打了鸡血,看的哧溜哧溜、直直过瘾,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哇!说的我的心坎了!”。读罢,感觉人生明亮、豁然开朗。
然后过了几天,发现实际问题依然解决不了,反而更加迷茫痛苦。
如韩寒《后会无期》所道: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但是,奇怪的是,人们排斥鸡汤,但依然热衷于这类影视作品。
比如《阿甘正传》、《肖生克的救赎》......这是被评为经典中的经典;又比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或者是绿川幸的《夏目友人帐》......更是治愈了无数的人。
为何人们就不排斥这样的影视作品?
或许究其真正原因,并不是人们真正排斥“心灵鸡汤”,相反,人们还是很喜欢喝的。但人们爱喝的是,是真正的、味道鲜美的“心灵鸡汤”。
由于现在的快餐化阅读,加上生活压力大,大众审美品位的不同,太多的“鸡汤”文章被粗制滥造出来。文章论点经不起推敲,论据“为赋新词强说愁”,词藻为优美而优美,过渡堆砌且不合理,过高推崇“鸡汤”效果,从而导致了文章不能深入内心,仅仅是指重复说明大道理,起到了共鸣,但却不能引起思想的转变。
-
“心灵鸡汤”应该是美好的象征,是正能量的代名词。
阅读真正的“鸡汤”,是时鸟鸣林、如沐春风,你会享受这一刻的精神共鸣与灵魂启迪。你会吸纳文字中的希望与力量,转化为自身前行的动力。
好的文字,不应该仅仅只是共鸣,更多的,还有着改变思想的作用。
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安慰了深夜无数的失眠者,更可以说,是治愈了无数颗心灵,赋予她们生活的力量。
但“心灵鸡汤”,也是要分门别类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也并不是所有的鸡汤,都适用于任何人。
你可以试试,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给一个年近五六十的叔叔阿姨看,效果会如何?
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对“心灵鸡汤”的需要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一个正在奋斗的年轻人,“鸡汤”可以给予能量,提供精神的动力。但如果是一个年龄40+,在社会饱经风霜的人,你的鸡汤还会有用吗?可能还不如一包烟、一顿酒。
每种人各有一本难念的经。与写作者而言,与其写通用于任何人的励志故事,不如分门别类;与读者而言也是一样,不如选择自己需要的去阅读。
“鸡汤教父”杰克.坎菲尔德写过基本《鸡汤系列》,就是针对着不同的群体。《给豆蔻年华的心灵鸡汤》,《给为人父母的心灵鸡汤》,《给爱宠物者的心灵鸡汤》,《给高尔夫球玩者的心灵鸡汤》,阿富汗战事来了,有《给入军远征者的心灵鸡汤》,伊拉克战事重起,有《给军人妻子的心灵鸡汤》。
-
文字可济世救人,如鲁迅先生等人的文章;“鸡汤”确有治愈之疗效,会让读者产生共鸣。
但之前提到过,产生共鸣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做到思想转变。
因此,更多的,还是得看读者自身的行动。
那因此?还是说明“鸡汤”无用吗?
并不是,哲学分析,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接纳的。
思想开阔了,自然会走的更远更好;如无思想,走的再多再远,也仅仅,只是个“邮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