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猴子》

第一节 初识《遇见猴子》这本书

整体从目录和序言来看我自己把书分为了 3 个阶段。

第 1 阶段:发现问题,找出猴子

第 2 阶段:猴子如何处理

第 3 阶段:时间如何支配

第二节 发现问题,找出猴子

书中的经理人接手管理后发现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工作永远都做不完。最重要的是真正本职工作还没有完成的很好。引发了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会使我的上司焦虑。

2、我工作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都有哪些占用了我的主要时间。

3、猴子

带着上面的问题读完前几个章节

书中提到的上司的不安来源于经理人无法完成预期的工作,部门业绩也不达标,同时团队士气出现了问题。从而让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的工作重心应该是什么,我该为我的部门有什么样的规划。

这样也引到了第二个问题,时间如何分配。书中反映出经理人的时间都在协调下属的工作,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多个下属都等待经理人的动作时,必然就会导致有人工作会延期。这样就导致了,经理人很忙但是事情推进的进展不畅,事情无法按照预期的时间和质量来完成,导致部门业绩不达标等连带反应。

本书给到了一个猴子的概念,也告诉了我们哪类事情属于猴子,猴子会牵涉两方:一方负责完成工作,而另一方负责监督工作。通过这两方面,反推书中的经理人为什么会这么忙,那当然是经理人做了负责完成工作的一方。那我们要如何从这种困境中逃脱呢?

第三节 猴子如何处理

既然要处理猴子,那肯定要想弄清楚下面的问题。第一:猴子的类型。第二:猴子的来源。

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进行整理,不难发现会有各种各样的猴子,那么这些猴子哪些是经理人该认领,哪些是经理人从别人手里接过来的,分好类别找好来源。

按照区分好寄养在经理人身上的猴子,就可以考量下一步归还猴子。这里考虑到既然猴子会跑到经理人身上那么肯定是任务在推进是出现了问题,那好就需要根据每一只猴子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执行痛点是什么。

2、猴子原本执行负责人是否可以自己完成。

3、有哪些方法可以协助执行负责人完成。

4、如果没有办法帮助原本的执行负责人那么是否是我们最开始任务分配时考虑出现偏差,把任务交给了不适当的人完成。那重新考虑这个任务应该交给谁最为合适。

通过这几点,找出问题痛点把猴子归还给恰当的人同时提供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培养员工们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经理人可以把自己会从忙碌的琐事处理解救出来,去照顾经理人自己的猴子。

猴子已经归还,那我们对事情下一步得到动作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书中给到了翁肯的 ’猴子管理‘ 四大定律。

1、描述猴子

2、确定猴子主人 -- 大家管理就是无人负责,一定要责任到人

3、上保险  -- ’先建议,后行动‘ 或者是 ’先行动,后修正‘

4、喂食和检查 -- 确保事情可以保质保量推荐完成

第四节 时间如何支配

平衡花在工作上的时间

1、上司占用的时间

不该一味地唯命是从,如果不赞同,要学会换位思考,给出更适合团队的备选方案(’忠诚反对‘)

2、受组织支配的时间

3、个人支配的时间

此块时间是经理人该照顾自己猴子和个人自身价值的时间分配。

小结

初升经理人,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好自己角色上的转变,之前是可以很好完成工作的员工,责任是完成好自己负责的任务,升任经理人,首先要做的是走出自己熟悉以往问题处理的舒适圈,不要让自己在以前的舒适圈疯狂揽猴子,到最终无暇顾及揽来的猴子,影响了工作形象了团队。要学会”管理而非亲力亲为“,换角度思考自己当下的责任和工作重心该是哪些。找好方向再出发会让我们快速适应经理人的角色,快速进入经理人的思考模式。

经理人要注重团队成长和每个人的发展,熟悉团队成员的性格和可挖掘的潜力是一个新经理人最先该了解的。联想到了《鬼谷子》中所说 ”凡度权量能,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