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味道
文∣陈丹玲
喜欢书的味道,应该是从十三岁起有的毛病。手指翻动书页时,鼻子凑近,每张纸都散发出来味道,形成一股,流进鼻子,进入呼吸道。与电视中某些解放时期的人物吸鸦片的镜头相比,那感觉也不过如此了吧。与其说是书的味道,不如说是字体的味道、油墨的味道,插画的味道......
今年圣诞节,按照往常一样,遇到礼拜五,我得坐在办公室里上晚班。哪怕没什么事要做,我也得看着头上的日光灯,直到八点半。由于是节日,本来心理素质就不好的我就要开始发作了。手机上跟亲朋好友一顿吐槽,便越发烦躁起来。不管朋友说什么话,还是安慰不到我。说了句“让我静静”就放下了手机,翻开前几天找来的杂志,按照顺序浏览起来。
它是绿色封面,因为比普通杂志多了一层塑料薄膜,在灯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封面上是一位戴了花饰的少女,手捧一只白色毛发的猫。由于好奇心,我查看了封面来源——Olga Boyko是个英文出处,本来对英文就不带感的我,好奇心就此打住。
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日常的动人,在寻常人家的似水流年,在一箪食一豆羹中,更是在一个早晨一个晚上的重复中,将日子过成诗,便是拥有最简单的生活与最朴素的梦想”。我从未想过,这平凡的生活,也可以过的如此有滋有味。甚至于每天做着看起来同样的事情,早上起来,不用过多的装扮,便去食堂喝一碗豆浆,搭配干菜炒饭。对于我,能喝到食堂早上的豆浆,那份心情,真是欢喜。回到办公室就泡一杯自己爱喝的茶水,接下去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那么的日常。
不得不说,当看一本书的时候,进入作者的文字里面,想象故事的发生,带入自己的理解,原来烦躁不安的心情,会渐渐地平复下来。我习惯于先看文章,读完后,才会想起去看谁是作者。有时候,会忘记也不一定。后来想想,这能算是对作者的一些偏见嘛,但愿我能一直记得回去寻找作者的姓名。原本由于不能欢乐过节而焦躁不安的心情,从文字中得到了安慰。
很多人都以为,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最好能马不停蹄地实现。身边就有一个,她今年参加工作第二年,作为隔天晚班休息的科学老师,在她眼里,没有休息天,几乎每个晚上,她都会伏案备课,写教案,听课等等。哪怕是周末,她也会出现在办公室,忙碌的身影显的特别执着。以至于办公室,都是她的设备,被我们笑称为“凶案现场”。某女老师就开玩笑地说她是个老人,渐渐地,我也觉得很恰当。也许对于平常,我们的见解不同,但也并非用安于现状就能解释我们的生活了。
我喜欢骑着蓝色的小毛驴去逛老街,老街有种熙熙攘攘的味道,偶尔会有一只猫在墙壁旁边的木板上蜷着身子打着盹儿。路口有家“罗老表”铁板烧,这家的老板从我小时候就一直推车卖串儿,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店面了。与老街相连的有一座桥,老的不行,面板上坑坑洼洼,走在上面,时常给我一种要掉下去的错觉,那味道很是刺激。但是从来没在上面骑过我的毛驴,因为上坡很陡,小胆的我怕马力不足。
也许将来的某个时候,我也喜欢了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味道,但当我落寞时,翻开书本,还是我原来熟悉的味道,一页页从书缝里飘出来。
2015.12.25-27∣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