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的孩子们初入园,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养育方式不同,自然适应能力也就不同,所以很多孩子们入园几天以后,接踵而至许多问题,比如:分离焦虑、午睡困难、如厕混乱、“恣意”用餐等等……
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角色扮演、故事烘托、玩具当道、游戏介入……有趣的方法“百花齐放”问题被逐一击破。慢慢的哭着闹着的孩子能快乐地和爸爸妈说拜拜,睡觉时吵吵闹闹的孩子懂得了睡眠的规矩,如厕困难的孩子学会了自己提裤子,小便大便急了也学会及时喊老师了……孩子们掌握了很多很多新本领。就这样,孩子们的小班生活变得有趣多了,但还有一个本领还没有被完全掌握……
怎样正确用餐?这个本领对有的孩子来说有点难。
例如:我们班木木小朋友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小男子汉,第一天入园吃饭,我们吃的是饺子,好多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可他却愁眉苦脸,仔细一问,原来是不爱吃饺子馅,我和他交流了一段时间,可他还是朝我摇了摇头,回家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讲话方式,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下午加餐,我们吃的是小混沌,同样,我又看到他的小盘子里只剩下小肉丸,我便悄悄走到他跟前,他告诉我他不爱吃肉肉,在家也不吃肉肉,只吃排骨的肉肉。我便悄悄告诉他,吃肉肉可以变强壮,快速长成小男子汉。他听了以后内心开始有所动摇,我又继续引导,“我们木木吃完两个肉肉就行,我们先尝尝好不好吃”,他鼓起勇气吃了一个,我又继续引导“你看旁边小朋友吃的又干净又好,我们也不能输”,在我的引导下木木最终吃掉了两个小肉馅…接下来的某一天早上吃鸡蛋羹,木木又坐着不动,我便利用游戏的方式介入,在我的引导下,最终他决定尝试一小口,慢慢的他发现还是很好吃的,他开始大口吃,通过一次次的引导现在木木能自己大口吃饭了,相信木木下次就可以主动尝试新鲜的食物。
同样有就餐问题的还有东东小朋友,每次东东用餐后的饭桌和地上都洒满饭粒,如天女散花般壮观。为什么东东吃饭总是撒饭?原来是因为他吃饭爱讲话,边说边吃,每次舀一勺送到嘴边至少掉一半;东东吃饭的时候,下巴的位置总在碗的外围,一勺送过去,漏下的饭直接顺着下巴掉桌上。加上座位没有靠紧桌子,饭又顺着桌子掉到了地上。显而易见,通过纠正错误的吃饭姿势,问题就迎刃而解啦。对于东东吃饭爱讲话的小问题,我们也及时进行引导,告诉东东吃饭讲话的危害,鼓励东东和周围的小朋友学习,经过一周时间的锻炼,东东吃饭进步多了。
正面鼓励总能激发孩子们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获得自信。
希望孩子在老师的智慧陪伴下,孩子们能够从“恣意”用餐往“文明”用餐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