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人的一生,总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状态,希望事业有成、感情圆满、生活顺遂,可往往事与愿违。所以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坦然的心去面对。

  就像路遥的名著《人生》中的高加林,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不幸高考落第,教师职位被挤;想找个灵魂契合,条件优渥的对象,却因得陇望蜀而前后两空;通过捷径谋份好职业,又因好高骛远而被举报,兜兜转转终又回到原点。

    他一次次与命运较劲,一次次被现实残酷暴击,历经世事沧桑、感受过人间冷暖,最终选择放下、释怀、面对,却活出坦荡和从容。

    人生的烦恼多半是:想不开、得不到、躲不过。让我们看看高加林是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并找到人生的最佳状态。想不开的,放下

  犹如麦家所说:“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原来苦难并不是刁难,而是一种历练,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选择放下。有时义无反顾会撞得头破血流,放下却是一种气度和从容,放过别人才能成全自己,默默承受、暗自坚强才能活成别人眼里的风景。

  得不到的,释怀,生存问题让高加林的梦想暂时被搁浅,可心中的执念和追求时常在向他召唤,他向往城里的那片天空。

    命运终于向他抛来橄榄枝,这天,高加林接到二爸的来信,说要转业到地区当劳动局长,高加林激动得在栏石上狠狠地击了一掌。

    一种崭新的生活在眼前展开,每天上班高加林挎着相机到处釆访、写通讯报道;业余时间,他读书看报、散步、打篮球。一切晃如在梦中,又真真切切地触手可及,让他欣喜若狂。

    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他撰写的新闻稿震撼人心,他的才华红遍整个县城,引来播音员黄亚萍的倾心关注。高中时他俩就心有灵犀,只因高加林回农村后让黄亚萍断了念想,如今两人有匹配的职业,沉封在黄亚萍心里的激情又被点燃。

    她虽有门当户对的男友张克南,却嫌男友不浪漫、没情趣,高加林的出现使她心猿意马。高加林虽心里惦记着巧珍,在他人生低谷时是巧珍给他增添生活信心,可巧珍在知识领域的缺乏始终让他心里留有遗憾。

  新欢有着致命的诱惑,在黄亚萍的主动出击下,高加林的感情天平慢慢向她倾斜,毕竟黄亚萍的家境背景、文化底蕴、长相气质都胜过巧珍。两人在欲望的膨胀下抛却良知、斩断旧情,与现实的轨迹渐行渐远。

  认清自己的能力还配不上眼前的拥有,脚根未站稳不足以对抗外界的风险,他释怀了,主动跟黄亚萍提出分手。

  犹如丰子恺先生所说: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得失是人生常态,进退只有一步之遥,倘若偏执只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该失的拼尽全力也拽不住,只有释怀才能重启。

  躲不过的,面对,周国平曾说: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他大踏步地向村庄走去,乡亲们远远看到都聚拢过来,对他嘘寒问暖,没有丝毫的恶意,还宽慰他:“回来就好,农村虽苦,有你的容身之处。”

  高加林热泪盈眶,他走运时,乡亲们送上祝福;他摔跤时,乡亲们伸出援手。德顺老汉让村支书帮他向公社申请教师的职位,巧珍也在暗中帮扶,不让家人为难他。本以为会遭到乡亲们唾弃,不曾想他们是那样的包容,高加林心里百感交集。

    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让他摔得惨重,脚踏实地、积极面对又让他看到希望的光芒。人生之旅,有高光也有低谷,有时看似走向人生巅峰,却已启动下坡路的按钮,有时觉得人生已到穷途末路,拐角处又看到生机。

    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遇、无论你遭受怎样的挫折,都要保有对生活的热情,消沉颓废只会一事无成,坦然面对或许有扭转的余地。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人生无常,得失成败是常态,缘起缘灭不由人。

    事业有高峰低谷,成时不狂妄自傲,败时别一蹶不振,有时你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收获好的成绩,只要用心努力过就不留遗憾;

    感情有得有失,拥有时就珍惜,失去时不惆怅,人生本过客,不奢望天长地久,只庆幸曾经拥有;。

  生活有苦有乐,苦时不怨天尤人,乐时别得意忘形,静看花开花落,淡看人间百态,苦乐交织才是生活原本的状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想不开的,暂时放下;得不到的,努力释怀;躲不过的,勇于面对。不要苛求人生顺遂、事事圆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暗暗努力、悄悄地成长,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