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也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我们一顿外卖的钱就可以买一本书,要知道一个作者完成一本书的创作那是得把自己的真东西都翻出来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构思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而大多作者们从版税的收入想要实现更好的生活的可能性在如今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更不必说盗版横行的现状。
上面那段话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知识的廉价,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缺失。
在这个获取知识如此廉价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极低的代价去获取别人的人生旅程中视若珍宝的精神财富,对于大众而言是一个福音。可是即便如此,愿意去读书的人也是少数。我们明明知道读书是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的捷径,可是人们甘愿碌碌无为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日复一日地蹉跎着岁月,然后不甘心地抱怨几句为什么生活得如此艰苦,这个答案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了,你从来都没有勇气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你一直在亦步亦趋地追随者最“舒适”的“康庄大道”,那条路上的成长的果实早已经被人摘完了,而你什么都没有,想要摘取自己的果实就要找寻自己的道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什么关系?路就是书!
对于创作者们而言,我向你们表示同情,你们有点生不逢时。我相信当我们社会进步到对知识更尊重,对文化更推崇,聚焦点放在自我灵魂的成长而不是外部环境的琐碎之中,不再热衷于参加一次又一次关于别人的狂欢时,你们会成就一个时代,你们的工作就是关于人类精神生态的构建。我不是说现在的时代完不成这些自我的价值,而是我们无法用最纯粹的方式来实现,这是一个强调流量的大环境,营销和包装的价值有时已经超过了事物本身。那些古卷青灯之下默默坚守的人啊,如果以纯粹的理念去信奉文学自身的圣经,路能走多远呢,不被理解,不被宽容,在无形的压力之下是妥协还是坚守,这就是关于当今文化生态本身的命题了。
说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我觉得要走的路还极其漫长。无论对于任何领域,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单单拿书籍来说,盗版书在市场上大行其道,鱼目混珠,真伪难辨。一方面对于创作者们而言创作的热情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另一方面摧毁国家的文化生态创新。打击盗版这件事情我们真的做不到吗?我想当然不会,如果我们有更严格的立法,溯流回源的调查态度,不正之风会得到极大地遏制。怕就怕永远停留在豪迈地措辞和文件中,永远不去真正地落实。所以,大漠孤烟下会有那么多失意和无奈的背影。
是否愿意坚持那条只用最纯粹的方式实现艺术价值的路径,一条路在天堂,一条路在地狱,而我在人间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