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屠格涅夫《罗亭》有感

《罗亭》这部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罗亭一生的经历,来探讨人生价值和追求这样一个话题。

关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为了个人的私利奋斗的人生相对平稳,为了公众百姓的利益奋斗往往人生之路坎坷崎岖,为了人类命运而奋斗则会带有悲剧甚至悲壮色彩。罗亭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悲壮色彩的人物。

首先,罗亭是个“成长型”的人物。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出场时,通过他曾经的朋友叙述的他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再到距离故事开始处很多年后老朋友相见,罗亭回顾这几年间的经历,再到最后罗亭的结局,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其次,作为一个读者,我对罗亭的看法也是随之变化着。一开始,我被富有激情、才华横溢、满腹文韬的罗亭所吸引。但当我了解到了他曾经的所作所为,对其看法开始直线下降,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再到许多年后罗亭和友人相见,酒后诉说这几年的遭遇,我对罗亭的这种“偏见”又转为同情。直到在故事的结尾处,我对罗亭又由衷产生出敬佩之情。

在读这本小说时,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探索,作者随着罗亭一起成长。我在作者的带领下,同样地成长着。罗亭年轻时,富有激情,富有理想,胸怀抱负,脑海里充斥着各种新鲜的想法,但却容易受到诱惑,失去立场,迷失自己。再年长一些的罗亭,不再容易受到诱惑,对于自己的激情和理想却充满了矛盾思想,导致裹足不前,导致空谈,导致只有语言,没有行动,只见花朵,不见果实。

有些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开始行动,却不知理想的实现并非坦途,这条路上会充满荆棘,会处处碰壁。到最后,有些人尝试过不同的“理想”,尝试过不同的努力方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现实社会,有一部分人,在年轻时应该朝气蓬勃的时候,便老气横秋,没有激情,不考虑未来。有一部分人,初入社会,经历了一点点的人情冷暖,便否定了理想和奋斗的意义。有一部分人,终于开始为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但因为挫折和打击,便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只有极少数的人,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屠格涅夫通过《罗亭》告诉我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除了不懈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努力的方向。在罗亭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方向:由只有语言,没有行动到为了个人的某种理念、国家和社会的某种利益而行动—碰壁—再行动—再碰壁,到最后为了人类的命运而付出生命,但也最终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和追求。

那么,看到最后的你,目前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呢,目前的你做到不懈努力了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完《罗亭》时,晚来的一场雪已将岛城装点成冰清玉洁的世界。主人公罗亭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命运流浪与漂泊的哀叹,一种...
    东崂观海阅读 1,302评论 1 6
  • 夜静月缺花影暗。寒蛩窗外轻鸣。倚栏静听扣门声。瑟风湿露重,滴漏己三更。 独倚栏久轻啜泣。相思难寄余生。月缺但...
    指尖上的阳光_1537阅读 553评论 2 16
  • 突然不想围绕任何一个主题 只是想随着思绪去写 我在想 人格 或许人可以穷 志也可以短 但是人格不能廉价 如果人格廉...
    麋鹿im阅读 564评论 7 7
  •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不是每一个花苞都会绽放,很多不开的就要剪掉,让它专注开一朵花,就像人,要学会适当舍...
    zkishi阅读 6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