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系统,意味着无处不在可以运用系统理论去思考和优化行动。
#见:
构成系统的要素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因为它们多数是可见、有形的事物。例如一所大学是一个系统,它由建筑物、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图书馆、图书、计算机等要素构成。
当然,要素并不一定是有形的事物,一些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系统的要素。比如在一所大学中,学校的声誉和学术能力就是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要素。
事实上,当你想罗列出一个系统中的所有要素时,你会发现那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可以把一些大的要素分解为若干子要素,并进而细分为子子要素,但很快,你就会迷失在系统中,正如人们所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感:
我有尝试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高中生物全部的知识点,但很快就发现推进困难,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现在来看,当时就是迷失在系统之中了。
但其实一些大的框架是可以梳理出来的,比如树木系统中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物质流动和化学反应等,但我们不能追求完全穷尽,也就是列出这个系统中的全部要素,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没有必要。
#思:
要素、连接和目标这系统三要件中,要素是最容易被识别出来的,但却也是对系统影响最小的一部分,它的变化很少会带来整个系统的变化,除非某个要素改变会导致系统连接或目标的改变。比如无论是苹果树、梨树还是桃树,也无论是乔木、灌木还是草本植物,它们都是通过影响新陈代谢的物质流动和化学反应连接起来的,各要素的功能都是维持这个系统健康长久的生存发展下去,虽然它们的组成要素不尽相同。
可能正是由于容易被识别,所以我们才会更容易迷失其中。比如在学习系统中,囤积各种资料和课程等是很简单、很直观的事情,这些都是学习系统中的要素;而梳理清楚知识与知识间的连接关系,并建立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连接,是很难的,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而学习的目标是更加隐藏的部分,但却是最最重要的,我们学习的目的一定不是囤积知识,而是真正的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生活品质。
但正是因为囤积简单,转化和运用知识难,所以我们总是会轻易迷失在学习要素(也就是资料、课程等)的囤积之中。
了解了这一点,就要时不时站在系统三要素的角度,看看自己是否目标清晰,是否专注打通连接关系,而不是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在系统要素层面。
再比如在亲子关系中,陪伴的数量并不等于陪伴的质量,100次的心不在焉的陪伴,不如一次全情投入的参与她的世界,放下自己的一切去观察、去理解、去感受,去建立彼此真正的共情和连接,毕竟在亲子关系这个系统当中,感受和给予爱与尊重才是我的目标。夫妻关系的经营,亦是如此。
#行:
其实关键点在目标设立和连接关系打造或识别,但同时要多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穷尽或增加要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