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5月20日写了职慧的“七年之痒”第一篇:理念之痒,转眼间,整整两年过去了,“七年之痒”变成“九年之痒”。其实,无论几年之痒,挑战天天都有。职慧是个典型的多元化团队,土豆和我作为创始人,无论做哪种行为风格测评,永远是挂对角线的。用积极的语言表述,这是“高度互补”,用现实的说法表达,则叫“天天撕逼”。
动笔的此刻,刚刚经历完一场工作上的“撕逼”。感到受伤的我不禁想:“为什么我还要给职慧写这篇‘生存之痒’?我可不可以放弃?”
是啊,“我可不可以放弃?”这个问题,在过去九年里,我问过自己多少次?
有多少次,想过就此收手,不必拼上半条老命、没日没夜、终年无休?
有多少次,想过就此收住,结束住经济型酒店、跑火车站、租房之旅?
有多少次,想过就此收官,避免亲密关系伴随着工作冲突而跌宕起伏?
为什么一路跌倒,一路爬起,踉踉跄跄,这条路一走,竟已是九年?
我不禁瞟了一眼桌上那盆小小的花,这是我唯一能养活的花,它叫“死不了”。
土豆和我,无论风格多么迥异,但令我们都感到非常神奇的是:在DISC测评中有一个motivator激励因子测评,“social社会导向”这一项,70分的满分,平均分42分,土豆和我分别是65分和67分!看来,无论有多痒、无论有多难,都无法阻止我们服务的脚步,像“死不了”花一样,顽强地活着。
职慧为何生存?——照一束光
2013年底,我和土豆连续在河南的几所偏远的贫困中学讲《时间管理》、《生命成长》等公益课程。有一节课下课后,我看到一位男同学被另外两个同学推推搡搡地拥到讲台前。他站在我面前,有点局促,不停地挠着自己的头。旁边的同学,有一位一直在用胳膊肘捅他,另一位斜着眼调皮地看着他。
这位男同学看了看左右两边,突然心一横,大声说:“老师,你真的是志愿者吗?”
我被这个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楞了一下,随即说:“是啊,是志愿者,怎么了?”
“你真的是不拿钱只干活儿的那种?”他追问了一句。
“是啊,我的这些课程都是纯免费服务的。”
只见那位同学兴奋地大声叫起来:“我见到志愿者啦!我真的见到志愿者啦!”
他随即转身,和两位同学飞快地向门外走去,只留我独自站在讲台上望着他的背影,耳边又听到他骄傲的声音:“你看,我赢了吧,该你请客!”
我不禁被这个男孩子逗笑了,似乎我也是打赌的赢家。心里,忽然有一丝暖暖的感觉开始向上涌动,让我感觉这间没有暖气的教室,不再像上课时那么冰冷了。
Mother Teresa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我以志愿者身份服务学生,教授的并不仅是一堂课程、一点知识、一个技巧,这些内容,孩子们从其他地方也可以学习到。我的真正价值,是让身处偏远地方的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不拿钱只干活儿的志愿者,和他们素昧平生,就在他们身边,服务着他们的成长。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不是我们所说的话saying在影响孩子;
教育,是我们所做的事情doing在影响孩子;
教育,更是我们的存在状态being真正影响着孩子。
职慧,需要好好活下去。职慧每多生存一天,就能凝聚多一位志愿者,服务多一位年青人,给多一个心灵带去一束光亮。
职慧如何生存?——工匠精神
说生存易,做生存难。有多少公益机构,三年过后已经物是人非、甚至不复存在?更何况职慧这种“三无草根公益”,无政府背景、无宗教背景、无企业背景。
职慧九年来,没有从政府获得过一分钱,没有接受过宗教团体一笔捐赠,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基金会。
职慧,究竟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项目管理中,有一个项目管理三角形,即时间、成本、质量,任何一个要素,都影响着项目的结果。
土豆和我,在职慧创立之初,经过反复思考,决定采用低成本、慢时间、高质量模式。低成本,将在“七年之痒”系列之三:模式之痒中重点介绍。
在时间要素上,职慧毫不动摇,求慢!
职慧,像个工匠一样,倾其一生,只为做好一个项目。
市场上有很多帮助大学生求职的项目,大多聚焦于“临门一脚”:修改简历、演练面试、提供实习,最终帮大学生找到工作。
职慧深知: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一份工作,决定不了人的一辈子。先把根基扎牢,历经时日,自会迎来枝繁叶茂。
职慧致力于从三方面,服务中国青年活出生命价值:
一、做自己
课堂上,随时可以进行的小调研显示:
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一半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迷茫。
对于人生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有多少人清晰地找到了答案?高中生/大学生身边,有多少人真的把自己这辈子活明白了?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我们有多少功课要修?
既然这是一辈子的功课,那么,职慧陪着你慢慢来。
我们一起了解行为风格、挖掘独特价值;
我们一起发现天赋优势、识别自己的长板;
我们一起探索冰山下面最深层的渴望与自我、滋养内在小孩。
职慧陪你,放下评判,回到自己的内在,找到真正的资源,活出“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自信。
二、有力量
很多家长,苦口婆心地建议孩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多学子,纠结于“稳定”和“发展”。
在这个VUCA的时代,正如每一个人在疫情中所体验的那样,世界充满了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我们去哪里寻找那一方“稳定”的世外桃源?
什么能够给予一个年青人真正的“稳定”?
答案是:力量!
当一个人不仅具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软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培养了成长型思维、锻炼出强大的学习能力时,他便拥有了始终“稳定”地立于时代弄潮儿位置的力量。
既然这是终身学习之旅,那么,职慧陪着你慢慢来。
学校教会你硬的专业知识,职慧发展你软的专业技能:
从时间管理到克服拖延,从有效沟通到提升情商;
从面对逆境到管理压力,从解决问题到有效创新。
职慧支持你不断强健自己的翅膀,打破“我不行”的僵化思维,活出“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的力量。
三、敢担当
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的徐凯文教授,发现北大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这些从小学习成绩最好、在老师家长眼里最乖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
无独有偶。美国精神科学报2007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在过去30年间,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从30+岁下降为13-18岁,发病率超过12%。
2019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上发起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世界会好吗?”哲学家梁漱溟先生问。
“属于我的世界会好吗?”每一位青年学子问。
什么是可以支撑年青人活下去的信念,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为自己而变得好一点?
我不禁想起维克多.弗兰克尔,这位曾经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度过了三年的心理学家,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写到:
生命里有一样东西是别人不能从你手中夺去的,
这就是你人生中最大的自由
——在任何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human freedoms-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 to choose one's own way.
既然这是必须面对的选择,那么,职慧陪着你慢慢来。
我们锻炼个人领导力与团队合作;
我们探索自我与社会的关联;
我们思考自己的使命与价值观;
我们体验服务他人的美好。
我们共同live to give,把给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活出“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的风采。
职慧凭何生存?——质量至上
在质量要素上,职慧决不妥协,求高!
职慧,像个工匠一样,追求卓越,只为做好一个项目。
质量至上,体现在产品质量、运营质量、志愿者质量等多方面。本文先聊聊志愿者质量。
几年前,职慧曾经接到过一个拨入的电话。电话来自一家500强高科技公司一位中国区高管的助理。
助理:“你好。我老板从朋友那里听说了职慧,愿意给大学生做次分享。”
我:“非常感谢!可否请TA提交一段讲课视频用于讲师初选,视频评估通过后,TA就可以被授证职慧的课程,或者我们共同讨论TA想讲的内容是否贴近大学生需求。”
助理:“这么麻烦啊!我老板经常在公司里讲各种内容,这次是因为要满足公司要求的志愿服务小时数,所以才联络你们。”
我:“明白你的老板经验丰富。职慧可以提供志愿服务证明,只是TA的确需要先通过视频评估。”
助理:“那我去问问老板吧。”
电话挂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类似的电话/微信,职慧后来也收到过十余次。难以接受职慧严格要求的职场人士,暂时无缘和职慧在公益路上前行。
职慧在志愿者筛选方面坚持宁缺毋滥。
申请成为志愿讲师,需要提交15分钟讲课视频。申请成为志愿导师,需要提交30分钟辅导录音,或者在专业教练培训机构受训100小时以上的证书。
职慧分别建立了master trainer培训师导师团队和master coach导师督导团队,各邀请十余位在该领域非常资深的志愿者担任。他们的本职工作,也都曾经承担过类似职责。
职慧对每一段申请视频/录音,都先进行初选,大约淘汰掉明显不达标的三分之一,再送给评估者。因为负责评估的导师时间宝贵,职慧要提供尽量靠谱的人选。
之后,每段视频/录音均安排两位培训师导师/导师督导进行评估。如果两位意见一致,就作为最终评估结果;如果意见不一致,则邀请第三位评估者做评估。这一轮的淘汰率也接近三分之一。
职慧认真地向每一位潜在志愿者提供评估反馈,需要时进行1对1的电话反馈。许多老师都觉得这些反馈很有价值。
更有好几位潜在志愿者,申请成为志愿导师未能通过,干脆报名参加了专业的教练学习,一年多后拿着毕业证书直接加入。他们都很感谢职慧促进了自己在专业教练道路上的成长。一不留神,职慧的志愿者选拔,无意之中成为了教练培训机构义务的“宣传大使”。
志愿讲师通过了初选,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有更加挑战的授证流程在等待着他们。职慧采用逐个模块授证模式,而不是很多培训公司采用的系列课程授证模式(一次授证通过就可以讲全系列课程)。这种模式,要求志愿讲师必须对某个特定模块获得授证并通过试讲,才能去高校讲授那一个模块的课程。
职慧的课程模块有三十多个。近百名志愿讲师,现在平均每人授证了4个模块。数字的背后,是志愿讲师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有的模块需要试讲2遍甚至3遍才能通过,来不得半点马虎,志愿讲师彼此传授经验曰“接受土豆认证,要备上舒肝理气丸”。
为什么志愿讲师愿意接受这么严苛的授证?
三个原因:
(1)志愿讲师们通常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去高校服务学生。这种“强制备课模式”,可以确保讲师们为了通过某个模块的授证,事先必须做到对课程非常熟悉。
(2)老师的课程准备得越充分、课堂效果越好。看到学生们专心听讲的目光、疑惑被解答后的笑容,志愿讲师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3)授证的模块数量越多,志愿讲师自身的知识和技巧也被拓展得越多,同时更加了解年青人,对于在工作中与下属互动、在家庭中与子女沟通,都是有帮助的。
有位知名的公募基金会负责人表示:
“职慧是我所知道的志愿者素质最高的公益机构。”
和职慧深入合作多年的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等就业中心老师说:
“我见过的职慧志愿讲师不下十位了,个个都很棒。”
也有许多志愿者加入职慧后欣喜地说:
“终于找到组织啦!一直想找个可以发挥我的专业能力来做公益的地方。”
以下数据,可以呈现职慧400名职场志愿者的大体样貌:
平均职场经验15年;
80%具有跨国公司工作背景;
55%拥有硕士/MBA及以上学历;
每20位PCC专业教练中,就有一位职慧志愿导师(截止至2020年5月,中国大陆共有301名PCC专业教练,23位是职慧志愿导师,去除个别未成为ICF会员的,占比超过5%);
志愿者口碑相传,例如超过20人来自中国惠普,超过15人来自ICA教练学院、超过10人来自CTI教练学院等。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莎翁提出了这个经典的问题。
职慧面对这个问题,选择像工匠那样,慢时间、高质量地生存。
在心里,诗人鲁米的的诗句,再一次激励着我,激励着每一位默默奉献的职慧志愿者。
你还不知道吗?
Don't you know yet?
是你发出的光点亮了这个世界。
It is your light that lights the worlds.
如果您感到意犹未尽,想了解更多职慧“七年之痒”的故事,欢迎点个赞,我们会陆续发布更多内容。
第三年 模式之痒 (2014)
第四年 发展之痒 (2015)
第五年 身份之痒 (2016)
第六年 人才之痒 (2017)
第七年 品牌之痒 (2018)
原文链接:
注:作者陈欣(蚂蚁老师),职慧公益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