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梅芙在听到祖母看她的作业本时说出的“做得真好”号啕大哭;电视剧《急症科医生》中有一个姑娘考试考砸了,扛不住妈妈的批评,喝农药自杀……
这些悲惨的例子让人心寒,可是让人更加无法接受的是,将他们推向绝境的,是最爱他们的父母。为人父母的我们是时候反思一下了,真的是是孩子太差劲,还是我们一直在用我们本以为“会对孩子好”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让孩子迷失了自我?
孩子永远不可能按照我们安排好的轨迹前行,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过多的强制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引向毁灭。
我们很难去理解,在孩子眼中,不合适的赞扬可能是强迫与讽刺,过度的责备在孩子眼中可能是暴力与伤害,失调的赞扬与责备,正在毁灭我们孩子的未来,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在她的作品《赞扬与责备》中便揭示了赞扬与责备的机制是如何在亲子、夫妻、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间运作的。
特丽·阿普特关于家庭动力学、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国际认可,有多部作品入选“《纽约时报》年度优秀读物”,并斩获多项大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卫报》等知名媒体都对她的著作赞誉有加。
在她看来,赞扬不仅仅能表达喜爱,还可能涉及利用与讽刺;责备不仅仅与不满有关,还可能蕴含着歧视和推脱责任。
因此,在父母与孩子间,父母赞扬与责备的方式将直接与孩子的未来挂钩。
恰到好处的赞扬——正确的关注视角、适当的量、拒绝操控
1.赞扬需要找到正确的关注视角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参与实验的学龄儿童分为两组,并对两组的儿童作以下处理。
①交给第一组孩子一系列十分简单的功课,每当孩子做对之后就会被夸奖十分聪明。
刚开始,这个方法似乎很好,但是功课复杂程度一旦加剧,孩子们就失去了积极性,变得兴致索然。
②第二组学生答对了较难的问题时,他们不会被夸奖聪明,相反,研究人员会让他们注意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之间的联系。他们会因努力而被夸奖,这些因为努力而被夸奖的孩子,即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独立解决。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如果希望孩子成功、愿意接纳挑战,就要赞扬他们的努力、刻苦和坚持不懈,而不是他们的天赋、智商或者能力。
这便是赞扬的关注点问题,如果父母一味的关注孩子的天赋,那么,这些孩子就会把聪明、美丽内化为自己的标签。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这些孩子容易产生虚化优越感。
人们把比较能力、努力、成就,甚至健康程度和别人感情的好坏时,都更可能将自己摆在高于平均值的地位,这一普遍现象心理学家将之称为虚化优越感。
在虚化优越感的影响下,孩子们相信自己能比别人更应该得到赞扬。而且某些时候,我们越是不可能得到赞扬,就相信自己应该得到赞扬,等待赞扬、期待赞扬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当事情的难度增加的时候,这些孩子就容易产生懈怠。
相反,当夸奖一个孩子的努力、勤奋等优秀品质的时候,孩子们便会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明白勤奋、努力这些品质是成功的源头,而不是靠天赋,久而久之,他们也身上也具备了这些品质。
所以,我们找到正确的关注点,对于赞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们需要在赞扬中关注孩子通过后天习得的品质,而不是先天的天赋。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在赞扬中学会成长,学会独立。
2.赞扬需要把握量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无论赞扬多少都不算多,也不必计较赞扬的原因。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无论多么简单、多么无关紧要,都应该受到赞扬;任何努力,无论多么细微、多么心不在焉,都应该受到赞扬;孩子只要出席就应该受到赞扬,这种现象称为沉浸式赞扬理论。
在这个理论里,人们相信数量足够的赞扬就像疫苗,能抵抗一切来自社交的伤害,每日吃赞扬大餐,天天被告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又美又棒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成功者。
我们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屏蔽”失败,于是我们想通过不断正强化的赞扬来削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落败感。
但是由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调查显示,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相反的效果。
他们还表示,家长给孩子们的夸大赞扬,也许会让孩子们受到伤害。研究的领导者艾迪表示“如果你总是告诉一个自尊心较差的孩子,他们做得非常地好,他们会觉得自己要一直这样做。”
研究表明,那些自尊心差的孩子接到过分表扬的几率是具有较强自尊心孩子的两倍。“干得漂亮!”和“这份工作完成地简直太好了!”是两种不同的表扬方式,一个副词会让小小的成功变成一种期许,会对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
2.赞扬不应该是操控式的
独裁主义式赞扬,通过赞扬,把人困在某一种角色中。在独裁主义赞扬中,赞扬会变成操纵、蔑视或对积极性的消磨。
我们将孩子困于我们认为会适合我们孩子的角色中,比如我们会夸奖孩子“你画画真好”或者“唱歌真好听”,然后把孩子送到类似的辅导班中进行强化训练。我们以为孩子真的喜欢唱歌或者画画,但其实他们只是习惯了父母的操纵。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认知得到拓展。曾经让它们赖以为生的来自父母的无条件宠爱,到了逐渐长大的年纪,却成了孩子心中的束缚。孩子更希望让自己的崭自新我站在舞台中央,并渴望脱离父母,即使内心依旧渴望父母的赞扬。最后只能以一句“你根本不了解我”隔阂了与父母的关系。
不偏离轨迹的责备——拒绝对比式责备,拒绝笼统式责备,拒绝命令式责备
1.责备应该摒弃“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自己的孩子当真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吗?
自己家的孩子
五六岁时,10以内的加减还要靠蒙;
功课勉强及格;
报了各种兴趣班都学不会
别人家的孩子
五六岁能跟老外自由交流,开始启蒙外语;
功课门门第一;
各种兴趣班一学就会,并拿各种奖项
我们习惯将自己孩子的行为与别人家孩子对比,总觉得自家的孩子比不上别人,于是我们习惯了在自己对孩子的责备中加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之类的话语。在我们的重复式责备中,孩子就有了一种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心理。
可是我们的孩子真的像我们口中所说的那样一文不值吗?
当然不是,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孩子擅长的领域都不同,在每个领域表现出来的天赋也不同。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
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我们会认为我们的孩子不如别人的是因为,我们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对比。当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表现出某一方面的优势时,我们很容易就放大我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
就像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认为的那样,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从而会产生各种感觉,包括:压抑、自卑、愤恨……
这种感觉被称着相对剥夺感,就像小房子周围出现了一座宫殿,小房子塌缩成了茅舍,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相对剥夺感”变得一文不值……
2.责备应该是建议式,而非命令式,应放下家长架子
“如果没有我,你什么都做不好。”我们习惯以命令的口吻来责备孩子。
“你应该怎么样!”我们用我们所谓的经验指责着孩子的行为,比如染头发,在我们眼中,这是一种不良好的行为,于是我们强制性命令孩子改掉这种行为。最后效果如何呢?孩子对我们的指责不理不睬,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并坚持染头发,好像刻意跟我们作对一般。
事实证明,在孩子面前端着家长的架子,孩子不但不会接受我们的命令,反而会刻意跟我们对着干。
我们习惯了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习惯了用责备的方式否认孩子的行为,“你怎么能这么想”!这种现象被称为侵入式评判。可是有的时候您越是霸王硬上弓,结果反而越是糟糕。
小彤是我的大学同学,当我问及她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她的回答是父母强制的,她并不想学这个专业。她真正喜欢的是唱歌,可是父母却认为唱歌无法养活她,她试过绝食来抵抗父母的决定,可是却没有效果。
就像小彤一样,也许我们强制要求孩子走的路并不是他们愿意的,所以孩子才会那么抵触。也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尝试放下家长的架子,试着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命令式地责备,给孩子带去许多烦恼。
3.责备不应该笼统化
用一条负面评价做窥视镜来看整个人的行为被称作笼统化。由于一句责备可能是特定的有范围的或者笼统的,我们对它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当我们一个特定的错误受到责备时,最初的震撼会迅速交消退,尤其当我们得到建议时,知道以后应该如何面对,面对类似的行为之后。而当我们受到笼统似的责备,使我们的怒火只会越蹿越高。
四岁的费恩从小朋友手里抢夺玩具之后,他父亲说“你要学习分享”,而当五岁的斯特拉从弟弟的手里拿走小火车之后。她父亲说”你是个自私的孩子”。当13岁的艾拉在吃晚饭时迟到,她母亲说:“你让我们等了很久,太不替别人着想了”。而当13岁的维特迟到时,他母亲说:“你真没有礼貌,一点都不懂事,只为自己考虑”。对14岁柯丝蒂的来说,回家晚了,就是世界末日:“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会相信你”,她母亲预言说:“你以后将一事无成”。当柯丝蒂的解释了回来晚的原因时,柯丝蒂的母亲则以列数她过去的错误来回应:“就好像上次和出于好意想带你逛商场。结果你却让我等了半个小时,还有上次你竟然忘了我要去你学校接你”。
在一些人家里,责备描述的是一个行为,而在另一些人家里却定义一个人的品质。当责备被定义了品格上的缺陷,它传递的信息完全是负面的。
一次迟到并不能说明什么,它不能将一个人定义为没出息,这种笼统式的责备会使一个孩子陷入平庸的泥泽中,很难再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