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二十四脉(散伏)

散伏者,阴阳之阖辟也,气辟而不阖,则脉散,气阖而不辟,则脉伏。

散者,气泄而不藏也,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雨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而聚散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则心病矣。脉法: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肪一形,则气血之脱亡在近,精神之飞走不远。散见于寸,猛犹可挽也,散见于尺,无可医矣。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而起伏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伏而不起,则坚病矣。凡积聚癥瘕,停痰宿水之疾,脉必伏结。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故脉浮结者,外有痼疾;脉伏结者,内有积聚。《金匮》: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非但积聚如是,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庚桑子: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诊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谓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滑涩者,阴阳之体也。滑则血盛而气虚,涩则血虚而气盛。肝藏血而肺藏气,故肝脉滑而肺脉涩。肺性收敛,肝性生发,收敛则涩...
    张凌_8148阅读 658评论 0 0
  • 长短者,阴阳之形也。长为阳而短为阴。阳升于木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滑而长;阴降于金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
    张凌_8148阅读 588评论 0 0
  • 促结者,阴阳之盛也。脉法:脉来缓,时一止得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张凌_8148阅读 723评论 0 0
  • 大小者,阴阳之象也。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肪小,大为阳而小为阴。寸大而尺小者,气之常也。寸过于大则上热,尺过于小则下寒...
    张凌_8148阅读 452评论 0 0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5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