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它于生命和灵魂又有什么作用呢?也许,在如此现实的当今时代,在一切被物质化的生活中,文学就是人之价值观的书写与体现,它就是人类灵魂最后的避风港,是我们精神的营养补给,至少使我们头脑保持独立与清醒,让我们在物欲横流、欲望膨胀、狂妄自大的器物世俗中保持一点点人之为人的东西。
在当下生存压力的挤兑下,人的灵性与神性越来越少,不仅人之尊严与精神让位给生存,甚至生命的神性也不堪忍辱负重,日益沦丧。在心灵愈来愈倾向与外在世界物质与欲望的今天,我们最缺少的就是对灵魂的关注,对人生终极情怀的关爱。一切都围绕着冰冷与坚硬的物质而进行价值评定,连最敏感与灵性的情感世界,也都市场商品化地论斤称两,待价而沽;或明码标价,伺机而行,心灵已没有了精神的立锥之地了。所以,在生活中,从人们的言谈举止中,似乎不难看出他们心灵的疲惫状,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处事的方式上,是乎也不难发现当今人的情怀与心胸的单薄与狭小。因此,精神内涵也日益趋向幼稚化与浅薄化。就在这样一个沙漠化迅速扩张的俗世,对于心灵之河已日益干涸的人们,多么希望出现一方绿洲,或者是涌现一汪潭水,而文学,就是这样一条溪流,给利欲智昏时代的那些陷入枯竭的心灵一瓢清泉;它更似一道划破阴霾天空的阳光,给遁入黑暗即将窒息的灵魂一缕阳光与希望。
如果说在一切荒寒与冷硬的现实中,还有一点点诗意的话,那就是那些执著于文学的心灵;如果说在一切都被物质化与价格化的当下,还留有一丝丝温存的话,那么只有文学世界那些可爱而灵性的灵魂;如果在一切都存在欺骗都值得怀疑的现代,还有一个存在真善美的地方的话,那无疑是文学那块为爱永恒而生的天地。相对于现实,文学是虚弱无力的,相对于物质,文学是虚无缥缈的,但是,在被物质团团围困的躯壳里,在被欲念紧紧缠绕的心灵中,我们的灵魂还需要精神性的非物质需求,在物质、欲望与信息强大冲击与挤压下,我们更需要一个独立与睿智的头脑,否则,我们会形同朽木难以立足,正如肉身离不开物质的填充与满足一样,我们的灵魂也离不开精神的滋润与补给,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与精神性的,而人的价值体现更是精神价值的大小,而且,人是活在希望中的而非仅仅物质世界,所以,我们离不开文学的存在,因为,我们离不开爱的希冀与期盼,只有文学给我们提供了生命的各种可能性,那是现实的与物质的不能提供和不能满足的,它们让我们在冰冷无情的现实中感受到了温暖,让我们在日益冷漠物化的生活中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文学是脆弱的,也是无形的,但在伟大的现实中,它创造了物质所不能创造的神话,为当下贫瘠的现实大地播下了爱的种子,为现代人困乏的心灵装上了飞翔的羽翼。作为文明社会的今天,文学自有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面。所不幸的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天平上,我们常常是倾向了物质文明的身体力行,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深入人心,造成了我们当下时代的物质奴役,使人愈来愈失去精神与信仰的神性,而沦为器物世界的肉性动物,走向了人类复古的迷途。在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担当起人性进化的神圣使命的无疑是文学,传播着那些爱的真善美的思想与情感,文学使人脱去愚昧荒蛮之气而培育了精神文明之举。
文学,是一个探索人的命运的可能性的精神艺术,是一个思考人的生存之荒谬与出路的活动,更是一个对人类充满悲天悯人情怀的乐园,即便有悲苦与病痛,都是对人类终极关怀的寻求与探讨,所以,在文学世界,使我们心灵暂时摆脱与疏离了现实世界,能用旁观的身份与角度冷眼看世界,能以超脱与审视的心态思考现实,给自己生命以精神性的充分关爱与抚慰。我们的时代,不缺乏真的文学与真的情怀,但却少的是现实如我辈不阅读文学的芸芸众生,所以,现实之冷酷与严寒,使失去文学真情怀的慰藉的人们,更加的无处可逃,一个个在时代洪荒的物欲潮流的裹挟中,失去了尊严与自我。在冰冷如铁的物质技术时代,没有了文学对人的关怀和濡染,我们失去了与强大现实抵抗的精神源泉与坚实后盾,因此在生活奔波劳顿后,心灵剩下的是无止尽的消沉,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相比现实的真切,文学的世界是虚幻渺小、微不足道的,就像我们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一样。然而,正是我们强大的视听与感受的贪婪,使我们灵魂迷失了方向,在信息鱼目混杂的当下,人变得愈来愈浮躁与狂妄,盲目自信,夜郎自大,忽视了宇宙的浩淼与神奇,看不到人类自身的渺小与卑微,因而缺少了谦虚与虔诚的品性,也许这就是我们在物质与技术的器物世界发达的今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正如刘再复在世纪之交说的:“一个民族贫穷时往往淳朴,富贵时往往礼让,而在由穷变富时则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社会由此而付出惊人的道德代价……然而,恰恰是人类自创的科学技术把人自身变成机器附件与电脑附件,变成了金钱动物与广告奴隶。人不仅在迷失,而且在消失——消失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价值与意义。”诚然,我们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道德与价值沦丧的时代,一个心灵不断在异化中迷失与消失的时代。然而正如他所说:“文学的基本功能应当是表达希望。”在这个世风江河日下、生命面目全非、灵魂作困兽斗的时代,只有文学,义不容辞地担当了历史赋予的义务与责任——守护人类心灵的宁静,滋润人类干涸的心灵,慰藉灵魂的惶恐不安。在迷茫无助的现实中,正是文学始终如一地坚持着维护着人之为人的核心价值的东西,不断地给在物质俗世丧失美好的人一点点希望,让他们在现实的困扰与迷雾中看到了生命的乐趣。正像作者在《器世界与情世界的冲突》中说:“高行健在诺贝尔讲坛上论证‘文学的理由’,其根本的理由正是文学可以在器世界的种种压力下守住情世界的真诚与丰富,使人的尊严和人的骄傲成为可能。”是啊,文学的一切,只要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还奢求什么呢?而这种文学的使命,在物质与欲望愈来愈驰骋现实生活的今天,在各种“现实主义”毒流越来越浸染心灵的当下,更是显得不可或缺,弥足珍贵!
文学,避开它们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盛宴与思想熏陶不论,单就从文学创作本身来看,它就是一个给人以洗尽铅华进入超凡脱俗的灵魂状态的过程,给在现实物欲横流的重重森林中的人指点迷津,人,活着很重要,但有尊严地活着更重要,所以,在日益庞大的各色信息杂集的今天,要活出自我,活出尊严,就不能缺少人的自我主体与独立的个性,只有边缘化特立独行的文学创作者和独处一隅的文学阅读者,还保存着这样纯净而灵性的品质,这就如文化沙漠化的现实中的一片绿洲,他们像一个手持长矛的孤独的异乡人出现在物质的世俗社会,也许,他们被时髦的我们用异样与另类的眼神看待,但是,正是有了文学与这些美好心灵的存在,我们的现实才不会那么荒芜。
现实是如此荒寒无情的,生命却在漫长的时空中苦苦寻觅,在寻觅中不断承受着,如果没有了文学,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逼狭困窘的人生中慢慢干瘪萎靡,我们的灵魂在物质和欲望愈来愈强势和汹涌中湮灭与吞没。在这种现实物化强波的袭击下,正是有了从事着文学的高贵与美好的心魂的坚守,给了心灵以“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才使生命有了在喧嚣浮躁的俗世的慢慢长夜前行的动力,才让我们在原本虚无的人生中有了求索的勇气,也许,在现实的当下生活中,文学的力量,看似如空气一样虚无,但它却也似氧气那般不可或缺,虽然,相比强大的物质而言,文学是不足挂齿的,但我们的灵魂正因为它的滋补而生出活力,生命也正因为有了它的存在而绽放光彩。
文学,即便不能给现实的我们创造锦衣玉食,在沉重压抑的现实面前,但至少它可以使我们身体与灵魂活得更轻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