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熟的标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际关系中的全景法则。

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除了你一个例外。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跟别人接触和联结的欲望,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内向还是外向,富有还是贫困,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正准备要连接的人,他们也有着这样的需求和渴望。

那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和别人连接上,答案就是我们必须停止,只看自己,我们要去关注那些我们想要去交往的人。

因为当我们不再只盯着自己开始关注别人和他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了人际的桥梁,你就会成为那种别人想要靠近的人了,这个听起来好像是常识,但是很多人的行为还是就像两三岁的孩子似的,在他们的视野里呢,是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小孩子他面对玩具的态度是什么呢?

如果我喜欢它就是我的,如果能从你那夺走,它就是我的,如果我刚刚玩过它就是我的,如果我说它是我的,它就是我的。如果它看起来像我的,它就是我的,如果它被打碎了,它就是你的。

一个成年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很难跟别人相处好和连接好,那我们要想打破这种定势,就得看到全景,需要做到的三点:

第一个就是打开视野。

眼界狭隘的人,就好像是连环漫画史努比中的露西,有一集露西在操场上转悠,布朗给她读书,地球一年围绕太阳转一周,露西猛然停住了,说道,地球围绕太阳转?

你肯定吗,我觉得它是围着我转的。

所以当我们在和人们交流的时候,满脑子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就是想利用别人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如果我们能想着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他的梦想和目标是什么?

那么我们不仅能为别人助一臂之力,自身也会非常收益。

作家兼管理专家威廉·吉文说过,当你自私的只盯住自己的利益时,只有你一个人努力,当你帮助一达人解决问题时,就有一达人和你一起努力。

而且我们如果只是关注自己的时候,那就很容易情绪沮丧,因为这个地球上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只有你一个例外,地球上绝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你,将来也不会,你认识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有更大的需求和问题,你可以选择漠视他们,只关注自己,或者跳出自己,学会先考虑他人。

那一个人要想看到全景的第二点就是心智成熟。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你觉得他很可爱,我们期待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会慢慢成熟起来,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的,他可能到了30岁甚至60岁的时候,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我们说成熟跟年龄无关,是你能否把我的世界变成你的世界。

鲍勃布福德他写了一本书叫《人生下半场》。

他在描绘人们在人生的终场之前和之后的态度,他说很多人,人生过半的时候,就想着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他把这一阶段定义为中场,他说多数人想在人生下半场做的,还是他们在上半场已经做过的事儿,只会做得更多!

相反,让人生下半场成功的关键是盘点过去,抓住自身强项,并把奉献他人作为目标。

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就是,在前半场的自我也许是狭隘的;

后半场的自我是广阔的;

前半场的自我是向内旋转,把自己绑得越来越紧;

后半场的自我向外旋转,把自己从弹簧紧绕的僵固中释放出来;

狭隘的自我只容纳你一个人总体上来讲的,他疏远别人,独来独往,并带有病态的个人主义;

广阔的自我是宏大的,因为他还有一份超脱,自我超脱,会让你大步流星,到达远方,并完成人生的赛程。

鲍勃描述的真正的心智成熟,他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心智成熟,意味着有能力去看到全景。看到全景的第三点,要勇于负责,比如在婚姻关系中,什么样的婚姻关系算是成熟了呢?

就是两个人不在责问我的丈夫或者我的妻子能为我做什么,而是负责的问我能为他(她)做什么?

对于一个团队领导人也是这样,不负责任的领导人,他是我老大的态度,而且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于别人;

负责任的领导人,只有别人先来的态度,用职权的来为别人服务,担起责任,为别人作出表率,把功劳记在别人的身上,并增进和改善关系。

因为好的领导者明白,要想让团队成功,必须把别人置于优先的位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易效能130期第一小组第十次小组会 时间:2016年11月12号(星期六)晨间:6:30-8:00 参会人员:陈以...
    yyyandnnn阅读 3,297评论 0 0
  • 昨天大家都在晒自己的十八岁,我也应个景儿,说说自己的十八岁。 虽然我刚刚满十八岁,哈哈。 十八岁是我读高三,青涩,...
    简儿的十年阅读 3,222评论 21 30
  • 村右 很多年以后,村右站在墓碑面前,准会想起永平离开村子时的背影,在那个遥远的下午。 村右打小最苦恼便是自己的父亲...
    小米粥OvO阅读 3,61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