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常进行项目分配,同事A讲对于这个项目“我不感兴趣呀…”
越来越多的职业调查也表明,当代青年人,尤其是90后们将“符合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的首选,比例超过了五成,高于对薪资等传统职场因素的选择。
兴趣择业很重要。然而,在日常实际工作场景里,事项与兴趣真的可以完全匹配吗?一旦出现不匹配,工作情绪是否很会受到影响?我们需要静心思考一下“我不感兴趣呀”的背后。
首先,我们真的知道我们的兴趣是什么吗?以及我们的兴趣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在思考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时,是个体化的思考吗?有没有将他放置在实际的场景当中去衡量和再度考究?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在思考兴趣或勾勒从事兴趣相关的工作场景时,是给自己带有“主角光环”的,自我中心式的思考的。在此,我们的主动性和对想像场景的要素调配和控制性是贼强的,属于私领域的“妄自揣度”或“意淫”。而当真正步入工作场景时,它是“公领域”的,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众多“主角”中的一员,处于“on call"状态。这种前后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这不是我的兴趣,其实可能事实是这不是我勾勒的兴趣场景,但这就是实实在在我们面临兴趣所需要进行的“过滤”,兴趣只是其中一瓢!
再者,如果我们一直从事自己的兴趣,难道就能保证讲不会发生变化。要知道,诸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应”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即随着我们对某对象接触的频率增加,我们对其越不敏感,即所谓“边际效应递减”。如果,我们需要维持和之前一样的刺激热情和吸引力,需要更大幅度的刺激增加,甚至指数级!试想有什么兴趣内容可以一直持续增长下去,长期维持它原本带给我们的动力?
或许兴趣只能存在于生活,是生活的调节剂,兴趣与工作并不能长相随不变心。工作出了获得养家糊口的基本所得之外,所对应的可能更多的是对自身价值的感受,这种感受常常会让我们与“兴趣”混淆在一块。“我不感兴趣呀”,背后的潜在可能是“我对这个事不了解,我又不想去学习”,可能是“这件事干着没有意义呀”,可能是“它对我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助力”等等,所以都指向“它发挥不出我的原本价值”或“它不能给我的未来价值增值”等。是不是这样呢?
想像中的兴趣具有美好的跳跃性,它会跳过崎岖与荆棘,会跳过岔路,一路直线飙到理想中的欢愉状态。而实际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总会受到其他周边的影响、干扰和迷惑。
“我不感兴趣呀”,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兴趣的吗?我们真的了解兴趣与现实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吗?
“我不感兴趣呀”,它还是我们原本的那个兴趣吗?它有没有成为其他诉求和心理感受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