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很惭愧,宣扬禅定上的成就,这是过人法,是幼稚可笑的。
2、我之所以还是分享出来,因为我的确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我希望寻找信息的人,找到我总结的经验。我跟随自己的心,这是圣者不苛责的我慢。
3、如果你看了我的分享,觉得颠覆了你的认知,心怀喜悦,这就是我写给你的。
4、如果你看了我的分享,觉得和你的认知不符,不喜欢,甚至愤愤不平,只是因为我不是写给你的。
5、我是朱倍贤老师的学生。任何时候,专注于一个系统是最重要的。
6、禅那的光谱很宽,甚至在早中之早的经典里面也不一定是八个,甚至也没有这么严格的次第。
7、我个人实践的是八个逐步递进的,依次厌离上一个的用力进入下一个。这不一定适合大多数人,可能比较适合逻辑性比较强的人。
8、禅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禅定是很主观的体验,本质上,你证得的禅定都是苦。每个人的苦不一样,所以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9、如果你在寻找老师,真正好的老师就是:在自然、放松的氛围里,让你通过实验、玩、享受,体验到了辽阔、富足、宁静的感觉。禅定也是这样。
10、我跟随朱老师学习,没有任何人给我验证,我的体验标准如下:
初禅:面包师揉面一样的喜乐
二禅:沸腾的泉水一样的喜乐
三禅:水乳交融的乐
四禅:没有喜乐只有宁静
空无边:身体边界消失的宁静深邃
识无边:我就是经验,一切都是我
无所有处:没有时间空间,一切都不是我
非想非非想:探索、安住于心的质地
11、禅那的前提是善良真诚自省惭愧这些基本品质,对四圣谛的正见。缺乏这些,无法获得高品质的禅那。
12、焦虑抑郁比较严重的人需要先处理好心理问题才能契入禅那。
13、禅定的目标是灭苦,苦的灭除也是依次递进的,你可以用以下苦的灭除来验证你禅定的进展,而不是关心证到第几个定。如下:
1)粗糙的恐惧、贪忧、焦虑抑郁。
2)细微的和家庭工作有关的烦恼。
3)探索动作后面的觉知、静和不动。
4)你知道境界的生灭,这些经验是没有差异的。
5)如是,确知我不参与境界的独立性,这是整个生命中最不容置疑的。
6)探索觉知是我吗?静默如实,谁在觉知。
7)我是谁。把是这个动作放下。
8)我不是觉知,超越觉知。
14、我的经验初禅二禅就可以把13.1、13.2灭掉,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什么明显的烦恼不开心,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指标。所有的重心都在13。即使有人认为自己四禅八定都修完了,或者见道了,但如果连13.1、13.2都做不到,只能说修的不是解脱道的标准。对于解脱道来说13.8之前都是苦。(舒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