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云妈妈戴着眼镜,全身干净利索,举止优雅,谈吐礼貌,过来交补习费用的时候更多也会关注孩子的意愿。老师们评价,家长很有教育理念和教养。孩子也秉承了妈妈的风格,礼貌且学习勤奋,很少会和老师或者家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孩子算是比较省心开朗的。
深圳公办高中的学位非常紧缺,每年只有不到50%的孩子能够通过中考获取深圳公办高中的学位。在这么激烈的环境下,孩子妈妈和老师们对孩子都是非常有信心,期待孩子能够考上更好的公办高中。
疫情之前,传来噩耗,倩云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家长申请休学。老师同学们对此都颇为震惊!
孩子患上抑郁症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倩云妈妈是医院的护士,平时工作比较忙。极少听说倩云妈妈会因为孩子操心发愁,孩子总能顺从父母的安排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可是到了最后,孩子依旧是很难熬过初中三年,最后不得不休学。
以前经常听初三的老师提起,孩子们极少愿意和父母沟通。其实,孩子们刚上初中的时候,大部分还是保留很强的表达/表现欲望。
深圳一代人承受的升学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面临中考的家们长不得不为孩子们做好打算,到处打听哪里的补习班更好,然后带孩子去了解体验。一到周末,平时忙碌于加班的家长就会腾出手来接送孩子、辅导作业以及和补习班老师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
每每了解到孩子进步消息,尽管大部分爸爸妈妈们都会感到安慰自豪,表面上还竭力挣出一副孩子进步空间很大的谦虚模样,以此希望老师们后期能继续给予孩子更多关注。
每每了解到孩子的缺失点,哪怕在社会上混成人精的家长们也难免会流露出一丝惊慌的神情。有的妈妈和我说,自从孩子变得叛逆,她自己就开始生病,医生告诉她千万不能生气,一生气就得住院。
尽管家长们都会为了孩子们的中考竭思殚虑,但是却是很少家长会在孩子上初一的时候保持对孩子的表达/表现很高的关注度。
成绩好的学生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小学以来一直都很好的,特别让我省心。成绩一般的学生家长认为,我的孩子从小就很皮,我和爸爸都忙着工作,老师多管管就好了哈。
殊不知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作业变得特别多,学科也开始变得很难。这对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规划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加上初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都会有一定的社交压力。双重压力之下,有一部分的孩子回到家里会通过语言表达或者行为表达来倾诉或者宣泄。如果孩子的压力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患上抑郁症的概率确实很大的。
而类似于倩云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乖宝宝,家长和周围的亲朋好友对她的期待更高,所以哪怕她和同龄人面对的压力是一样的,她也不敢轻易开口倾诉。这样的孩子更加害怕自己的倾诉表达打破身边人和自己的幻想。所以等到发现孩子抑郁症的时候已经是比较晚了,父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陪伴孩子走出阴影。
深圳是一座梦想的城市,很多人来了不想走。爸爸妈妈曾经也是满怀激情热血的少男少女,十多年乃至二十多年的青春几乎都洒在这片土地上。
有了孩子的人生确实是需要背负更多的责任,不代表他们再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追求。如果要实现或者延续少年所期待的一切,那他们和家人必定是要继续在这一片土地上继续生活。这就意味着孩子们一定要努力拿到一个高中学位,否则父母为了孩子的高中生活也必定面临着到底是要回老家或者继续上私立高中的选择。(私立高中、职高、回老家读书是深圳考不上公办高中的学生普遍选择。)
那如果是这样,父母们总免不了需要考虑到底是回老家帮助孩子实现大学梦想,还是让孩子留在深圳读私立学校或者职校,延续父母的事业追求。如果想要兼顾亲情和梦想,必定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很多家长会抱怨,回到家里都累死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孩子。生活哪有人不累,你觉得很累,别人难道不累吗?
大学曾经在一家晚辅中心兼职,孩子的爸爸是互联网大厂的高级主管,花了数百万在名校附近买了一套老破小。深圳互联网大厂下班都是很晚的,爸爸妈妈几乎都是9点以后才过来接孩子。回到家里之后,爸爸继续花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辅导教育孩子。
小孩缺乏礼貌,作业比较马虎,也不是很配合,常常需要辅导老师花上很长的时间哄孩子或者监管他。哪怕父母在深圳的压力再大再忙,都极少看到他们使用粗暴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更多的是看到父母先找老师了解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采取沟通教育或者惩罚的方式。
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验:不管孩子熊不熊,该说就说,该打就打,该奖励也绝不会跳过。
辅导中心的老师们都极为欣赏这对父母。孩子才上小学,调皮难管教,父母在每天加班的情况下还能对他如此有耐心,讲方法,是极为难得。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既然来了深圳,就得不负梦想不负青春;既然诞育了生命,务必珍而重之。孩子是上天赐予你和世界上共同的礼物,我们是一定要竭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成长。
假如父母都为陪伴孩子寻找各种理由,那么还有谁能真心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假如父母都让孩子认为自己都是额外生活负担,那么孩子又何来更多的勇气去面对学习生活的挑战呢?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的到来终究是个体看不开,而我更多是认为这是群体对个体的长期伤害所造成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在于少陪伴,缺沟通。这样的亲子关系才是孩子抑郁症迸发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