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夏蝉唱不完少年梦,
他说街灯亮不过白日光。
——胡歌
兜兜转转,我的书还是卖了:因为家里要盖新房子,那些留了十四年的书在一瞬间成为了急需处理的杂物,说不上来什么感觉,有些东西你以为会一直默默存在,只是,当它们忽然以某种意料之内的方式不复存在时,心里的失落无法言喻。
我是什么时候拥有第一本书,又在而后的日子里让他们堆积成山,整整齐齐放在纸箱里的呢?没上学前的我,说实话不喜欢读书,每次母亲拿来汉语拼音本,让我在上学前班前学习知识的时候,我都是写不了三分钟就借口手酸逃走。一年级的时候,我读书还不是特别厉害,属于中等生,后来看着六年级的哥哥每次都考第一名,看着他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去接受很多表彰,我渐渐喜欢上我的书。二年级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考前三名,三年级的时候,那是姐姐教我写第一篇作文,我们胡编乱造了小学生版的《绿野仙踪》。但那种文字描绘的世界无疑对我的诱惑是极大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作文屡获一等奖,后来四年级的时候哥哥上高中,他用自己的奖学金买了很多名著,莫名的看不太懂的我对他们爱不释手,每天晚上下自习都躺在阁楼上看书看到睡着,而母亲也总是在干了一天农活的时候,依然每晚不厌其烦的上楼来帮我关灯,把掉在楼板上的书拾起放在我的床头,虽然我总是一页都看不完人就睡着了,但也在漫长的日子里坚持着,一整套书就在小学时看完了,有一次看红楼梦,我还在梦里写了一首诗。我喜欢用笔记本抄录那些我喜欢的句子和诗,后来上了初中作业多得让人喘不过气,我开始只在寒暑假读课外书,那个时候,姐姐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她读高中的省城里给我买《鲁滨逊漂流记》,初三的时候,哥哥用他上大学的钱,在网上给我买了一整套三毛的书,中考完我们一家人忙于打工,没有手机的我在昆明街头背着哥哥给买的三毛的书,在等爸妈下班的路边低头看着,我遇到的很多小混混说一些异常肮脏的话,那些书给我很多力量。还记得《平凡的世界》是我在繁忙的高二下学期买的,那个寒假我们依然没回家过年,一家人为了维持生计在昆明的网吧打工,没有客人的时候,或者是上夜班的空闲时间,《平凡的世界》就是我的唯一娱乐,在被主管批评,店主无理取闹固执己见的时候,孙少平、孙少安都会跳出来告诉我坚持下去的理由。
这些书,都是我挺喜爱的一批,但是我的那些课本、作业本、试卷、资料、成绩单也曾经陪伴着我,他们让我明白有些事是改变不了的,譬如怎么努力都上不去的成绩,以及日益堕落的我;譬如即便在每本书上都写上暗恋的人的名字,那也不能够成为美好的开始;譬如每次放假总是把书包塞的满满的,回家却不会翻一下的你;譬如曾经的奖状只能是曾经,看见了反而觉得现在的自己好差劲。
我的书,以这种方式离开又走远。那些因为打盹而记得歪歪扭扭的笔记、那些因为不务正业而看起来不漂亮的成绩单、那些写满你名字的课本扉页、那些总以为是伤痛而记下的日记,都会成为过去。留下的一纸空白、些许遗憾、曾经拥有……都仿如昨天。
可惜我不是大师,也不是富豪,不然的话我能够有足够的空间保留那些年把手勒红都要带回家的书、那些背烂多少书包的书、那些承载多少回忆的纸张,甚至还有我的泪痕我的气息我的梦想。我的书……我会想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