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
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
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
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洲。
“使君”,不用搞清楚到底是个怎样的官衔,知道是一地的长官就行。这首词写给作者的朋友,一位汉阳使君,姓名不详。
十年未见,堪称长别,故称“大别”。和知心朋友多年不见,如今他已成长为西州一地的长官了。“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官衔阅历虽改,其心未变,眼睛依然清透明亮。“秀色”和“清眸”虽然形容的是眼睛,然而俗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我觉得作者在这儿写其透亮清秀的眸子,实意指其正直干净的品德。
下一句,《全宋词》里是五个字“常记鲒狂客”,然而在其他版本是六个字“常记鲒碕狂客”。“鲒碕”指鲒碕山,指友人出生的地方,“鲒碕狂客”便是说友人是一位来自鲒碕山的狂放之人。而若用一个“鲒”字就有点不知所云了。所以无论是从意思上,还是从《水调歌头》这个词牌的格律上来看,这一句都应作六个字更为恰当。
友人见面,相忆旧事。记得和这位处事狂放的朋友一道,“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在雪天放晴时,拄着杖,披着羊皮大衣,登楼远望。正逢一轮明月自山峦间冉冉升起,月亮照着水光,映亮了楼台。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用了杜甫的《月》中一句: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虽然创意不是他自己的,后一句更是直接借用了杜甫的句子。但我倒觉得王以宁的这一句出来的意境更好。加了“千仞”两字写山高,也使得这句“山吐月千仞”显得更豪放大气,读来更有几分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豪气。喜欢~
忆完了往事,第二段就开始讲述如今的相遇了。这十年如“黄粱梦”,仍似未醒,已过了多少个秋天,感慨时光飞逝。今日一见,依旧如当年一样豪气干云,在山头相逐奔走。
“相逐飞步碧山头”,此言一出,武侠小说的气氛简直更浓了,一派飒爽与豪迈。而这一份豪迈,绝非人在沙场的壮烈和沉重,而是充满了矫健和壮志盛气,十分有感染力。
然而一抒豪情之后,眼光又落回了现实。浊酒一杯,谈古论今,“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这一句感觉指向很具体,很可能是在表达对当朝抗战英雄遭到迫害的愤慨不满吧!
最后一句用了东汉祢衡作《鹦鹉赋》的典故,感怀如今遍是怀才不遇之士,却再没有人像祢衡一样,公然言志、不畏强权。
我觉得这首《水调歌头》和其他的爱国词很不一样,充满江湖侠气,所以初读时着实眼睛一亮。
想起《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故事即发生在南宋时期,在那样一个朝廷苟且偷生、官府无为、民生凋敝的环境下,侠士的崛起,也属理所应当。不知金老先生是否也喜欢王以宁的这些词呢?哈,纯属瞎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