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之行:教科书一般振兴起来的水乡

江南水乡的小镇里,当属乌镇最有名。

关于乌镇的发展,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他叫陈向宏。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乌镇人,他怀着对家乡的热爱,重新将没落的乌镇振兴起来。在他的努力下,乌镇成了水乡名城的一张名片。

第二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作家和画家木心。木心本名孙璞,生于乌镇。木心年轻时去上海工作,后又去美国。2000年,陈向宏在一份台湾的报纸上看到木心的一篇文章,其中表达了对乌镇的失望,并称“不会再来”。为了振兴乌镇,陈向宏与木心通了5年信,终于把他请回乌镇定居。

从一座普通的水乡城市,到乌镇戏剧节、互联网大会,乌镇的振兴史比它的过去更加精彩。

图1 乌镇地图


我是在2015年4月下旬去乌镇的。当时,我从杭州坐大巴过去,大约2个小时车程。大巴的目的地是乌镇汽车站,事先定好的民宿老板娘骑着摩托车来车站接我。

这个老板娘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她的民宿位于一个普通的居民区,大约5层高的楼房。目测整体大约一百多平米,被她改成了四个标准的单间,保留了原始的厨房。她自己住在最外面一间,里面三间用来出租。

我在乌镇大约住了3天,她跟我聊了一些她的事。据她所说,她是河南人,原本跟丈夫在老家生活。大约在2000年左右,卖掉老家的房子,来到乌镇打工。用老板娘的原话说,那时的桐乡都还是土路。当时,他们大约用5万块买了这栋房子。那时她主要靠打工为生,餐馆、酒店都做过,也经常被老板骂。

那时,她老公在外地打工,儿子在外地读书,乌镇家里只有自己。而当时,她刚刚确诊了一种良性的妇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听她的意思,手术也已经安排好时间了。看得出,这个老板娘很喜欢我。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她即将面对一次手术,而亲人不在身边。临走时,她送了我一个手工制的小兔子,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几个月后,老板娘真的联络过我一次。那时,我已经离开北京,在深圳定居工作。我还记得她发了一条短信给我,大意问我过得怎么样,忙不忙。我忘了自己是如何回复的,但一定很敷衍。毕竟,当时我已经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直到现在,我还有些内疚。一个只住过三天的住客,时隔两三个月,还会主动联系我。可想而知,她内心多么不安和孤独,但我并没有回应她。

因此,对于乌镇,除了恬静、秀美的风景,当地人的质朴和温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乌镇街景

乌镇很小,几乎可以步行逛一遍。我在乌镇的几天,除了半天东栅和两天西栅,基本就是在镇里闲逛。

图2 乌镇街景
图3 乌镇街景
图4 乌镇街景
图5 乌镇街景
图6 乌镇街景
图7 乌镇街景


东栅景区

东栅很小,也很窄。从头走到尾,如果不仔细参观,只需要半小时。东栅虽然小,但里面有几个很有参观意义的院子。

当时东栅的门票是100元/人,当日有效。还可以买东栅和西栅的联合票,会划算很多。考虑到东栅游览时间极短,建议买联票,上午游览东栅,下午去西栅。

图8 东栅一景
图9 东栅一景
图10 东栅一景
图11 东栅一景
图12 东栅一景
图13 东栅一景


西栅景区

西栅的面积比东栅大很多,整个走下来大约要半天。如果慢慢游览,也要一整天。西栅的门票大约一两百左右,可以反复出入2-3天,具体我有些记不清了。

西栅内部有酒店,价格会比外面的民宿贵一些。当然,住在西栅内部,可以欣赏美丽的夜景。但缺点就是江南水乡很潮,酒店房间临水,住起来体验应该不会太好。

图14 西栅江上游船
图15 西栅一景
图16 西栅一景
图17 西栅一景
图18 西栅一景
图19 龙舟
图20 龙舟
图21 西栅一景
图22 西栅一景
图23 西栅一景
图24 西栅里的塔
图25 西栅里的塔
图26 西栅一景
图27 西栅里的书店
图28 西栅里的书店
图29 西栅的傍晚
图30 西栅夜景
图31 西栅夜景


乌镇的景色的确很美,但其程度与其他的江南水乡没有质的差别。但了解过这里的发展历史后,通过乌镇的建设和规划再去审视乌镇,会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这里。

如果有机会,希望去乌镇之前看一看陈向宏的专访,也许就能看到另一番景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