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关于港股牛熊证的交易模型。
交易模型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
底层框架
交易策略
交易信号
这里主要说说交易模型的交易信号。
1 格兰威尔八大法则
这里的交易信号主要通过均线系统,也就是格兰威尔八大买卖原则进行判断。
八大法则中,四条是用来判断买入时机,四条是用来判断卖出时机。
1.1 买点1
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是买入信号。
1.2 买点2
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回档时未能跌破移动平均线,并且重新出现上升趋势,如果此时移动平均线呈上升趋势,仍然是买入信号。
1.3 买点3
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回档时跌破了移动平均线,但是又重新掉头向上,并且在均线上方运行,如果此时移动平均线呈上升趋势,仍然是买入信号。
1.4 买点4
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突然暴跌,和均线有了较大的偏离,此时价格极有可能向均线靠近,是买入信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个买点是逆趋势的,所以要快进快出。
这就对牛熊证的敏感度要求比较高。如果牛熊证价格不敏感,指数反弹了,牛熊证价格却没有怎么变化,不仅容易反弹没有吃掉,还可能造成亏损。
1.5 卖点1
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甚至转为下降,价格从均线上方跌破均线时,是卖出信号。
1.6 卖点2
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出现反弹但是未能突破均线,并且重新出现下跌趋势,如果此时移动平均线呈下跌趋势,仍然是卖出信号。
1.7 卖点3
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出现反弹突破均线,但不久又重新跌破均线,如果此时移动平均线呈下跌趋势,仍然是卖出信号。
1.8 卖点4
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上方运行,并急速上涨和均线产生了较大的偏离,这时候是卖出的信号。
突然暴涨的价格会带来丰厚的获利,此时投资人可能会产生落袋为安的想法,进而大量卖出,造成价格价格回落。
对比买入和卖出的信号,你应该可以发现,这其实是相互镜像的。
例如,买点1是牛证的买入信号,卖点1是牛证的卖出信号;卖点1是熊证的买入信号,买点1是熊证的卖出信号。
2 两个买入方法
这两个是牛证的买入方法,熊证正好是镜像操作。
2.1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
标准型:在50分钟均线上方,10分钟均线勾头下行,和20分钟均线触碰,然后10分钟均线开口上行。
强势型:在50分钟均线上方,10分钟均线勾头下行,接近20分钟均线但未触碰,然后10分钟均线开口上行。
2.2 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
50分钟均线向上倾斜,在50分钟均线上方,10分钟、20分钟均线先死叉(第一次握手)后金叉(第二次握手)。
3 均线操作买卖点观察
为了确定多周期均线的相互关系,进而确认买卖点,我们可以同时观察一下几点:
3.1 价格的1分钟方向
价格本身都不上涨,怎么判断后市会上涨呢?
所以我们的买点要和价格1分钟线方向一致。
3.2 均线的方向
50分钟均线是参考线,20分钟均线是趋势线,10分钟均线是进攻线。
我们在判断买卖点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均线。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20分钟均线,代表着价格的趋势。
但是20分钟均线相对比较迟钝,想要更加灵敏地发现交易信号,就需要结合10分钟均线的走势进行判断。
3.3 1分钟线和均线的光滑度
光滑度是指一根均线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拐点的次数与规模。
出现拐点的次数越多,均线就越粗糙:
出现拐点的次数越少,均线就越光滑:
从光滑度来看价格维持在同一个方向运行的时长,越光滑代表着价格趋势越稳定。
3.4 均线的形态
各种形态的组合代表着价格趋势的运行方向与速度。
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态的组合,决定了价格的发展方向。
以上涨为例,最好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都是下凸上凹的形状。
如果形态有冲突,都会影响上涨的效果。
3.5 均线的斜率
均线的斜率代表着趋势运行的速度。
均线的斜率越大,价格的变化就越快,均线的斜率越小,价格的变化就越慢。
对于大斜率的均线,可以考虑多赚几个价位,对于小斜率的均线,赚1到2两个点就可以退出了。
均线斜率很小,几乎是水平状态时,特别是10分钟(绿色)、20分钟(紫色)、50分钟(蓝色)等多条均线互相缠绕时,由于趋势不明朗,最好不要入场:
3.6 均线的次序
代表不同资金的成本,影响着价格的方向。
例如多头排列,其实也是资金的成本排列:
10分钟均线 > 20分钟均线 > 50分钟均线
3.7 均线的拐点
代表着价格趋势的转向:
均线的弯曲半径越小,弯曲度就越大,趋势发展就越快;均线的弯曲半径越大,弯曲度就越小,趋势发展就越慢。
3.8 多均线的契合情况
均线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加精确地确认趋势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