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钟的校园,伴随着鸟语花香,她拿着扫把到岗了,工作时间一个半小时,不影响正常上课。这是学校安排的勤工岗位,月薪150元,每周工作3天,工作内容是打扫校园。按照当时的物价,女生每个月饭卡充200元,天天吃食堂也是足够的。然而,她还有很多花销,在协会学葫芦箫不用交学费,但是需要买乐器;校外的古筝一对一学习,每个学期需要400元学费;她还报了韩语学习班,学费教材共500元。再加上日常买衣服、偶尔的聚会和活动,原本预算的每学期3000元生活费包含所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专业与计算机相关,她买了一位老家学姐的二手电脑,花了1000元;之前买的二手手机,花了450元。
高中想着省钱凑学费,现在意识到大学里除了学习,还有很多能力需要提升,光省钱是不够的。于是,她想到做兼职赚钱。校园电线杆上有很多小广告,一般是周末招人发传单,工作地点在W市繁华路口。她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号码,发现是中介招人,需要面试和50元中介费,长期提供兼职机会。想想人生地不熟,学校也少见兼职,她选择相信中介。
此时的W市还没有通地铁,公交是学生党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有个笑话,“在C区公交站牌,看到的不是农民工就是大学生……”,这段话相当写实。W市最不缺的是大学生,整体工资水平不高,所以毕业后留下来的少。学生兼职市场也相当卷,促生了中介市场。和她一起面试的,还有几位同校学生,面试地点在K区繁华的写字楼,一般楼层较高。面试官让先做自我介绍,然后问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擅长这项工作。她有些紧张,第一次面试,但还是完整地回答了全部问题。最终,她被安排在K区做肯德基挂历派送员兼发传单,每天50元,交通和午餐自理。
周末起个大早,坐公交赶到K区指定地点,领好挂历、传单及配送的小礼品,然后被安排在几个小区。肯德基的挂历是送给老客户的,需要提前打电话询问家里是否有人,然后再登门送挂历和小礼品。和她分在同一组的有另外两个小伙伴,他们在路上交流兼职经验;而她作为兼职小白,主要倾听经验。同行的女生做过一种兼职——帮人抱孩子,因为baby比较重,老人年纪大抱不动,一天50元。她对这种兼职比较感兴趣,可惜机会太少,一般都是私人联系。另一位小伙伴说有在学校附近发传单的机会,不需要跑这么远。他们愉快地加了彼此QQ,相互介绍兼职机会。
一天下来,腿不知道跑了多少路,爬了多少楼,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坐公交回学校又花了两个小时,被挤成肉饼,下车时忍不住呕吐。回到宿舍算一下账,工资50元除去4块公交费和5块的午餐费,还剩41元。
她意识到钱不好挣,但依然很开心,因为她再也不是那个等待别人宣判命运的小女孩;而是可以通过自己双手挣钱的成年人,为自己的梦想买单。在中介和小伙伴们的介绍下,每个周末都有机会发传单挣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