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爸妈对我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基本上对他们的话就是说一不二。家的旁边就是小学 ,再在向西走差不多五百米就是县一中,上中学时,初中部和高中部还合并在一起,没有分开。所以,他们规定放学后必须在十分钟之内到家。
记忆中的学生时代都是规规矩矩的两点一线模式,偶尔有什么事情要耽搁,都必须告诉他们一声。对此,我非常非常的郁闷,想不通为什么别的同学放学后可以在班级里多待一会儿,在路上多逗留一下,或者和小伙伴一起去小卖部里买个零食,边吃边聊天,慢吞吞的晃荡着回家,而我就不行。
有一次,和一个同学聊天,他说他下晚自习后经常会约几个好哥们一起去网吧通宵打游戏,有时候打累了就出去在凌晨静悄悄的街道喝酒,或者去附近的小山坡大声唱歌。我当时很惊讶,我说那你爸妈不管你吗?难道他们允许你彻夜不归?他说没关系,只要告诉父母去同学家过夜,他们就不会多问了。
我听了真的好羡慕,羡慕他们可以用一个小小的谎言骗过父母,羡慕他们可以在漆黑的深夜里肆无忌惮的欢闹,羡慕男生永远要比女生放纵自在。如果是我,爸妈肯定不会同意,即便真的非去不可,也一定会把那个同学的家里询问清楚。那时候,只得把所有的为什么都归结在一个原因上,那就是我是女孩子,家里管的严。
高中毕业联欢晚会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我和几个关系要好的朋友约好晚上不回家,一起去踏马路,在大街上游荡一整夜。这不仅仅是我们内心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是我们高中生活一个特殊的句号。
为此,我提前给爸妈做了好多工作,说了很多好话,然后说晚会结束后我会去同学家睡觉,她爸妈刚好不在,我去陪她。刚开始他们果断拒绝了我的请求,经过我几番糖衣炮弹的“轰炸”,最终很不情愿的答应了,我当时特别高兴,因为毕业带来的伤感情绪都减少了许多。
等晚会结束后差不多快十一点了,我们一行十多个人,男生女生一起并排走出了校园,在宽广的马路上边唱边闹,你追我赶,心里的那个激动和兴奋啊,至今难以忘怀。
最后,我们在广场旁边的一个小亭子里坐了下来,看着满天亮晶晶的星星,唱着周华健那首广为人知的《朋友》,真想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不一会儿,朋友的手机响了(高中时我还没有手机),她看了我一眼说好像是你爸的手机号码,我愣了一下,尴尬的接过手机摁了接听键。然后听到我爸的声音,问我为什么晚会都结束了还没回家,我说马上就和朋友一起回她家了。他说不行,晚上还是要回家睡觉,他这就出门来接我,说完就挂断了。然后身边的几个朋友就说让我回家算了,这么晚了,别让家长在出来找。
我是既委屈又难过,明明不是答应过我晚上可以不回家的吗?说好了彻夜不归的游走就这么泡汤了吗?想着高中时代的最后一个夜晚竟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所有的朋友里唯独我缺席,心里就更加难过了。现在每每想起那个盛夏的夜晚,心里除了委屈,还有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多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可以随心所欲,不用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不受任何束缚。
上大学去了外地,终于摆脱了父母的管制。可是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即便真的想自由自在的玩通宵,心底也没了那种热情,而且每天晚上楼管阿姨都会按时查宿,所以,晚上我们几乎都宅在宿舍里上网。
每逢寒暑假,我就特别期待,除了恋家想家的心,还可以跟朋友们在一起团聚。KTV、奶茶店、火锅店无疑成了聚会的最佳选地,我们在一起各种狂侃,似乎要把几个月压在心底的话道的干干净净。很多时候都是到了傍晚才出去,晚上回家也到九点半以后了。我跟爸妈也郑重其事的说过,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十几岁的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我们每年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短暂的寒暑假,况且也不是每天都出去,所以不要给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催促我回家,他们连声允诺。
结果还是让我一如既往的郁闷。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正逢兴高采烈之时,手机里的短信提示就会出现两个字:速归!每当看到这种短信,再高涨的情绪也一下子会降到冰点,觉得扫兴极了。有时候会赌气,索性直接关机不予理睬,继续玩。有时候觉得影响我的情绪,也没心思玩下去,就垂头丧气的回家了。
很多时候,觉得父母在这方面真的管的太严了,把已经成年即将迈出社会的我还和小孩子一样对待。我已经长大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一点我很清楚,我在外面和朋友聚会除了吃喝玩乐更多的是交谈彼此的心声,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随之而来的谈婚论嫁的问题,听听彼此相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意见,真的挺受益。而这些问题永远不会和父母以同样的心态去谈论。
工作后,相聚机会甚少。当初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朋友都天南地北的相隔着,有的在读研,有的在外地上班,有的结婚生子,留在家乡工作的也就我们三四个人。前段时间,有个朋友从嘉峪关回来,好几年没见了,大伙儿就说把能叫的都叫来,搞个同学聚会,联络联络感情。
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去了有十几个人,有些人真的是好久不联系了,见面除了寒暄之外,便随意的聊着彼此的近况,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几年时间,我们已经从懵懂的少男少女变成了热血青年,曾经稚嫩的脸庞如今也多了几份成熟,而我们面对彼此的那份坦然和随性,却一如当年。不知不觉,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这期间,爸爸倒是打过一个电话,说下雨要不要来接我,我说不用了,刚好有个朋友开车,他送我们回家。
到家时已经快十二点了,爸妈卧室的灯还亮着。妈妈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说朋友们难得一聚,就多待了会儿,爸爸说让我赶紧睡觉,我应了一声躺在了自己的床上。拿起手机给她们几个发微信,说我到家了,这才准备洗漱。就在我起身的同时,听到了爸爸打呼噜的声音,那一刻,我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眼泪。往常这个时间点,他们早就入睡了,而今晚因为我在外面,他们床头的灯却一直亮着,一直等着我。
青春期的我总觉得父母太干涉自己的生活,心里的怨气和委屈无处诉说,失去了很多次和朋友放纵的机会。长大后才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那不仅是成长中的严格要求,还是为人父母在子女身上寻求的一份安心。
我知道,我的每一次晚归都是父母内心深处焦急的牵挂与担心,正如那一晚,我安全到家后,爸爸才会有那放心的、沉沉的呼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