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小琳 【分类】效率提升
进入八月,我写文章是越来越慢了。
开始是一天一篇,后来隔天一篇,一周一篇……最后整整拖了半个月,才写了一篇。
为什么会这样呢?
按说写了5年的文章,早就成习惯了。怎么还会拖延?
其实,答案就是:一个“打破习惯”的事情,出现了。
这件事就是——儿子开学。
之前听人说,家有上学娃,辅导功课得备好速效救心。
我还当是说笑。
结果,等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时,这效果就出来了。
转头再看《小欢喜》里3个备考家庭的鸡飞狗跳,更是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难道说,这就是职场父母逃不掉的宿命吗?
一方面,我们想要好好工作,发展好事业养家糊口。
别的不说,这一开学,单一堂美术课,就要买将近30样资材。
哪样不得花银子?
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做个好爸爸、好妈妈。
这就要求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不疾不徐地陪伴着他们。
好了,问题来了:每个人的时间,只有那么多。
工作加班,就不能回家陪孩子;
老师来电话请家长,刚好又遇上老板通知开立项会,该怎么办?
有时候,真恨不得自己会分身,一边去一个。
可现实是,我们只有一个肉身。在好员工和好父母之间,只能选其一。
更糟糕的是,还经常在工作的时候想孩子,在看孩子的时候想工作。
结果哪个都做得半斤八两,爆棚的挫败与失控感,简直快要不认识自己了!
当我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时,就很容易全盘否定自己。
所以今天,我们就不妨一起来看看:
摆在职场父母面前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然后找出一套,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可执行方案。
一、真的只能“二选一”吗?
1、决定你言行的,其实是环境
就像刚才我们说的,很多职场父母都有“二选一”的抉择困扰。
其实父母也好,职员也罢,只是我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扮演的角色。
本质上并没有矛盾。
就像绿灯亮了,你可以通行;红灯亮了,你就得停下来等一会。
在这个时间,你是家长,在下一个时间,就又变成了职员。
举个例子吧。
小明拿着不及格的卷子回家,给妈妈签字。
老母亲一看到分数,很可能就火了:“我给你报了那么多补习班,哪个你真用心学了?……”
可就在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是老师打来的。
“欧,王老师啊,您好。是,我们一定好好配合学校,多抽出时间辅导小明功课。”
前一分钟,还是严厉苛刻的妈妈;后一分钟,就变得恭恭敬敬了。
人还是那个人,却从语言到态度,完全变了样。
那是什么变了呢?对了,是环境。
2、环境不对,就很拧巴
当我们的言行与环境一致时,会感觉事情做得特别顺畅,效率也会很高。
那就是说:我们该在上班时间,认真上班;下班回家后,专心陪孩子呗?
如果你是职场父母,会很清楚,这只是一种奢望。
更可能的情况是:
你正在上班,手机响了。学校的家长群里老师通知:今天要给孩子准备好明天课上要用到的彩笔、速写本、铅笔若干……
“明天就要用啊,网上买是来不及了,门口哪里有文具店呢?”
于是,你打开了百度地图、大众点评、或者在淘宝上开始找同城卖家……
找着找着,就到了中午:完了,上午的报告连一半都没完成,下午可得抓紧了,要不晚上还得加班。
在不对的环境里做事,你会觉得特别拧巴,经常顾此失彼。
那该怎么办?
3、第一个句式,帮你明确“环境身份”
请你用2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面两句话——
在……时,我要优先重视工作。
在……时,孩子比工作重要。
写完后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要在“家长”与“职员”之间二选一。
而是要根据事情的优先级,主动选择与环境相一致的角色。
比如说,如果接到了十分紧急的工作,你最好先集中精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而在工作不那么紧张时,就不要一直盯着手机,秒回每一条“没有时限”的工作信息了。而是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享受与孩子的亲密时光。
所以,回到刚才的场景,报告是当天要交的,孩子的用品也是当天必须准备出来的。
你觉得哪个紧急程度更高呢?
你会先集中精力,解决哪个事情呢?
知道了“在什么环境,扮演什么身份”,你就不会因为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结果两下都耽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二、老板、同事、伴侣、孩子,会支持你的决定吗?
1、按照“优先级”扮演“环境身份”,你还需要周围人的支持
刚才,我们按照紧急程度,给工作和生活排了序。
下面就按照这个去做呗?恐怕还不行。
比如说,工作日老师通知你来学校一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你去和老板请假。
怎么说能让老板同意,还不影响对你的评价?
再比如说,你需要出差一段时间,回家和孩子说:妈妈这段时间不在家,你要听话欧~
孩子立刻就大哭起来,不让你走,你该怎么办?
因此,我们自己排出来的“优先级”,还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同与支持。
具体该怎么做呢?
2、第二个句式,帮你获得他人的支持
想要获得支持,你需要向对方说明4件事,分别是:我要做什么,我会如何弥补其他事情,具体地承诺,以及积极的态度。
就拿向老板临时请假这件事来说,如果你直接跟老板说:领导,我得去孩子学校一趟。即使对方同意了,恐怕也会对你随便离开工作岗位有意见:公司有公司的制度,你这说走就走,让其他同事怎么看呢?
那如果加上4件事,咱们再说一遍。
“儿子学校的老师来电话,要我现在过去一趟(我要做什么)。可能事情比较紧急,我争取在4点前回来(如何弥补)。回来之后我会继续把年终总结搞完,保证明天您到办公室,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具体承诺)。您放心,我一定百分百把总结写漂亮,让兄弟部门对咱们刮目相看!(积极态度)”
这样一来,你既请了假,又能给老板留下积极工作,真诚专业的印象。
现在,我想请你试着用“4件事”跟孩子沟通下出差的事。
你会怎么说呢?(答案在文末导图中)
你先想着,我们接着说职场父母进阶的第三步。
三、到底是谁在“偷”时间?
1、“永远忙不完”的你
现在我们明确了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又通过沟通,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
可真做起来,才发现:履行承诺,也很难。
明明答应孩子晚上8点以后陪他玩,结果一个报告让你熬到了十点。
等这边完工了,孩子也早就上床睡着了。
还有像前面说过的,在上班时间接到“您家宝贝该打疫苗了”、“我们的特长班最近有试听”、“请配合学校辅导孩子完成XX作业”等等各种“友情提示”。
等回过神来时,你的时间已经碎成了一地渣。
怎么办?
要知道“总无法兑现承诺”,一是会影响你在别人那里的信誉,二是自己也会陷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负面循环。
所以,你还需要一套能准确预估任务量,确保能“专时专用”的方法。
2、一张清单,帮你说到做到!
到了这一步,你只需要做一个动作:详细列出要完成的任务。
比如说,你要完成一份报告,只写“完成报告”四个字,不算完。
因为单从这个出发,谁都很难预估出需要消耗的时间。
所以,你要把“作报告”这件事分解开,形成一系列不用动脑子,就能行动的指令。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写:
完成年终报告《关于XX部门2019年度销售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报告》
1)确立主题。列出3-5个备选,最终确定一个。(10分钟)
2)列出大纲。(20分钟)
销售指标包括几个部分,重要阐述哪个部分?
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1、2、3……分别是什么,列出小标题。
3)每个部分要如何阐述?需要哪些数据、哪些案例?(30分钟)
数据:可以找谁要?从哪个系统导出?
案例:已知的有哪些?未知需要确认的有哪些?可以找谁确认?
......
千万别嫌这事麻烦。
当你遇到临时情况,找老板请假时。敢拍着胸脯承诺今晚肯定完成,就全靠它了。
而且这种列任务的方式,能让你不加思考地立刻执行,从而“搜搜地”完成任务,不要太爽哦。
刚才说的都是工作,那生活方面的任务清单该怎么列呢?
其实差不多。
比如说你要辅导孩子功课,包书皮,指导孩子收拾明天的书包。
1、辅导功课
(1)语文
生字读写。每个字读两遍,写一行。(10分钟)
课文朗诵,两遍,巩固一遍。(10分钟)
(2)数学
……
2、包书皮:一共X本书,每本书需要1分钟,一共需要X分钟。
3、收拾书包
……
这样到睡觉前,还有多少时间做亲子游戏、看动画片,也就十分清楚了。
3、实在完不成,怎么办?
万一,我们列出了清单,仔细一算,真心“不吃不睡”也干不完。
还有办法吗?
你还可以这样做,把你清单上的任务对照填入下图:
这样以来,除了“马上要做的”,别的都可以不用你“亲力亲为”。
自然也就能减少很多你之前认为“必须要自己做”的事情,从而给自己留出“稍作休息”的时间。
每一位职场父母都是英雄!
能做到在家庭和职场都游刃有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你也正被“职场-家庭”事情太多,经常撞车而烦恼,就不妨试试今天的“确定环境角色”、“获得他人支持”、“分解任务说到做到”3个步骤,从而让自己对事情发展多一分掌控,少一份慌乱。
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能自如应对职场,和孩子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更重要的是,镜子里的那个人,将不再陌生。
他就是最真实的你!
多平台签约作者,读有趣的书,写走心的文,只为和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喜欢的话,欢迎关注记得点赞留言,转发给您最贴心的朋友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