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Sam投稿的哲学笔记整合而成,非常感谢Sam。
故事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我和Sam在街角的一家精酿酒馆里结识,那晚在他的启发下我们聊了很多哲学方面的话题,也挖出了我不少模糊的陈年存货,虽然大都已经遗忘了,但是整个探讨的过程仍然十分有趣。后来再回想起那次的谈话,隐约有点苏格拉底在广场旁与人论道的意味,觉得惊喜。
下面我们就进入这次的主题——自然哲学。聊一聊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是怎么理解这个现实世界的。在关乎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世界构成的这类问题面前,他们会一一登场,给出自己的答卷。当然,答案的对错已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更多是他们看待世界的方法,这对后来真正科学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些时候
自然哲学出现以前,柏拉图所构建出的理念世界已经像太阳一般夺目,在这种光辉之下,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那个理想的虚构世界。但在舞台的边际,依然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不愿抛弃这个现实世界,纵使他们的著作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遭到破坏,但它们的残篇余辉还是启迪了摆脱黑暗时代宗教统治的科学家。这一批古希腊的思想者,开辟了哲学的新知,促成了科学思想的诞生,他们所探讨的哲学被后来的我们称为“自然哲学”。
从第一位哲学家泰利斯提出“水为万物始基”开始,就不断的有人思考和更正“什么构成了世界”这一问题。和现代科学不同的是,在古希腊时代,他们的思想多少含有“形而上”的成分(用尽可能纯粹的理性来抵达那个超越语言和经验的层次)。好比米利都学派的阿纳克西美尼,他眼中万物的起源“气”,就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是为不可限定的某种实体。而提出“火”为万物本源的赫拉克里特,更是把大家领到“火灭万物生、火生万物灭”的概念世界里;鲜有人提的齐诺弗尼斯则没有多少神秘主义色彩,他通过观察贝壳发现地球的外貌会随着时间改变,认为“土”是宇宙的基本元素。
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
公元前五世纪,一位叫“恩培多克勒”的江湖术士般的人物站了出来,并完成了元素论大一统的工作。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构成的,物与物的区别只不过是参与构成的四种元素比重不同。这些元素因“爱”聚生,因“恨”斗争。爱和恨是区别于四元素的存在,但与水、火、土、气同属于原始的基质。有时爱占着上风,有时恨来得更强大,而每种合成的实体都是暂时的,只有四元素加上爱和恨才是永恒的。他提出了一个清晰的二元世界,在当时非常具有说服力。
同时,他在科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原因是,当你把空的玻璃瓶倒放进水里的时候,水并不会充满瓶子,这就说明空气也是一种实体,它占据了瓶子里的空间,于是让水难以进入。
恩培多克勒其它的一些观点也很合乎道理。他认为心脏是血管系统的中心,所以也是生命的中枢。这个观点后由亚里士多德继承,一直留传到了现在,甚至促成了相关语词的产生:当我们要说没有某种意愿时就用“无心去做”来表达;当我们要表示勇敢大胆时,就用“雄心”来表达;当我们表示悲伤时,则会用“心碎”等词。
阿纳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迎面走来的第二位自然哲学家叫阿纳克萨戈拉,他对具体的元素说感到十分抗拒,由于受到米利都的阿纳克西曼德影响,他认为这种说法不能很好地解释“一”和“多”的关系问题。他质疑,世界万物形态各异,特别是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个世界的各类生灵,它们看起来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种子说,认为“种子”有各种不同的性质,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种子具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气味,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头发是由头发的种子、血是由血的种子、金子是由金子的种子构成的。
根据种子说,世界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这样:在世界伊始,所有的种子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一锅粥,而世界万物的构成是通过分离运动来形成的,他提出一个旋涡的理论模型,就是指这个巨大的混沌物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把种子一一甩了出去,从此万物也就开始分开了,最后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如果你也觉得这个说法好像有一丝熟悉的感觉,那么应该也会认同把这一理论看作现代宇宙大爆发理论的雏形吧。
阿纳克萨格拉的种子说不同于“一生万物”或“四生万物”,在他眼里,有无穷多的事物就有无穷多的起源,这一思考打破了恩培多克勒思想的局限,也为后来的“原子论”埋下了伏笔。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掌声再次响起,我们迎来了今天的最后一位选手,他的名字叫德谟克利特。只见他大步上前,只铿锵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原子论”。
他的原子论与我们目前认识的,还可以被分割细化的原子当然不同,师承哲学家留基伯的他对此的解释是这样的:原子是一种宇宙中存在的最小的不可被分割的微粒。作为搭建世界的积木,原子之间只有虚空,无数原子自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就这样运动着构成万物。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相互之间也会碰撞和挤压。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既会四处飞散也会自身旋转,从而呈现出了世界动态的变化。
顺着他的思路也不难推理出: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这时如果我们跳出来看,既然所有事物都是由无数个原子不断碰撞聚散产生的,那宇宙中也应该有无数个这样的世界在不断生成和灭亡,我们存在的世界,无非也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据此他声称:人也是一个小宇宙。
讲演结束后,他便开始继续相关的思考和研究工作了。晚年的德谟克利特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只为能更清晰地“看透”万物,因为他认为感官世界是暧昧的,是不够真实的。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不过都是从原本事物里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感觉和思想也是如此,它们就像真理的影子一样,只让我们见其轮廓,而看不见它的真容。
德谟克利特还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他称之为必然性。与此同时,他也否定一切偶然性,这亦是现代机械论的雏形。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神或某种至高善念居住的空间,但他也提倡修身养德,因为他觉得,幸福是唯一有价值的追求,而道德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除了在自然哲学上的伟大成就,他在伦理、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上也均有建树,据说他一生著作52篇,是最早的百科全书式人物。Sam表示,德谟克利特的水平和魅力并不弱于柏拉图,可惜舞台只有一个,主流只有一种,柏拉图的强盛注定了他的没落,其著作多有遗失,不胜可惜。
当我们再次回头审视这段历史时,会惊讶的发现,德谟克利特赫然站在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峰。他提出的“原子论”为近代乃至当代科学指明了方向,他的思考方式为后来的科学家所广泛借鉴,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科学。实际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真的很难说清,但无论如何,“自然派的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了后来科学的先驱”(《苏菲的世界》-自然派哲学家)。
来源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a353e72ff84f
《苏菲的世界》——Jostein Gaa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