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接上文随笔,前面好像都是短句,后面是律诗。)
原文:
乆共寛闲地侬熏自在香折来何所寄只是寄辽阳(贺黄门钦也)
译文:
长久共处於宽闲之地,侬(我)熏染著自在的香气。折下(花草)要寄给谁?只能寄往辽阳(远方之人)。
(注:“贺黄门钦”或指明代学者贺钦,“乆”同“久”,“侬”为方言“我”)
原文:
赠人
萱亲垂九十游子尚天涯莫舣仙城棹南风夜引旗
译文:
赠人
母亲年近九十高龄,游子却仍漂泊天涯。不要停靠在仙城的船桨啊,南风夜里正牵引著归旗。
(注:“萱亲”代指母亲,“舣”指停船靠岸,“棹”指船桨,表游子思归之情)
原文:
读易偶成
南乎不可北东乎不可西自从孔孟来君子恒处暌
译文:
读《易经》偶有所感而作
向南不行,向北也不行;朝东难去,朝西亦难往。自从孔孟时代以来,君子常常处于睽违(分离、不合)之境。
(注:“暌”指隔阂、疏离,诗中借方位受限喻君子处世之艰)
原文:
张克修别驾约游罗浮
重迭四百峯鐡桥在何处莫将别驾来同到飞云去
译文:
张克修别驾邀约同游罗浮山
四百座重叠的山峰啊,铁桥究竟在何处?莫要辜负别驾的邀约,一同到那飞云缭绕之处吧!
(注:“别驾”为古代官职,“罗浮”指罗浮山,“鐡桥”即铁桥,为罗浮山胜景,诗写对山水之约的期待)
张克修见访
沧溟几万里,山泉未盈尺。
到海观会同,乾坤谁眼碧。
译文:
沧海茫茫几万里,山间泉水尚不足一尺。
待流到大海汇聚时,天地间谁能看清那一片碧蓝?
题刘鉴松
刘生于写松,能以酒力遣。
酩酊气正豪,苍龙自舒卷。
译文:
刘先生擅长画松,能用酒力驱遣灵感。
醉后气势正豪迈,笔下苍龙(松树)自在舒展屈伸。
题扇
风樯拗欲折,五月瞿塘过。
何如此庵中,红日抱膝坐。
译文:
狂风把船帆吹得几乎折断,五月里艰难渡过瞿塘峡。
哪比得上在这庵堂中,在红日下抱膝静坐?
张帆海上回,帆挂铁桥树。
惊起白虾蟆,跳上飞云去。
译文:
从海上张帆归来,船帆挂在铁桥旁的树上。
惊起一只白蛤蟆,蹦跳著向飞云深处而去。
赠胡地官次韵吴明府献臣
原文
有一范仲淹,人将重名节。
马上地曹郎,翩翩起吾粤。
引满花下杯,延缘坐中客。
醉不大袖歌,孰云此门窄?
译文
如同宋代有个范仲淹,世人皆看重名节操守。
这位骑在马上的地官郎官,风度翩翩从我们粤地崛起。
在花下斟满酒杯,邀请座中宾客流连共饮。
醉后无需扬起衣袖高歌,谁还会说这门庭狭窄呢?
题林府尊寿家慈书后
原文
马尾縁封事,鱼缄寿老亲。
古今诚一揆,藉用白茅人。
译文
用马尾线仔细地封装奏折文书,又用鱼形的信封装上给老母亲祝寿的书信。从古到今,尽孝和尽忠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都需要怀着如用白茅衬垫祭品般虔敬、纯洁的心去践行 。
题顾通府集古倡和巻后
原文
满眼珠玉光,髙才极雄骋。
对之不敢言,稚子来弄影。(出化书)
译文
这古体倡和诗卷之中,文字如同珠玉般闪耀着光芒,作者以卓越的才华尽情挥洒笔墨。面对如此精妙的诗文,我敬畏得不敢随意发表言论,这时,小孩子跑过来,在旁边嬉闹弄影 。
访客舟中
原文
船头酒多少,船尾阁春沙。
恰到溪穷处,山山枳殻花。
译文
船头的酒还剩下多少呢?船尾却已搁浅在春日的沙滩之上。小船恰好行到溪流的尽头,只见连绵的群山之中,枳壳花正竞相绽放 。
梦后作
原文
策杖独行游,青山一何深。
道逢采药人,问我松脂林。
译文
我拄着拐杖独自漫步游历,青山是多么幽深静谧。在路上遇见一位采药的人,他向我打听松脂林的所在之处 。
原文
见月时一吟,夜凉天称心。
回头望东川,流水无古今。
幻迹有去来,达观无古今。
长啸人不闻,山风吹罗襟。
译文
每当看见明月,我就吟诗一首,夜晚清凉,这样的时光让人心生惬意。回头眺望东方的山川,那潺潺的流水亘古不变地流淌着。人生虚幻的踪迹有来有往,但豁达的心境不应受时间限制。我放声长啸,却无人听见,只有山风轻轻吹动我的衣襟 。
原文
杨栁余朽株,梧桐但疎阴。
小卧不出门,不知秋已深。
译文
柳树只剩下腐朽的树桩,梧桐也只留下稀疏的树荫。我小睡之后不愿出门,不知不觉间,秋天已经很深了 。
赠邝筠巢
原文
山中一夜秋,老屋居然别。
丈人不饮酒,共坐看明月。
译文
山中经过一夜秋雨的洗礼,老屋也仿佛焕然一新。老先生不喜欢饮酒,我们便一同闲坐,静静观赏那皎洁的明月。
客乞题随时子轩
原文
无雨笠且置,未晴蓑不舍。
蓑笠用不穷,我是随时者。
译文
没有下雨时,就把斗笠放置一旁;天还没放晴,蓑衣仍不舍得脱下。蓑衣和斗笠使用没有穷尽,我就是这样顺应时势、随遇而安的人。
题扇
原文
东艇拍西艇,小拍庸何伤。
夕风起惊涛,艇艇争低昂。
一夫眉正扬,一夫髪尽秃。
日暮船正归,前江风拔木。
译文
东边的小艇碰撞西边的小艇,轻微的碰撞又有什么妨害呢?傍晚时分狂风骤起,掀起惊涛骇浪,每艘小艇都在浪中上下颠簸、争相起伏。有的船夫眉飞色舞(神态自若),有的船夫头发都被风浪吹得凌乱(面露惊恐)。天色渐晚,船只正要归航,可前方江面狂风大作,连树木都被连根拔起 。
蒋韶州世钦挽诗
原文
治郡声名逺,如何是我诗。
青山韶石老,回首尽交期。
往事形骸外,如今一梦休。
曹溪分我茗,犹说蒋韶州。
译文
您治理韶州时声名远扬,我又该用怎样的诗句来悼念您呢?青山与韶石都已苍老,回首过往,处处都是我们相交的岁月。曾经的种种过往仿佛都超脱于形骸之外,如今一切都如一场梦般结束了。记得您曾将曹溪的茶分与我品尝,如今一说起曹溪茶,就不由得想起您这位蒋韶州。
周京闻母丧归吊以是诗
原文
万里无归耗,形将一木亲。
遗言入肝肺,真得太夫人。
译文
您身处万里之外,却一直没有家中的消息,如今归来时,只能与母亲的棺木亲近。母亲生前的遗言深刻地印在您的心中,您也真正传承了太夫人的品德与教诲。
题南窻壁
原文
南风吹面处,不省是南窻。
此意无人会,乾坤落酒缸。
译文
南风吹拂在脸上的时候,我恍然间竟没意识到这是在南窗之下。我此刻的心境没有人能够理解,仿佛整个天地都落入了我的酒缸之中,任我沉醉其中 。
雨后示刘宗信林时嘉
原文
一雨变新凉,炎埃洗除尽。
庐山昨夜灯,已照刘宗信。
秋来亦滛潦,日月閟其光。
乾坤丈夫事,千古空堂堂。
译文
一场大雨过后,天气变得凉爽清新,炎热与尘埃都被洗刷得一干二净。昨夜庐山的灯火,仿佛已经照亮了刘宗信(所在之处,喻其被祥瑞笼罩)。入秋以来雨水泛滥成灾,遮蔽了日月的光芒。但匡扶天地的大丈夫之事,纵使历经千古,依然光明磊落,值得追求 。
漫笔
原文
幅巾是秀才,袈裟是和尚。
伎俩人共知,长篇事标榜。
译文
头戴头巾的是秀才,身披袈裟的是和尚。这两种身份和形象人人皆知,(有人)却用长篇大论刻意宣扬标榜(指徒有其表的形式化行为)。
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
太极涵虚
原文
混沌固有初,浑沦本无物。
万化自流形,何处寻吾一?
译文
混沌状态固然有起始之时,但最初的浑融状态本无一物。万物自然演化出各自的形态,那么又该去哪里寻找那宇宙本源的“一”呢?
浮螺得月
原文
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
东山月出时,我在观溟处。
译文
以悟道者的眼光来看,大小本无差别,整个天地也可寄托于一只小小的螺壳之中。当东山月亮升起的时候,我正站在观海之处,体悟这天地至理。
茶山分香
原文
江门白藕花,我榻庐山顶。
君若去茶山,茶香复谁领?
译文
江门的白藕花摇曳生姿,而我此刻卧于庐山山顶的榻上。如果你前往茶山(离去),那这茶香又有谁能一同领略、品味呢?
神泉漱玉
原文
焦明亦是鳯,萤焰只疑灯。
安得石上泉,为洗世中肓。
译文
焦明鸟(传说中的神鸟)其实也是凤凰一类,萤火虫的微光让人错以为是灯火。怎样才能得到那山石间奔涌的清泉,来洗净世人心中的愚昧与盲目呢?
九日
原文
霜前淡淡花,瓢内深深酒。
今日陶渊明,庐山作重九。
同俗不同俗,山杯映秋菊。
仍闻席上歌,不是人间曲。
歌舞重阳酒,今年犹去年。
山中八石榻,榻榻是回仙。
译文
寒霜未降前,花儿淡雅地开着,瓢里盛满了香醇的美酒。今日我就如同陶渊明一般,在庐山度过重阳节。看似与众人一同过节,却又有着不同心境,山间酒杯映衬着秋菊。还能听见宴席上的歌声,那曲调超凡脱俗,不似人间凡音。人们歌舞畅饮着重阳酒,今年的情景和去年仿佛一样。山中那八张石榻,每张石榻都仿佛住着神仙 ,充满着超凡脱俗的气息。
读李评事承芳文
原文
着论必无同,乾坤孰此容?
人扶周孔教,用世且无功。
一囊包宇宙,到手问纲常。
所以东坡老,嘐嘐薄武王。
不薄论交意,因书稍稍知。
还将天下眼,照破老夫痴。
译文
您撰写的论著必定与众不同,天地间谁能如此包容这种独特见解?世人都推崇周公、孔子的教化,但即便践行这些学说,在现实中也未必能建功立业。您的才学能囊括宇宙万物,深入探究伦理纲常的本质。这就如同苏东坡,他言辞高远,对周武王的行为也持有批评态度 。从您的文字中,我渐渐感受到您重视情谊的态度。若以天下人的眼光审视,或许能看透我这愚痴的想法。
送刘宗信还增城
原文
夜宿黄云坞,秋登碧玉楼。
归时一片石,见月过罗浮。
山到铁桥西,青天一角低。
送君高处望,天与帽檐齐。
菊花笑我前,梅花撩我后。
问花花不言,驻楫増江口。
山人偶出村,送客村南道。
江山风日佳,岁月乾坤老。
译文
夜晚曾一同宿于黄云坞,秋日又共登碧玉楼赏景。你归乡途中,伴着明月,携着一片(思乡之情如)磐石之心路过罗浮山。行至铁桥山西边,只见青天仿佛在一角低垂。我站在高处送你离去,那天空仿佛与帽檐平齐。菊花在我眼前摇曳,似在嘲笑我的不舍;梅花在身后绽放,仿佛在撩拨我的心绪。我问花儿心中愁绪,花儿却默默不语,我只好在增城江口停下船桨。我这山野之人偶尔走出村落,在村南的道路上送别友人。眼前江山风光依旧美好,而岁月却在天地间悄然流逝 。
赠张叔亨侍御出按云南
原文
到治一万里,使君行莫迟。
梅花开树树,不是向南枝。
译文
云南距离治所路途万里之遥,张侍御您此去巡查可千万不要迟缓。当那里一树树梅花开遍时,它们都不会朝着南方生长(暗示路途遥远,归期未定,也喻指云南风土与中原不同 )。
碧玉楼晚望
原文
楼远见诸山,目短意不尽。
天阴水怪兴,碧玉所以镇。
译文
登上碧玉楼远眺群山,目力有限,却难以看尽心中所想的景致。天色阴沉时,水面仿佛会兴起妖邪怪异,这大概就是此地要用“碧玉”命名此楼,以镇住不祥的原因吧 。
赠克修别驾迁梧州守来别白沙赠之
原文
甲兵满一船,江门来访别。
赠君欲何言?笑把梅花折。
少年恣行游,老病徒拘缀。
送君今夜心,还到苍梧去。
译文
船上满载着随行的兵卒,你来到江门与我道别。想要赠言于你,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笑着折下一枝梅花(以表情谊)。想当年年少时尽情游历,如今老病缠身,行动处处受限。今夜送别你之后,我的心也仿佛随着你一同前往苍梧(梧州古属苍梧郡) 。
赠陈頀湛雨
原文
说到忘言处,无诗可赠君。
许将临别意,一点落黄云。
君若问鸢鱼,鸢鱼体本虚。
我拈言外意,六籍也无书。
译文
我们交谈至无需言语便能领会的境界,此刻竟找不到合适的诗句相赠于你。只愿将这临别之情,化作一点思绪,融入那昏黄的云霭之中。你若问起空中飞鸟与水中游鱼(的真谛),它们本质上都是虚空无常的。我领悟的是言语之外的深意,此时即便翻遍六经古籍,也找不到与之契合的文字 。
送李子长往怀集取道谒张梧州
原文
春棹去江门,泝流焉汲汲。
点笔烟外山,归来看怀集。
不闻端别驾,敬士如子长。
问道苍梧下,登歌刺史堂。
译文
春日里,你乘船离开江门,逆流而上,行色匆匆。你挥笔描绘烟雾之外的山峦,等归来时便可细细观赏怀集的风光。没听说过端州的别驾,能像你李子长这样礼敬贤士。你前往苍梧山下(梧州)问道求学,希望能登上张梧州的厅堂,与之畅谈 。
赠范能用
原文
溽暑不可处,清风时满楼。
如何传别教,衲被坐蒙头。
阮籍见孙登,只闻孙登啸。
针在绣不传,绣传针不妙。
译文
盛夏闷热得让人难以忍受,幸而时有清风吹满楼阁。该如何向你传授特别的道理呢?不妨像僧人裹着衲被蒙头静坐(摒弃外界干扰,向内体悟)。就像阮籍去拜访孙登,最后只听到孙登的一声长啸(却从中领悟深意)。真正的关键如同绣花的针法,若只传授绣品而不传针法,那便失去了精髓 。
西良容伦馈荔枝非桂州本色戏以是诗
原文
口溢桂州浆,眼定西良色。
我是荔枝仙,何人解漫得?
译文
口中满是桂州荔枝的甜浆,眼中看着西良送来的荔枝。我自诩为懂荔枝的“荔枝仙”,可谁又能真正了解我对荔枝的讲究,随意送来(非桂州原产的荔枝)怎能满足我呢?
寿南山翁七十
原文
朝看亦南山,暮看亦南山。
南山长不老,聊以永君年。
万株松上花,千日杯中酒。
儿孙戏膝前,一舞一回寿。
译文
清晨望见的是那南山,傍晚望见的还是那南山。南山巍峨,长久苍翠不老,愿以此祝愿您福寿绵长。万株松树绽放繁花,杯中常有美酒相伴,儿孙们在膝前嬉戏玩耍,每一次欢舞都为您增添一份长寿的福气 。
赠太守黄公
原文
水白端阳色,梅红岭上花。
春风迎度马,秋月候归槎。
译文
江水泛着如端午时节般澄澈的白光,岭上梅花绽放出鲜艳的红色。春风轻拂,好似迎接您策马而来;秋月高悬,仿佛在等候您乘船而归,赞颂太守黄公履职与归乡时的美好景象 。
题宋丞相陈俊卿画像
原文
御史铁为肝,张秦挂舌端。
至今湖峤月,犹作太师看。
译文
陈俊卿任御史时,有着铁石般刚正不阿的肝胆,面对权臣张浚、秦桧之流,敢于直言批判。直到如今,湖湘与岭南的明月,好似仍映照着这位太师(陈俊卿曾封太师)的风采,彰显其气节长存 。
题宋状元陈文龙画像
原文
文章甲天下,气节愧当时。
公母亦滂母,千秋名共驰。
译文
陈文龙的文章才华冠绝天下,他的气节更令同时代的人敬佩。他的母亲如同范仲淹(范仲淹母亲被尊称为“滂母”,以贤德著称)之母一般贤德,母子二人的美名都将流芳千古 。
梁惟正邓德昌往来白沙途中遇盗惟正以舟泊浅奔于岸避之德昌抱书立船头盗不加害戏赠以诗
原文
道逢恶少年,打破两生敬。
试问邓德昌,何如梁惟正?
译文
途中遇到凶恶的强盗,却意外打破了人们对这两位书生(梁惟正、邓德昌)的固有印象。不禁想问邓德昌:你坚守抱书而立的勇气,与梁惟正弃船奔逃的机变相比,究竟哪种做法更值得称道呢? (以调侃语气探讨面对危险时不同的应对方式 )
晓枕偶成
原文
采义非采薇,食薇不食粟。
遥遥望西山,千古嵯峨独。
译文
我采撷的是道义而非薇菜,宁愿食薇菜也不食官粟。
遥遥望向首阳山,它历经千古依然巍峨孤高。
(注:化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典故,以“西山”喻气节,表坚守道义之志)
晓枕偶成 其二
原文
西北多奇峰,云深香难认。
汉廷无谋臣,黄绮皆真隐。
译文
西北群山多有奇峰,云雾深锁,难寻山中香踪。
如今朝堂(如汉廷)缺少谋臣,贤士(如商山四皓)皆真正归隐。
(注:“黄绮”代指商山四皓,借古讽今,叹贤才隐退、朝堂昏暗)
度危桥
原文
事至绝安排,放脚踏高崖。
如何谢上蔡,旦旦习危阶。
译文
事到临头无需刻意谋划,放开脚步踏上高崖。
为何像李斯(谢上蔡)那样,每日周旋于危险之境?
(注:“谢上蔡”指李斯,其曾为上蔡吏,后遭祸。叹世人逐利忘危,不如洒脱处世)
赠闵督府还升南京秋官
原文
司寇今欲行,病叟山中卧。
如闻经略忧,未向春风破。
吾闻用世心,中外无异等。
何由一送公,细话东西省。
译文
司寇(指闵督府)即将赴任,我这病叟仍卧于山中。
听闻您忧心国事谋略,但愿这份忧虑能被春风驱散。
我深知治国之心不分内外亲疏,怎奈无法亲自送您,细谈朝廷之事。
(注:“南京秋官”指刑部官职,“东西省”代指朝廷机构,赠别中寄寓对国事的关切)
赠林府尊
原文
彼曰春泥人,此曰人泥春。
晨朝出相送,向夕望归轮。
译文
别人说人如春泥般卑微,我却说人可染就春色。
清晨出门为你送行,傍晚盼着你乘车而归。
(注:以“泥春”反喻人能主宰境遇,表对林府尊的期许与牵挂)
赠李克常
原文
桃花被东岸,江水日日深。
赠君岂无言,亦有花水吟。
译文
桃花覆盖东岸,江水一天天变深。
赠你哪能无片语?这花影水波便是我的心吟。
(注:以景寄情,借桃花江水的绵密,喻别情与祝福)
感事漫述与王乐用
原文
丁侯为县时,不与谒者通。
古称奉法吏,秉笔惟至公。
留情重留情,狱事果难明。
无轻赤子命,为官急书程。
士而未闻道,未免为物挠。
卓哉安心人,外事若无好。
舍己莫委命,从人莫登山。
呜呼罗一峯,逐善如转圜。
译文
丁侯做县令时,不与权贵交往。
古人称赞执法官吏,下笔需秉持公正。
多次留情宽宥,案件果然难以明断。
切勿轻视百姓性命,为官当急修文书章程。
士人若未悟大道,难免被外物困扰。
唯有心境超然者,方能视外事如无物。
莫放弃主见听命他人,莫随波逐流攀附权势。
叹那罗一峯(罗伦),从善如转圆石般坚决。
(注:借丁侯、罗伦事,诫以公正执法、坚守本心,批判官场流弊)
寄淮上秋官姜仁夫
原文
问客淮南道,停舟过此无?
庐冈一端帛,为我谢仁夫。
译文
我向过往的旅人打听,可有船只停靠淮南?若有人经过,请将庐冈的这匹布帛捎去,替我向姜仁夫表达问候。(通过托人捎物传情,展现对友人的牵挂)
答王按治求乃翁挽四绝
乐善堂
原文
乐善机应熟,垂声教不穷。
江山无尽意,犹在典刑中。
译文
您父亲一生乐善好施,早已驾轻就熟,他留下的教诲声名永传。江山中蕴含的无尽深意,就如同他为人处世的典范,永远留存世间。(赞颂逝者德行高尚、影响深远)
月湖别墅
原文
水月非无主,长怀别墅秋。
湖光一万顷,端为此翁留。
译文
明月与湖水并非没有归属,我时常怀念您父亲别墅中的秋色。那辽阔无边的万顷湖光,仿佛就是为他这样的君子而长存。(借月湖景色寄托对逝者的追思)
可怡亭
原文
此地还成趣,庭柯几度扳。
亭中人不见,月照门前山。
译文
可怡亭景色依然有趣,我曾多次攀折庭院中的树枝。如今亭中再也见不到您父亲的身影,只有明月静静照着门前的山峦。(借故地景物变迁,抒发物是人非的怅惘)
吴山寿藏
原文
山隠一坏土,人思百代传。
无穷身后事,未若子孙贤。
译文
吴山之下埋葬着一抔黄土,但人们对他的思念将世代流传。身后再多的事,也比不上子孙贤良更重要。(肯定逝者功绩,劝勉后人传承德行)
题丁长官庙
原文
何时重借寇,此地一桐乡。
四海诸侯望,千年一炷香。
译文
何时能再次迎来如东汉寇恂般的良吏?这里永远是百姓怀念的“桐乡”(喻有德政之地)。四海之内的百姓都仰望着这样的官员,千年之后仍有人燃香祭奠。
(注:用“借寇”典故(百姓恳请寇恂留任)赞丁长官德政,“桐乡”化用朱邑故事,表百姓爱戴)
会翠亭
原文
东池久寂寞,会翠得佳名。
小诗拈未出,去寻王右丞。
译文
东池长久孤寂无闻,“会翠”之名让它焕发生机。我尚未吟出贴切的诗句,不如去追寻王维(王右丞)的诗境灵感。
(注:以王维喻求诗境高雅,借亭名“会翠”写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
吴主簿诗(背景介绍)
原文背景:主簿名则,宣平人,吴黄门仕伟之父也。
说明:此为对吴则(吴主簿)的人物介绍,点明其籍贯及身份,他是吴仕伟(吴黄门)的父亲 ,后续内容围绕其事迹展开。
军门止杀
原文:按状正统己巳,闽城贼流毒处,民蚁附。朝命大司马孙公原贞夷之,知先君谋略,礼致幕下,赞画百协。邑有三岩,民多避难于上,偪胁之众亦有闻义而归者,命先君统之。推诚示信,无不感服。冦平,孙又欲行法,先君泣曰:“殱厥渠魁,胁从罔治,矧既归命,杀之不详,竟得免。奏功授鲍村廵检。”
译文:据记载,正统己巳年,闽城贼寇肆虐,百姓如蚂蚁般四处奔逃。朝廷命令大司马孙原贞平定贼乱,孙公听闻先父(吴则)有谋略,以礼相待将他请到幕府,先父出谋划策,诸事顺利。当地有三座山岩,许多百姓在上面避难,被贼寇胁迫的人听闻先父仁义也纷纷归附。孙公命先父统领这些人,先父以真诚对待他们,众人无不心悦诚服。贼寇平定后,孙公想要依法处置所有相关人等,先父哭着进谏说:“只需消灭为首的贼寇,那些被迫跟随的人不应治罪,况且他们已经归顺,杀了他们不吉利。”最终这些人得以免罪。先父因功被授予鲍村巡检一职。
原文诗句:泣罪天应见,坑降地不知。自然殃庆至,天道不须疑。
译文:为有罪之人落泪(赦免他们),上天应当能看见;而活埋投降者,大地也会为之不平。福祸自然会因善恶之举降临,天道的公正毋庸置疑。(此诗是对吴则“军门止杀”仁义行为的赞颂,强调善恶有报的天道观 )
过与弗取
原文:按状景泰间,分丽水为宣平,复命先君董其役。代木于山,役力于民,期年而功成。孙曰:“难平邑作皆尔之能,余木尚多,可治尔居。”先君辞曰:“功成于上,愚下何有。明公芟夷大难,布徳于疮痍之民,一方获安,某也受赐多矣。且官物不可入私门,未敢如命。”孙益敬之。
译文:据记载,景泰年间,朝廷将丽水拆分设置宣平县,又命先父监督工程。先父在山中伐木,组织百姓劳作,一年后工程完工。孙公说:“平定地方、建设城邑都是你的功劳,剩余的木材还很多,可以用来建造你的居所。”先父推辞说:“功劳在于上级领导有方,我作为下属有什么功绩呢?您平定了大患,对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施以仁德,让一方百姓获得安宁,我已经深受您的恩赐了。况且官物不能私用,我不敢接受您的好意。”孙公因此更加敬重先父。
原文
百世髙公绰,千金谢鲁连。
胸中无雅度,胜事竟谁传。
译文
公绰(柳公绰,唐代名臣,以品德高洁著称)的风范值得百世敬仰,鲁仲连(战国高士,拒千金而退秦军)的气节令人赞叹。若胸中没有这样高雅的气度,那些美好的事迹又怎能流传后世呢?(以柳公绰、鲁仲连为例,赞颂高尚品格与气节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卜筑西溪(事迹叙述)
原文
按状:鲍村任满,升华亭主簿。爱民如子,处国如家。凡有议谳,多称平焉。且疏子下民、浚河渠、禁贿赂等十事于朝,皆赐可。松之地狭于蘓,而漕数反出其上,又为民陈情,得减北运一万石,事载云间志。在松十年,勤劳罔懈,仅五十而二毛萧然,叹曰:“天道四时,功成者退,庸可不知止乎?”遂乞致仕而归,卜筑西溪之上。
译文
据记载:(吴则)在鲍村任期满后,升任华亭主簿。他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子女,对待国事如同家事。凡是他参与审议判决的案件,大多公正合理。他还向朝廷上奏请求关爱百姓、疏浚河渠、禁止贿赂等十项建议,都得到朝廷批准。松江地区比苏州面积狭小,但漕粮运输量却超过苏州,(吴则)又为百姓陈情申诉,最终使得松江减少一万石北运漕粮,这些事迹都记载在《云间志》中。他在松江任职十年,勤勉尽责,不懈怠任何事务。刚到五十岁,头发已经花白稀疏,他感叹道:“自然规律有四季更替,功成之后就该适时隐退,我怎能不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呢?”于是请求退休,回到家乡,在西溪边选择地方建造居所。
主簿能经济
原文
主簿能经济,中年未乞身。
西溪看卜筑,知是宴眠人。
译文
吴主簿善于治理政务、济世安民,人到中年却仍未辞官归隐。如今见他在西溪择地建房,想来此后应是悠然闲适、安享生活的人了。(前两句肯定其才能与勤勉,后两句描绘其归隐后的惬意,暗含欣慰之情)
寄严州林郡博缉熙
原文
万紫千红外,如君故可人。
桐江都满树,海驿尚含春。
译文
在这繁花似锦、色彩绚烂的时节,唯有你(林缉熙)依然是那么令人喜爱。桐江两岸树木葱茏,海边驿站仍留存着春天的气息。(以美景衬友人,表达对林缉熙的赞赏与思念,景中含情)
寄东所
原文
春江正满时,未具衡阳楫。
还携邓俊圭,江门与君别。
译文
春江潮水涨满的时候,我尚未准备好前往衡阳的船只。只好带着邓俊圭,在江门与你(东所)告别。(描述因行程未备而仓促告别的情景,传递惜别之意)
梦林缉熙
原文
酒阑歌不起,老病无奈何。
梦满桐江雨,相对不成歌。
山楼本无梦,我自梦严州。
严州谁梦我?白云天际流。
译文
酒宴将散,再也无心唱歌,年老体衰又疾病缠身,实在无可奈何。梦中满是桐江的细雨,与你(林缉熙)相对却无法唱出心中的歌。山中楼阁本不会入梦,是我自己思念严州(林缉熙所在)才会梦到。而在严州的你,是否也会梦到我呢?只有白云在天际悠悠飘荡。(通过梦境与现实交织,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老病孤独之感,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答柯明府
终秉循良笔,难逃俗吏媸。
不知三考绩,课最竟何须。
为官之人终究要秉持公正、善良的原则来处理事务,可即便如此,也难以逃脱被世俗官吏诋毁污蔑的命运 。不明白三年一次的政绩考核,将政绩评定为最优又有什么必要呢?在这世间,正直的为官之道常常受到歪曲,那些真正为民做事的人反而被误解,而所谓的政绩考核,似乎也无法真正衡量一个官员的好坏,表达了对官场不良风气和不合理考核制度的批判与无奈 。
赠雷少尹还汀州
桔槔满天地,抱瓮古来难。
哦松非俗吏,哦松不在山。
如今世间到处都是为了功名利禄而忙碌奔波的人,就像那随处可见的桔槔,汲汲于功利 。而像古代抱瓮灌园的人,坚守质朴、淡泊名利的品质,却难以寻觅。真正的贤吏并非只是做做样子,在山间吟诵着高雅之句,就像那吟诵着“哦松”的人,不是因为身处山林才显得脱俗,而是其内心有着高远的志向和不凡的操守 。此诗赞扬了雷少尹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身处官场,也能保持初心。
觉后
马图不出河,铅刀不割痴。
上下几千年,掩卷一沾衣。
龙马负图未从黄河出现(寓意世间难以出现祥瑞、贤才),就如同用铅制的刀难以切割东西一样,这是多么的无奈和可悲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的遗憾和感慨从未断绝。每当合上史书,想到这些,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泪水沾湿了衣裳 。表达了对历史兴衰、贤才难遇的深深叹息和感慨,体现出作者对世事的忧虑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谢姜大参惠酒
名公遗我酒,洗盏自开尝。
何以酬佳贶,商歌示不忘。
有名望的您赠送美酒给我,我洗净酒杯,亲自打开品尝这珍贵的佳酿 。我该如何报答您这深厚的馈赠呢?唯有高声唱起悲凉的商歌,来表达我对您这份情谊的铭记不忘 。在饮酒中感受友人的情谊,以歌表意,展现出作者对姜大参馈赠的感激之情和珍视友谊的态度 。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龙山春雨
长夏龙山晓,人间望忽开。
长风卷雨去,复送云归来。
漫长夏日里,龙山的清晨,在人们的盼望中忽然展现出别样景致 。狂风卷着春雨匆匆离去,可没过多久,又将云朵送了回来 。描绘出一幅夏日龙山春雨来去匆匆、变幻多姿的画面,动静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龙山春雨独特的魅力 。
笠泽烟波
原文
何处烟波好,公乘笠泽槎。
我泛江门月,乾坤共一家。
译文
哪里的烟波景色最为美妙?您乘坐着小船游览笠泽(太湖别称)。而我在江门的月色下泛舟,无论身处何方,天地之大,我们都同属一个世界。(通过对比两人不同的游历场景,表达虽处异地却心意相通,暗含对友人游历的向往与对广阔天地的豁达情怀)
龟山夜月
原文
夜半龟山月,能开万顷秋。
试从开处望,照公湖上楼。
译文
夜半时分,龟山之上明月高悬,它的清辉仿佛为广袤的天地开启了一片澄澈的秋色。若您从这月色铺洒之处远眺,想必月光也会照亮您那湖边的楼阁。(以月夜之景为依托,想象月光连接两地,传递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意境清幽空灵)
陈湾迭嶂
原文
丹青工写似,陈湾迭嶂新。
我诗君莫笑,还属姓陈人。
译文
即使丹青妙笔精心描绘,也难以完全再现陈湾那层叠山峦的新奇秀丽。我写下的这首诗,还请您不要见笑,毕竟我也姓陈,或许对陈湾有着别样的情感与体悟。(先赞陈湾景色之美,再以姓氏幽默自嘲,增添诗的趣味,表达对陈湾的喜爱与亲近感)
薛堰通津
原文
薛堰归何处,披图想具区。
古来探本论,无欠也无余。
译文
薛堰通向何方?展开地图,遥想它与太湖(具区)相连。自古以来,探寻事物本源的道理,就如同这河道与湖泊的关系——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借薛堰与太湖的地理关联,引发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哲思,将自然景观与哲理融合)
亭山夕照
原文
亭山不可喻,华顶凌天台。
卑高本自形,夕照从西来。
译文
亭山的景致独特,难以用言语形容,它高耸的峰顶仿佛直逼华山顶峰与天台山巅。山峦的高低本就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傍晚的夕阳余晖,正从西边缓缓洒落。(先以夸张手法突出亭山之高,再点明自然形态与光影变化,展现亭山夕照的壮美与自然的永恒秩序)
庙墩灵迹
原文
捄溺如救火,造次遂捐生。
金陵人去远,拗鬼不来争。
译文
救人于溺水就如同救火般急迫,在仓促之间(有人)便献出了生命。如今距离金陵(事发地)已过去许久,那些因舍身救人而产生的争议也随着时间淡去,再也没有纠缠不清的鬼怪(喻指非议)来争辩是非 。此诗赞颂舍己救人者的英勇,感叹时光对纷争的平息,暗含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
板桥书屋
原文
板桥蔼吾伊,名称已盖世。
谁云龟山月,不照新堂睡。
译文
板桥书屋中传来朗朗读书声,它的声名早已传遍天下。谁说龟山的明月,不会照亮这新堂中安睡的人呢?(“吾伊”拟读书声) 。诗句以书屋的名气和月夜静谧,展现出此地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安宁祥和的意境,暗示人才辈出、文运昌隆 。
答无锡诸友
原文
碧玉通书久,青天感兴新。
江门动秋思,聊因寄远人。
译文
与你们通过书信往来已久,如同珍贵的碧玉般值得珍视;面对晴朗的天空,又生出了新的感慨。我在江门被秋日的思绪触动,便写下此诗寄给远方的你们 。表达了对无锡友人长久情谊的珍视,以及借秋景抒发思念、传递新感悟的心情 。
送米与何侃
原文
野馔家禽小,村舂晚粒香。
莫言无厚馈,吾意在分尝。
译文
乡间的野菜、小小的家禽,还有傍晚舂好的新米,散发着阵阵清香。不要说这份礼物不够丰厚,我的本意只是想与你一同品尝这些乡间美味 。通过描述乡村食物的质朴与美好,传递出真挚、淳朴的情谊,展现出分享生活的简单快乐 。
九日用旧韵
原文
新篘压两壶,落英携满袖。
我非陶长官,庐山还九九。
译文
新酿的美酒装满两壶,采撷的菊花落英盈满衣袖。我虽不是陶渊明那样的长官,但也在这重阳节(九九),于庐山之地享受佳节 。化用陶渊明重阳赏菊、饮酒的典故,以轻松的笔触描绘自己的重阳雅趣,展现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送黄希颜之太平推官
原文
有官五马后,无官百揆前。
不将前后看,须着有无言。
译文
为官时,即便位在五马(太守)之后也可有所作为;未为官时,也能在百官之首(百揆,代指朝廷高位)的位置前思考治国之道。不应只看重官职的高低先后,而应关注为官与否都能秉持的信念与责任。表达了对黄希颜的劝勉,希望其无论身处何种官职,都能坚守本心,有所担当。
题高瑨诗集
原文
神交倾盖上,心远着诗时。
无由向人道,人亦岂能知。
译文
虽未曾谋面,但与高瑨神交已久,情谊如初见时那般真挚。他在作诗时心境悠远,笔下流淌的是超脱世俗的感悟。这些内心深处的思绪无法轻易向他人诉说,旁人又怎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此诗赞颂高瑨诗作的深邃意境与独特情怀,感叹知音难觅。
纪梦
原文
一别三十年,相逢不相识。
骨肉为路人,春风泪沾臆。
译文
与故人分别三十年,梦中重逢时竟彼此认不出来。曾经如同骨肉至亲的人,如今却形同陌路。在这春风拂面的场景中,不禁泪湿衣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内心深深的遗憾与悲伤。
寄潘留鹤
原文
有时牛亦坐,何处鹤还留。
天台二万丈,谁踏紫冥讴。
译文
时而闲坐如牧童与牛相伴,时而思索那仙鹤栖息何方。天台山高耸入云,万丈之高,又有谁能登上顶峰,高歌于天际?诗句借闲适与高远之景,表达对潘留鹤自在洒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其超凡境界的期许。
题伍光宇碑阴
原文
松柏孤高处,春风更可寻。
如君有贤配,昭德在碑阴。
译文
松柏挺立在孤傲高远之处,在春风中更显苍翠,令人心生向往。如同伍光宇有贤良的配偶,她的美德在碑阴处得以彰显。通过松柏喻贤德,赞颂伍光宇之妻的美好品德,表达对其德行的敬重与铭记。
答廷实有怀见寄
原文
白云满中野,此地即衡山。
莫拟西来棹,须防失路难。
译文
白云铺满广袤的原野,此刻我所在之地,心境已如置身衡山般宁静悠远。你不要想着乘船西来探访我,一路上山水迢迢,可要小心迷失路途的艰难啊。(以“白云”“衡山”喻心境淡泊,劝阻友人远行,暗含牵挂与关怀)
谢孟芳遗腹生男
原文
充闾人所喜,今日怆还深。
忆我初求乳,谁知母氏心。
译文
家中新添男丁,本是令人欢喜的大喜事,可今日想来却又满心悲怆。回想起我幼时嗷嗷待哺的模样,又有谁能真正体会母亲当年含辛茹苦的心境呢?(“充闾”指喜得贵子,诗中以喜衬悲,感慨母亲养育之恩与遗腹子身世,情感复杂深沉)
赠吴惠州绎思
原文
皂盖朝天阙,青山道故乡。
高堂开寿斝,酩酊别莆阳。
译文
你乘坐着黑色车盖的马车前往朝廷,途中望见青山,便知离故乡越来越近。在高堂之上摆开祝寿的酒杯,开怀畅饮后,醉意朦胧中告别莆阳。(“皂盖”代指官员出行,描绘吴绎思赴任与返乡的情景,既有仕途顺遂之喜,又含故乡惜别之情)
鸲鹆(其一)
原文
初日上茅檐,江边有画船。
八哥莫饶舌,有诏许归眠。
译文
清晨的太阳刚刚爬上茅檐,江边停靠着精美的画船。八哥啊,你别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了,我已得到准许,可以归去安睡啦!(以调侃语气与鸲鹆对话,诙谐地表达渴望闲适、摆脱纷扰的心情)
鸲鹆(其二)
原文
鸲鹆能言鸟,能言我恨无。
白头书小楷,不及蔡君模。
译文
鸲鹆是能学人说话的鸟儿,可惜我虽有满腹话语,却无法像它一样表达出来。如今我满头白发书写小楷,笔迹却远不及蔡襄(蔡君模)那般精妙。(借鸲鹆“能言”反衬自己的缄默,以书法自谦,流露岁月流逝、才华难展的怅惘)
九日诸生携酒饮白沙醉中和答
其一
原文
老病得狂痴,讙呼九日期。
自补登山屐,谁供把酒巵。
译文
我年老多病,却在此刻变得狂放痴迷,满心欢喜地盼着重阳节的到来。自己修补好登山的木屐,心中想着,届时谁会为我斟满酒杯一同畅饮呢?(描绘诗人虽老病却对重阳满怀期待,展现出对佳节欢聚的向往)
其二
原文
诸君为饮会,老子不须期。
尽数篱前菊,一花拈一巵。
译文
诸位学生组织这场饮酒聚会,我无需刻意等待便欣然赴约。将篱前的菊花尽数赏遍,每摘下一朵花,就饮下一杯酒,尽情享受这份闲适与快意。(体现师生欢聚的自在,以花配酒,尽显洒脱随性)
其三
原文
九九八十一,去来无穷期。
元精为我酒,大块为我巵。
译文
从初九到九十九,时光流转无穷无尽。天地间的元气化作我的美酒,辽阔的大地就是我的酒杯。(以宏大视角,将自然万物融入饮酒之趣,抒发对宇宙与人生的豁达感悟)
对酒用九日韵
其一
原文
秋花新气味,秋月旧襟期。
独唱花前曲,闲倾月下巵。
译文
秋日的花朵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秋月依旧,寄托着我往日的情怀。我独自在花前吟唱,悠闲地在月光下饮酒,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借秋花秋月营造静谧氛围,展现独酌时的悠然心境)
其二
原文
行年三十许,已卜入山期。
处处开花径,床床是酒巵。
译文
才三十多岁,我就已计划好归隐山林的日期。想象着山中处处是开满鲜花的小径,每张床铺旁都摆放着酒杯,生活闲适自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花径、酒巵勾勒理想中的逍遥图景)
其三
原文
饮酒何必多,醺酣以为期。
不辞亦不劝,三巵或五巵。
译文
饮酒何必贪多,只求微醺尽兴就好。既不强求他人饮酒,也不推辞别人的劝酒,有时喝上三杯,有时饮下五杯,随性而为。(阐述随性饮酒的态度,倡导自在、不强求的生活哲学)
其四
原文
作诗尚平淡,当与风雅期。
如饮玄酒者,器用瓦为巵。
译文
作诗应当崇尚平淡自然,追求与风雅之韵相契合。就像品味古代的清酒,即便用简陋的瓦杯,也能感受其中的醇厚韵味。(将诗歌创作与饮酒类比,强调诗歌应返璞归真,追求本真之美)
梅花
原文
水陆花无数,南枝爱杀人。
遥持一杯酒,江上酹花神。
译文:水上与陆地的花儿数也数不清,但朝南的梅枝最是惹人怜爱。我远远地端起一杯酒,在江边把酒洒向天地,祭奠这高洁的梅花之神。(通过对比突出梅花的独特魅力,以酹酒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与敬意 )
逢人问除日君得地曹郎此意慿谁寄梅花隠石床(谓东所也)
译文:遇到人就打听岁末(除日)的消息,得知你已就任地曹郎一职。这份心意能托付给谁传达呢?唯有那隐于石床旁的梅花,或许能代我传递思念 。(借打听消息、托物寄情,表达对友人“东所”的牵挂与无法亲自传达心意的遗憾)
九日怀麦岐时往江东未返用前韵
原文
东西填脚债,已过一秋期。
今日拈花处,思君第一巵。
译文:四处奔波忙碌,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秋天。如今在这重阳赏菊(拈花)的时刻,我多想与你共饮第一杯酒,心中满是对你的思念 。(“填脚债”指奔波,以秋日、赏菊场景衬托对未归友人的深切怀念)
茱萸何处酒,胜日与君期。
渔翁歌独钓,江月夜明巵。
译文:重阳节时,茱萸酒在哪里呢?期待着与你在这美好的日子相聚。想象中,渔翁独自垂钓,一边吟唱,而我们在明月照耀的江边,举杯共饮 。(以茱萸酒、渔翁、江月等意象,勾勒出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愿景,既有思念又有期待)
周镐送白菊乞诗
其一
原文
陶令黄金遶舍,君家白玉满园。
千古清风庐阜,几丛细雨江门。
译文
陶渊明家有金黄菊花绕舍,而你家中白菊如白玉般铺满庭院。庐山脚下的清风流传千古,如今江门细雨中,这几丛白菊也别具韵致。(以陶渊明黄菊对比周镐白菊,借庐阜清风、江门细雨烘托白菊高洁)
其二
原文
微醉不须酩酊,半开莫待离披。
安得季芳与语,相思欲寄一枝。
译文
饮酒微醺便好,不必大醉;白菊半开最美,莫等到凋零。怎样才能与知己(季芳)畅谈?真想寄一枝白菊,寄托这相思之情。(借饮酒、赏菊喻处世哲学,以寄花传情表思念)
其三
原文
白菊偏宜素髪,青山只对苍颜。
咽罢秋香满腹,风吹不到长安。
译文
白菊与白发最是相宜,青山常伴苍老容颜。饱赏秋菊清香后,心中思绪却随风吹不到那繁华的长安。(以白菊、青山衬岁月沧桑,暗含远离尘世、不慕功名之意)
邀丁县主赏菊
原文
社会赋诗不就,公当酬我杯盘。
小酌倘寻旧雨,东篱还对长官。
译文
诗社聚会若未能写成佳作,您应当以美酒佳肴相酬。若能小酌几杯,重温旧日情谊,我便在东篱下与您这位长官共赏菊花。(以轻松语气邀人赏菊,兼具文人雅趣与官场调侃)
题枕
原文
太华峯头一枕,千秋万岁通灵。
不怕恶蛙惊睡,鼻端三月雷鸣。
译文
如同太华山巅的神枕,历经千秋万载仍通灵性。枕上安睡,不怕恶蛙惊扰,鼾声如雷,响彻三月。(以夸张笔法写枕之神奇,展现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
漫兴
其一
原文
风洒数茎白雪,月临一丈青笻。
余事归诗巻里,残年放酒杯中。
译文
风吹过几缕白发,月光照着竹杖。余下的心事寄于诗卷,残年岁月尽付酒杯之中。(以风雪、月光勾勒孤寂画面,表达以诗酒度余生的淡然)
其二
原文
景斜瓦碗方食,日晏柴门未开。
五栁前身处士,一瓢今日颜回。
译文
夕阳西斜才用瓦碗吃饭,日上三竿柴门仍未开。我如同五柳先生般隐居,也学颜回安贫乐道,一瓢足矣。(描绘闲适生活,以陶渊明、颜回自比,表淡泊之志)
其三
原文
晨光沼上鱼戏,夕阳村边鸟来。
东邻小儿识我,一日上树千回。
译文
晨光中池塘鱼儿嬉戏,夕阳下村边鸟儿归巢。邻家孩童与我相熟,一天内无数次爬上树玩耍。(以鱼鸟、孩童勾勒田园生机,尽显生活趣味)
其四
原文
翠烟绿树歌鸟,青水红渠浴鸥。
笑问五湖范蠡,清风何处扁舟?
译文
绿树间翠烟缭绕,鸟儿欢唱;碧水映着红莲,鸥鸟戏水。笑问泛舟五湖的范蠡,如今载着清风的扁舟在何处飘荡?(借美景追思古人,暗含向往隐逸、逍遥之意)
伍光宇卜室白沙为读书之所
其一
原文
君此卜居君亦足,空村无人山多木。
参差芭蕉丽晨旭,新叶新心逓相续。
译文
你在此地定居,也该知足了,这里空寂的村落少有人烟,四周山林郁郁葱葱。高低错落的芭蕉在晨光中闪耀,新叶与新芽不断生长,生机勃勃。(描绘伍光宇读书之所的清幽与自然之美,暗含对其隐居读书生活的赞赏)
其二
原文
竞晨登登闻隔竹,东邻老人事幽卜。
甆瓯瓦盆不供俗,我不到门此翁独。
译文
清晨,隔着竹林传来阵阵捣物声,原来是东边的老人在专心占卜。他用陶碗瓦盆,远离世俗。我若不登门拜访,他便独自享受这份宁静。(通过邻居老人的日常细节,烘托此地远离尘嚣、古朴悠然的氛围)
答段锦衣惠药
原文
药来诗往共谁忙,野老无金与段郎。
泉石旌旗俱在眼,不应泉石独膏肓。
译文
你赠我良药,我回赠诗篇,这份情谊何必计较谁更忙碌?我这山野老人没有钱财酬谢段郎。山水美景与你的旌旗(代指官职)都在眼前,山水不会独自困于“膏肓”之境(暗喻你既有官职也应享受自然)。(以幽默口吻回应赠药,劝对方平衡仕途与闲适生活)
闻揽山近有车马之迹因赠缉熙并寄竹斋丈
原文
白日传呼搅翠崖,谁家玉树碧云埋?
只疑冬酒开松径,定有山灵怨竹斋。
译文
白天车马喧嚣声惊扰了青翠的山崖,不知是哪家显贵的身影隐入碧云之中?我猜或许是为了冬酒而踏开松间小路,但山中神灵一定会埋怨竹斋(友人)让清静之地变得喧闹。(借山中车马之迹,调侃友人打破山林宁静,暗含对清幽生活的眷恋)
偶成
原文
墙角经春卧短笻,千秋塔骨不如公。
科头坐转茅檐日,闲看蛛丝荡午风。
译文
墙角的短竹杖经过一春的闲置,历经千秋的塔骨也比不上它自在。我光着头坐在屋檐下,看日影移动,悠闲地望着蛛丝在午风中飘荡。(以竹杖、日影、蛛丝等意象,展现随性、慵懒的生活状态,表达超然物外的心境)
夜坐与童子方祥庆话别偶成
原文
晚饭跏趺竹几安,秋吟涕泪阁灯残。
一诗可送方童子,千炼不如庄定山。
译文
晚饭后盘腿坐在竹几旁,秋夜吟诗时泪水洒落在将熄的灯盏旁。一首诗足以送别童子方祥庆,但再多的锤炼也比不上庄定山(人名)的境界。(描绘夜话别情的伤感,以诗赠别,并借庄定山点明对深厚学识的推崇)
往潮连人事
原文
独速蓑衣舞我航,数家烟树隔迷茫。
不将起倒供人事,祗为看花也未忙。
译文
我披着蓑衣,在小船上迎风舞动,远处几户人家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若隐若现,一片迷茫之景。我不愿为世间纷扰之事奔波起伏,就算只是为了赏花而来,也不算匆忙虚度。(描绘前往潮连途中的景致,展现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赏花的闲适心境 )
柳渡月下承苕溪翁约赏中秋月于潮连
原文
年颜欲比苕溪老,酒盏同挥夜月圆。
来共主人秋半醉,更回杨栁渡头船。
译文
我的年岁容颜快要赶上苕溪翁那般苍老,与他一同举杯,在月圆之夜畅饮。和主人一起在中秋之夜喝得酩酊大醉,之后再乘着船,返回那柳树掩映的渡口。(通过饮酒赏月、醉后归舟,展现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惬意 )
次韵张叔亨侍御见寄
原文
酒舫当年兴未涯,清宵人语白鸥沙。
如今纵有相思梦,不到长安御史家。
译文
当年在酒船上游玩,兴致无穷无尽,深夜里,人们的谈笑声回荡在白鸥栖息的沙滩边。如今,纵然我满怀思念,连梦中也难以抵达你身处长安的御史府邸。(回忆往昔与友人同游的欢乐,对比当下相隔遥远、难以相见的遗憾 )
看柳
原文
浅塘低竹小坭村,黄土墙扃白板门。
望见西头杨栁树,行人都讶是桃源。
译文
这里有浅浅的池塘、低矮的竹林,坐落着小小的泥村,黄土砌成的围墙,紧闭着白色的木门。远远望见村西头的柳树,路过的行人都惊讶地以为这里是世外桃源。(通过描写乡村质朴景色与柳树的点缀,展现出宛如桃源仙境般的静谧美好 )
杂兴
其一
原文
曲肱深闭倚山阁,照眼不堪临路花。
一身老去何须出,两脚朝来只欲麻。
译文
我弯曲着手臂,独自倚在山间阁楼中,闭门不出,那些路边艳丽的花朵实在不忍心看。我已年老,何必再出门奔波?清晨起来,只觉得双脚麻木,只想静处休憩。(抒发年老倦怠、不愿涉足尘世、渴望宁静的心情 )
其二
原文
倚槛纔看一两花,不堪终日雨斜斜。
先生已结僧趺坐,还与人间管岁华。
译文
我倚着栏杆,刚看了一两朵花,便遇到整日不停的斜雨。我像僧人一样盘腿而坐,却仍无法摆脱对世间岁月流逝的牵挂。(借风雨、静坐场景,表达虽想超脱却仍心系尘世的矛盾心境 )
其三
原文
白日几时生羽翼,金丹负我不神仙。
东家茗碗频分啜,两腋清风也可怜。
译文
什么时候才能生出羽翼,白日飞升?追求金丹成仙的愿望落空,我终究没能成为神仙。好在邻家常常送来香茗,品茶后两腋生风,这份闲适也算难得可贵了。(感慨求仙无果,转而以品茶之乐自我宽慰,展现豁达心态 )
溪桥晚立示诸郎
原文
溪边明月扫不去,竹下清风时一呼。
天与乃公供打睡,莫安桥板引樵渔。
译文:溪边的明月洒落满地清辉,怎么也扫不走;竹丛下清风不时吹拂,令人心旷神怡。上天赐我如此静谧之地安睡休憩,就别再安装桥板,免得引来樵夫渔人,打破这份宁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溪边月夜的清幽,叮嘱晚辈保持环境的静谧,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
斋大父忌作旧居在道娘坟东
原文
道娘坟西近官路,朝朝暮暮行人多。
世事百年浑不省,满堂宾客竹枝歌。
译文:道娘坟西边临近官路,每日往来行人络绎不绝。百年间世事变迁,让人难以尽知;但此刻满堂宾客相聚,唱起竹枝歌谣,倒也忘却了尘世纷扰。(借旧居周边的热闹与世事无常对比,以宴饮欢歌消解对先人的追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赠钓伴
原文
短短蒌蒿浅浅湾,夕阳倒影对南山。
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
译文:浅浅的河湾边长着短短的蒌蒿,夕阳的倒影映在水面,与南山遥遥相对。大船划桨高歌而去,小艇捕得鱼儿后,渔者吹着笛子悠然归来。(勾勒出一幅渔村夕照图,通过大小船只不同的归航姿态,展现渔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得陈德雍书年九十余矣犹有愿学之志
原文
越客初披手翰新,天涯暮雨欲沾巾。
可怜一片长江水,日夜东流不待人。
译文:刚刚收到远方陈德雍的来信,字迹新鲜如初。暮色中,天涯雨落,我不禁泪湿衣襟。可惜那滔滔长江水,日夜向东奔流,从不为谁停留,正如时光无情,而友人九十高龄仍心怀求知之志,更显珍贵与感慨 。(以读信时的风雨场景渲染愁绪,借江水东流感叹时光飞逝,赞颂友人老而好学的精神 )
望顶湖山
原文
客子正歌山鬼句,篙师欲进顶湖船。
遥看落日苍梧外,独立横槎古寨边。
译文:旅人正吟诵着《山鬼》的诗句,船夫准备驾船前往顶湖。远远望见苍梧山外落日西沉,我独自站在古寨边的木筏上,眺望这壮阔景色。(描绘旅途中的诗意瞬间,将楚辞意象与湖山落日融合,营造出苍茫悠远的意境 )
夜过三洲岩读濂溪题名示诸生
原文
山容寂寞红叶老,江月照耀青天高。
题名夜半寻周子,秉炬相随爱尔曹。
译文:山峦寂寥,红叶凋零,秋意渐浓;江上明月高悬,映照苍穹。夜半时分,我带着学生们举着火把,在三洲岩寻找周敦颐(濂溪)的题刻,欣慰于他们相伴求知的热忱 。(以秋夜山水烘托静谧氛围,通过寻访古人遗迹,传递对先贤的敬仰与对学子的期许 )
歇马大径山
原文
数家烟火隔林塘,一树寒花晚自香。
黄叶塜头聊歇马,鹧鸪声里近斜阳。
译文:隔着树林和池塘,能望见几户人家升起袅袅炊烟;一株寒花在暮色中独自散发着清香。我在满是黄叶的坟冢旁暂且停下马匹歇息,耳边传来鹧鸪的啼叫,此时,夕阳也渐渐西沉。(描绘大径山傍晚的清幽与寂寥,通过烟火、寒花、黄叶、鹧鸪、斜阳等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暗含旅途的孤寂之感)
华盖仙踪为谢布政作时谢已物故
原文
华盖山头云起时,群仙云里谢弹棋。
谢公不用登山屐,借得千秋一鹤归。
译文:华盖山头云雾升腾之际,仿佛能看到群仙在云端悠闲地下棋。谢布政如今已无需再穿登山鞋跋涉,他好似乘着仙鹤,羽化仙去,归于永恒。(以浪漫笔触想象谢布政离世如仙人归隐,将死亡与仙境结合,既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又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意境,充满奇幻色彩)
东轩独坐
原文
桃花寂寞梨花开,山中薄酒三五杯。
村西有客可人意,风雨今朝期不来。
译文:桃花与梨花各自寂寞地绽放,我在山中自斟自饮,不过几杯淡酒。村西那位令人欣赏的友人,原本约好今日相见,却因风雨阻隔未能赴约。(以花开花落衬孤独,饮酒待友却盼而不至,将自然景色与生活小事结合,细腻展现闲适生活中的淡淡怅惘)
虎夜出
原文
虎头缒渊雨即止,山中白额还遭打。
今年雨足汝不知,稍出人间食牛马。
译文:只要将虎头吊入深渊,大雨就会停歇;山中的老虎(白额虎)终究会被人猎杀。老虎啊,你不知今年雨水丰足,草木茂盛,若你敢轻易下山,就会抢夺百姓的牛马为食,落得被人驱赶捕杀的下场。(以诙谐口吻告诫老虎勿扰人间,借老虎夜出暗喻世间恃强凌弱的现象,充满生活智慧与警世意味)
次韵赵提学见寄
原文
蒿莱封径不腰镰,长夏山斋睡正甜。
风送歌声满天地,惊回残梦雨廉纎。
译文:杂草丛生,封住了小路,我也懒得弯腰去割;夏日悠长,在山中书斋里酣睡正香。忽然,随风飘来的歌声响彻天地,将我从美梦中惊醒,此时,细密的小雨也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描绘山居生活的慵懒闲适,以歌声与细雨打破静谧,生动展现自然与生活场景的微妙变化,流露悠然自得的心境)
老大行藏敢不疑
原文
老大行藏敢不疑,晓川红日睡醒时。
昨宵共对崖山雨,如此乾坤那得知。
译文:人到老年,对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与处世之道,怎能不心生疑虑?清晨醒来,只见红日映照河面。昨夜与友人一同面对崖山的风雨,这苍茫天地间的诸多奥秘,又有谁能真正参透?(诗中借老年的困惑、清晨的景象与雨夜的感悟,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考,暗含岁月沧桑与对未知的慨叹)
古有所思
原文
采采红芳日欲斜,盈盈珠泪落天涯。
东风忽搅篱前树,恼乱春愁只为花。
译文:夕阳西斜,我采摘着鲜艳的花朵,思乡的泪水如珍珠般簌簌落下。忽然间,东风吹乱了篱前的树木,这恼人的春愁,皆因眼前飘零的落花而起。(以暮色采芳、落泪天涯开篇,借东风搅树、落花添愁,细腻描绘春日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充满古典婉约韵味)
卜日修外海赤泥岭祖墓值雨
原文
冬雨坟头蒿已生,年年披草祭清明。
晚风落携鉏艇,又听〈车勾〉辀隔水声。
译文:冬雨绵绵,祖墓坟头的蒿草已悄然生长,每年清明时节,我都会来此拨开杂草祭扫。傍晚时分,晚风将载着锄头的小船吹落水面,此时,又听到隔水传来车轮滚动的声响。(诗中围绕修缮祖墓遇雨的场景,通过冬雨、蒿草、携锄小艇、隔水车声等意象,展现对先祖的追思与祭扫时的怅惘之情,透着淡淡的哀伤)
与景星夜坐
原文
拨闷无人致酒瓶,哦诗灯下一郎清。
夜深笑拍胡床语,忽乱阶前落叶声。
译文:心中烦闷,却无人送来美酒解愁,我只好在灯下吟诗,身旁只有景星相伴。夜深时,我们笑着拍打着胡床交谈,忽然,阶前落叶簌簌作响,打乱了这份静谧。(描绘与友人景星夜坐的场景,从无人送酒的烦闷到灯下吟诗、笑谈,再到被落叶声打破宁静,生动展现友人相聚时的闲适与生活情趣)
西樵山下感旧
其一
原文
西风吹老锦岩春,遗迹荒凉此水滨。
云气不遮西望眼,青山刚对独归人。
译文:西风吹散了锦岩的春色,让它显得格外苍老,水边的旧迹荒芜凄凉。云雾没能遮挡住我向西凝望的目光,唯有青山默默面对着我这个独自归来的人。(借西风、荒迹、青山等意象,描绘西樵山的萧瑟,抒发旧地重游的孤独与怅惘 )
其二
原文
西樵山前暝鹤归,缟衣双拂锦屏飞。
凄凉夜半孤舟客,一听遗音泪满衣。
译文:暮色中,仙鹤飞回西樵山前,洁白的身影掠过如锦画般的山峦。夜半时分,孤舟上的旅人心中凄凉,听到仙鹤的鸣叫,不禁泪湿衣衫。(以暝鹤、孤舟、遗音勾勒出孤寂清冷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漂泊的哀愁与对过往的追忆 )
其三
原文
德孚先生留此眠,南山挥手白沙船。(伍光宇号小南山)
江山此日三人别,谁道人生无百年。
译文:德孚先生长眠于此,当年与伍光宇(小南山)在白沙渡口挥手告别。如今面对江山,回想三人分别的场景,谁说人生不能长久相伴呢?(通过回忆故人离别与生死相隔,感叹人生无常,寄托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
示建旌节亭役者
原文
照耀乾坤功不小,此风此日更须扶。
泮宫畚土皆民力,不共城郎一例书。
译文:建造旌节亭的功绩足以照耀天地,这种弘扬正气的风尚在当下更需要扶持。修建学宫(泮宫)的每一份劳作都来自百姓,不应与那些建造城墙的劳役等同记录。(强调建亭意义重大,呼吁重视弘扬正气,体恤民力 )
次韵赵提学留别白沙
原文
列炬溪边树影斜,隔花遥迓使君车。
酒杯欲别微风起,吹动馨香下柳沙。
译文:溪边排列的火把将树影映照得歪斜摇曳,隔着花丛远远迎接赵提学的车马。临别举杯时,微风拂来,带着花香飘落在柳岸沙滩上。(描绘送别场景,以火炬、花影、微风、花香烘托惜别氛围,细腻温婉 )
蕉丽望罗浮
原文
翠锦为山白锦云,画工传影不传神。
今朝蕉丽江头望,魂爽何由得傍身。
译文:罗浮山如翠绿的锦缎,白云似洁白的绸缎,但画师只能描绘其形,难绘其神韵。今日在蕉丽江边遥望罗浮山,却无法亲身领略它的壮美,心中不免遗憾。(以锦缎喻山水,感叹自然之美难以描摹,抒发对罗浮山的向往与可望不可即的惆怅 )
黄连滘即事
原文
青草桥边船未归,曲川微雨暗荆扉。
江村尽日无来往,夫在东皋妇给炊。
译文:青草桥边,船只尚未归来,弯曲的河川笼罩在细雨中,昏暗了柴门。江村里整日无人往来,丈夫在东边的田地里劳作,妻子在家中操持做饭。(勾勒出江村宁静、质朴的生活图景,以细雨、静村、农作展现乡村生活的平淡与安然 )
上帆
原文
蜻蜓翅短不能飞,欵欵随风堕客衣。
此是天人相合处,蒲帆高挂北风归。
译文:蜻蜓翅膀短小,难以逆风飞翔,只能缓缓随风坠落在旅人衣衫上。这一幕恰似人与自然和谐共鸣之景,此时扬起蒲草织就的船帆,乘着北风向归途进发。(借蜻蜓随风飘落的自然现象,感悟天人合一的意境,以扬帆归航展现顺应自然的豁达)
初晴
原文
初晴楼上燕飞飞,楼下歌人白苎衣。
一曲未终花落去,满林啼鸟送春归。
译文:雨过初晴,楼上燕子轻快飞舞,楼下歌女身着白苎衣衫婉转歌唱。然而一曲尚未唱完,花瓣已纷纷飘落,林间百鸟啼鸣,仿佛在送别即将消逝的春天。(通过燕飞、歌起、花落、鸟啼的场景转换,细腻描绘春景由盛转衰的瞬间,暗含时光易逝的淡淡哀愁)
落花
原文
落花半落流水香,鸣鸠互鸣春日长。
美人别我隔江浦,欲来不来空断肠。
译文:落花飘零,半数坠入流水,染得江水馥郁芬芳;斑鸠相互和鸣,更显春日悠长。可我思念的美人却远隔江岸,盼她到来却迟迟未至,徒留我望穿秋水,肝肠寸断。(以落花流水、鸠鸣春长的美景反衬相思之苦,将自然风物与离愁别绪交织,情韵悠长)
清晓
原文
清晓有人来欵扉,风吹衫袖白披披。
昨宵雨打山窗破,莫怪先生下榻迟。
译文:清晨有人轻轻敲门来访,晨风扬起他白色衣衫的袖口。只因昨夜风雨打破了山窗,修缮整理费了些时间,还请不要怪罪我起身相迎迟缓。(以日常琐事入诗,通过风雨破窗、晨起待客的细节,展现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质朴)
对酒
原文
半开半谢花相催,江水东流不复回。
扶杖江头看花树,不知笑向酒家来。
译文:花朵半开半谢,仿佛在催促时光流逝;江水滔滔东去,一去不返。我拄着拐杖来到江边观赏花树,不知不觉间,竟笑着走向了附近的酒家。(借花开花谢、江水东流感叹岁月匆匆,以杖藜寻酒的洒脱之举,消解对时光的怅惘)
喜生侄
原文
两翁筋力少翁衰,竹杖先堪付若儿。
只恐暮年诗更逸,出门须背锦囊随。
译文:与我同辈的老者中,我的体力愈发衰弱,这竹杖怕是要早早传给侄儿了。只担心我晚年诗兴更盛,出门寻诗时,还得让他背着锦囊,随时记录灵感。(以幽默口吻感慨年老体衰,又满怀期许地想象与晚辈传承诗韵的场景,充满生活情趣)
新设纸帐轩中
原文
如云白纸罩方床,翠簟眠穿我固当。
世到葛天终不远,先生枕外即羲皇。
译文:洁白如云的纸帐笼罩着方床,即便把翠绿竹席睡破也是心甘情愿。如此闲适的生活,离上古葛天氏的淳朴时代也不远了,我头枕之处,仿佛就是伏羲氏治下的太平盛世。(以纸帐、翠簟营造简朴清幽的居住环境,借葛天、羲皇典故,表达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