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只有做过才能知道结果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乌龟型,想得天花乱坠,却拿不出实际行动;

一种猎豹型,一有想法,立即就去落地执行。

很多人总是晚上想了千条路,早上起来却依旧走了原路。

摆脱内耗,缩短执行间隙的三条建议:

1. 拆解目标,从外向内剥洋葱。

《圆桌派》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很认同: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你脚踩到那个具体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焦虑了。”

当你学会把终极目标看作是洋葱芯,外面一层层的结构就是我们需要达成的小目标。

从外向内剥洋葱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实现终极目标的过程。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把计划具体化,把它设定成多个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的小目标。

循序渐进,持续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活出高质量的人生。


2. 倒数五秒钟,然后说干就干。

习惯性内耗的人,缺的是一股说干就干的勇气。

一边担心未来还没发生的事,一边又浪费着宝贵的当下,心态很容易垮掉。

不妨给自己五秒钟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

时间一到,就果断行动,你才能得偿所愿。


3. 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完美主义,杀死效率》中有句话:

“你要特别警惕完美主义,因为那很可能让你陷入一种低层次的自我内耗。”

很多时候,人要是一味追求完美,到最后会发现自己依然站在原地打转。

想干一件事,你可以非常粗糙地去干,忘掉一些得失地去干。

至于干得好不好,那是你做完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永远不要把时间留给焦虑。

莽撞地开始,糊弄地完成,总好过因追求完美而迟迟不动手。


全球知名导师奥南朵一直在践行一句话:

“我就是去做,不担心结果。如果不成功,我就接受结果。”

很多事情能不能成,只有做过才能知道结果。

凡事先干起来,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内耗就追不上你前行的脚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