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三

第三天P9~10

虞博涵爸爸:

1、女孩要美但不唯美,男孩应该激发他们的力量

2、好的教育即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

3、美、良知和生活是施泰纳给出的青春期坐标,我们的教育必须深刻的进入孩子的生命存在。


每7年一个阶段,14岁开始进入星辰身的发展,孩子个性越加鲜明,情绪越来越强烈,孩子越来越成为“他自己。” 心智又不能像外表显示的那样成熟,批判精神越加严重,所以青春期的教育如果成人没有理解青少年在处于什么样的变化,教育就难上加难。(就算知道也不容易)

杨倩如老师:

女孩爱美但不唯美,男孩要

激发他们的力量。我们的教育理念不倡导性别区别化对待,男生也做编织、烹饪,女生也做木工。女生过早有性别意识会给自己人为的藩篱。

今天讲开元盛世,看到男扮女装的虢国夫人骑马春游的画,再次体验了唐朝的开放,这也是唐朝成为了不起的盛世最主要原因。还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欣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穿越时空的相遇,极大地拓宽孩子的心境......


张文濡爸爸:

“美”、“良知”、“生活”,施泰纳给出的青春期坐标清晰而明确,但实践起来却亦是困难重重。

首先,父母和老师们需要先扪心自问:我们在“美、良知和生活”方面做得如何?如果做得不够好,我们该以怎样的身份和方式介入到孩子们青春期的教育中去呢?

其次,“美、良知、生活”,这样的词或是概念看似具体,实则抽象,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操作呢?

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在探寻“美、良知和生活”的道路上心怀谦卑与期待,与孩子们一道,共同学习,不断进步。

ps:我觉得我们可以对“美、良知、生活”发表一下各自的认识。简单吗?我看未必!如果我们在这几个问题上都说不清楚,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微笑]

我认为,真、善、美,以及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很庆幸自己在青春期时能够与书籍(尤其是名著)为伴,当我被《基督山伯爵》和《平凡的世界》深深震撼时,不知不觉中,年少的心中已种下了“真善美以及爱”的种子,如今回望曾经,不得不说,那时所播下的种子,所形成的“三观”,对于身处“俗世”的我,依然坚定的保留初心,坚守原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和孩子们一样,对于很多事情没有答案,那么不妨在名著中寻找吧!那些穿越时空的故事与智慧,构建了人类文明最基础的底色。


田弘毅妈妈:

施泰纳博士对青春期的智慧

【*星辰身的完全发展对青春期孩子的影响

    *星辰身对“吾”的交互作用

    *男孩女孩的不同

    *女孩需要的是英雄这个人,男孩需要的是英雄的精神品质

    *女孩直觉很多,更加需要后知后觉的教育;男孩常常慢半拍,更加需要先知先觉的教育

      *女孩的吾容易受星辰身影响,男孩却不容易

      *女孩要美,男孩要有力量】

要破青春期教育的难题,必须借鉴先人的智慧。

“美”、“良知”与“生活”是施泰纳给出的青春期坐标,“我们的教育必须深刻地进入孩子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的前提。

保持疑问与好奇,在后面的读书中寻找答案。


颜智霖妈妈:

从一个天真纯净的小孩子慢慢长大,从烂漫无邪的赤子之心慢慢长大到怨恨恼怒烦一个不少。我们这个物质身的生长发育是怎么影响内在的心灵世界?或者是心灵的成长是怎么影响物质的身体?什么样的课程帮助孩子们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不探索不了解生命的规律,就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教育。[玫瑰]


虞博涵妈妈:

1、女孩需要的是英雄这个人,男孩需要的是英雄的精神品质,女孩需要的更多厄毗米修斯式的,后知后觉的教育,男孩需要更多的是普罗米修斯式的先知先觉的教育。因为女孩的直觉已经很多,男孩常常似乎慢半拍。女孩的吾容易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男孩却不容易;女孩要美但不唯美,男孩应当激发他们的力量。

2、美、良知、生活是施泰纳给出的青春期坐标

3、这个序原来是李泽武写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