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园丁身份得到挑战
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人生导师。
对着屏幕传播知识真的很难为情,这对一个终身躬耕于三尺讲台的老师来说,真的很伤心。
之前有一个高三老师因为见不到自己的学生,并且太过担心高三学生的复习情况而哭泣。
园丁培养树木都是从播种开始,除草,施肥循环交织。
而直播就好像飞机大范围播种一样,只有当出现大面积存在杂草或者树木干枯发黄,才去做大范围处理。
而对于个别人存在的问题就不会太注意到,毕竟一波弹幕刷过去,学生和老师都懵。
02 操作存在困难
除了一些发展不充分的地方,大部分地方上课方式都是电子屏+重点内容有板书。
这点在大学尤为明显,看课程投影可以不认真,但是一旦老师开始手写就必须要注意了。
突然之间变成直播上课,问题就接踵而来,不是忘开屏幕了,就是给自己静音了,讲着讲着突然应用崩溃了,为了防止被封直播间,生物学精子卵子变成雄雌配子了……。
真的是一言难尽。
03 网络限制
直播是一个交互工具,老师讲课,学生听课都离不开网络。
一旦网络出现问题就会垮台,而有的家庭没有宽带,并且受疫情影响装宽带不方便。
上课的时候经常有学生登入退出在登入,在听到重点内容时突然卡顿,找网络成了全村运动等问题。(ps:昨天和妹妹撞课了,同时联网就卡爆了,这节课很艰难,总怕卡在点名上。)
虽然学校对于网络条件不充分的学生另有安排,但是却也只是掩耳盗铃,直播课程已经智慧的凝聚,并且效率也不是很理想,更何况是备选方案。
04 自主性太强
如果你不看他的手机,你完全不知道他听课内容,是知识点还是吃播。
对于签到,一般情况下,就是直接课前签到。
如果随机签到,就建一个群,有签到马上脱离潜水。
05 反向大突击
直播课程存在很多缺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只有科技和精神娱乐活动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
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老师来说,在各种直播的熏陶下,通过网络授课可谓是得心应手。
通过直播上课也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愉悦度。
这一次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授课对新型授课方式的探索,只不过这种机会我们真的不想要。
衷心感谢坚守一线的天使们,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恢复上课。
06 个人小想法
从长期来说,对于第二,三个问题,只要熟练并且升级网络和提高网络普及率就OK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就需要适应身份的变化,通过提高考察频率来压制可能出现的不好苗头。
对于第四个问题,可以安装一个识别软件,类似于考驾照科目一那种,上课期间必须使学生处于摄像范围内,否则签到失败。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小不同,类比语言记忆类课程,直播上课对算术课和艺术类课程限制颇多,这种课程友好度的问题就需要多种教学应用相辅相成,但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