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心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用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挠了。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功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
又曰:“告子病源,从性无善无不善上见来。性无善无不善,虽如此说,亦无大差。但告子执定看了,便有个无善无不善的性在内。友善有恶,又在物感上看,便有个物在外;却做两边看了,便会差。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告子见一个性在内,见一个物在外,便见他于性有 未透彻处。”
同样是不动心,因下手功夫不同,效果各异。产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根本原因在于,认识的偏差,告子是性与物分心之内外,孟子认为二者是统一的。
人心的灵明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这个问题如果现在来问,绝对要被老师批为脑残。然而先生却郑重的回答,帮问者弄清楚一个大问题,即一个人与世界万物关系的问题。“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 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认识天地万物,关键,诀窍在于你是否开窍。开窍了,天地万物为你所识,所用,所通。
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花世界,你无缘结识时,与你何干?你是真的了解,认识吗?知也只是未知。只有你接触了,明了了,才是真知。
厚薄
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师、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乃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
《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条理,便谓之信。”
无体
又曰:“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夭寿不二
先生曰:“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看透识破,一般人不容易,即便是经历过生死的人。但是,经过过生死的人,更容易看破生死,体味人生。没有经历过生死而能看透生死的,很少的得到成圣的人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