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句话说,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感情也有价码吗?
几年前,有位好友问我借钱,开口就是我存款的一半,用于业务救急(我的钱都去哪儿了……)。我颇犹豫,估摸着这个钱还起来不容易,可是毕竟是亲近过的朋友,真有很多感情啊!这个时候,我做的事情是,计算的是我愿意“送”对方多少钱,当然友谊就不用再续了。这里的愿意,说白了就是感情。
假设借方不还或者严重拖延到需要提醒的前提下,感情里面是没有对未来的信任的,谈的只是过去,而且只是自己单方面在和朋友友谊过程中的收益。这个收益用粗糙的公式来表达,就是回报减去投入。
假设借方会还但是会有一定的拖延,影响自己的一些规划的话,感情里面会有一定的对于朋友未来信用的信任。这个时候感情这个信任系数(0~1)之间将作为一个乘因子影响。感情就不是直接等于收益换算的价值,更多也是一种感情系数乘因子(0~1)之间,不过这个因子我觉得决定于感情排序,排序靠前的话这个因子就大,排序靠后因子就小。因为用于出借朋友的这笔钱本身也可以借给别人,或者再怎么说也可以吃利息的。感情都是真感情,只是本身不兑换成货币,而是排序换成了货币。有点像现在的高考,招生是先看排名再切分数线。这两个系数去乘的对象,注意了并不是你想借多少,而是出借方有多少闲钱。
假设借方会准时还,并且不影响自己的规划的话,可能重点在于用于什么事情吧!事情本身的重要性成了一个因子(0~1)。这个重要性并不脱离“过去的感情”,人生大事和紧急事件看上去是大事,但是如果不能产生出借方感情上的重要,也似乎力不从心。另外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会增加一个倍乘项(1~无穷大),这个倍乘项主要是投资回报率。这里的投资回报率主要是指“未来的感情收益”/承担出借风险和微小损失。
所有的这些没有考虑机会成本,似乎就更复杂了。超级不差钱的情况下,可能以上都不产生影响,当时的心情和借钱的情景什么的成为关键。不过总的来看,决定到底选择哪种假设成立的前置条件是朋友过去的信用值,如果简单的用高中低来区分,就分别对应准时还、延迟还、不还。管好自己的闲钱,珍惜自己的信用,好好经营朋友关系:)
朋友夕媛姐帮我补充了好处:假设借方不还的情况下借出去了,就当感情测试,没还,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这个价码都不值,朋友不交也罢;还了,未来多了个好朋友。很棒的试金石。没还的情况下没有去索要,是君子,索要了,那叫做突破自我:)
篇二:有句话说,给多少钱干多少事。行的通吗?
我一天都没在企业里面待过,也没正经八百的做过销售,似乎工作中关于钱和事的关系就厘不太清楚。夕媛姐满心欢喜的跟我商量事情,我也满心欢喜的应承下来,我太满心欢喜了,说这个事你不给我钱我也做。吃饭的时候,夕媛姐找个时机笑着跟我说:“你跟我说不给钱做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事做不成了。”我认真地应答,“我真挺喜欢这事的,为啥?”她说:“你有那么多有钱的事,别说没钱了,就是钱少了,这事情的优先级得排在多后面啊!等等这事情就给等死了。你做的其他事情都是你喜欢的好不好……”撇开好玩和钱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不谈,只看钱和事情。
我干的事,值多少钱?如果是将我退回到年前在机构里面打工的角色,从我的角度,事情的价值是给机构带来的利益,估值偏高。从机构的角度,很简单就是工资多少,事情就值多少,估值偏低。如果从打工的角色出来,似乎也分很多种。一种是廉价分包商或者兼职,仅仅是时间自由和责任有限的情况下的话,似乎就是算这个活如果全职干的成本(注意,其实这里不仅仅是工资,吃了几次亏之后,我才意识到还应该包括机构的管理成本),然后乘以卓越系数,也就是我和全职相比优劣商值。当然这个结果,我就会严格控制自己在上面投入的时间,不然就把自己做成了更廉价的分包商或者兼职,哭。另一种是合作方,市场化收费,影响价格的有专业度、产出要求、时间投入、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但是大致都有不少比例参照的,并且建立在市场竞争力情况下。信任度和隐性成本对最后的价格也有很关键的作用。最后还有一种是长期合作伙伴,在交易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业务,如果现在做的是亏本业务,必须要有高利润业务否则活不下来,总之就是利益平衡。
听着好残忍,一个好端端的夜晚都被用来谈钱了,下面是美好点的东西。另一个故事,我很喜欢一个朋友的项目,花很多时间。朋友跟我说,让我拟定个协议,我推脱,朋友急了,不行,我要把你作为利益共同体。想着要超越这些,想来想去,就是绑定足够多或者足够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了。这个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协议商定的比例是固定的,但是变的是心态、时间、经验值以及最大的机会成本。这个时候,嘿嘿,磨人的时候又来了。写到这里觉得打工其实好处蛮多的……至少是一锤子买卖,至少短期内如此。
单个人在每个角色里面的变动也是很有趣的。从自己的角度觉得应该时间越来越值钱,从对方的角度应该越摊越薄(有点像2件打8折或者是满减)。他们是不可调和的吗?似乎也不是,主要是靠着成长、成就感和潜在机会来调和吧,而这些其实就是感情,绕不过去。朋友跟我说不好意思给人家开那么低的工资的时候,就不考勤,减少工作时间(其实事情没少),增多感情维护特别心焦的是得提防着对方要走。朋友说,算来算去还不如给钱,给钱的综合成本最低,哈哈,问题最后变成了怎么开出高工资,从自己的上游那里争取更多的钱。这个循环就是所谓的,穷则思变吗?
篇三:财商教育砸抹
我曾经面对着300多个家长,侃侃而谈财商教育越早越好,3岁就可以开始了。下面坐着的一帮家长就听我描绘财富少年们的未来图景,很认真,我也会得意的给他们一剂现实版强心针:,什么幼儿园管不好3块钱,小学就管不好30块,中学管不好300块,大学就管不好3000块,毕业之后不月光都难。这种方式绝大多数的家长都爱听,其中有不少也尊称我为老师,是那种正宗的,其中不乏在大公司做财务总监,课后交流着就成了朋友。
今天朋友很认真在微信上来跟我说,教育出成效啦!她家5岁的女儿对零花钱有感觉啦!然后把她做的10项可以获得零花钱的好行为跟我分享,请我指导一下。我觉得挺好。朋友继续介绍她女儿今年收到压岁钱特别兴奋,一遍一遍的数,数的都很正确,而且打算帮助他把钱存起来,每个月给她利息,这样帮助女儿理解利息。5岁的孩子,不知道利息应该没事吧!为了不误朋友子弟,我认真的分享了下我家的案例。
在百特之前,我对钱的概念非常弱,也没啥钱。观念弱导致没钱,没钱也导致观念弱。百特的财商破了我这个环,虽然没有从此就变成白富美,却可以更加自信的走在奔向理想生活的路上。钱,不是绊脚石,不是妖魔鬼怪,不是诱饵,甚至不再是数字等等。钱,是信心,是希望,是工具,是感情,是机会,当然他还是个尺等等。我想表达的是,我会用正向的客观的全面的角度去看钱。
百特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我女儿暂时不用教传统意义上的财商(储蓄,消费,投资的知识、操作方法等等)。那些百特教着却不那么被理解的像憧憬(制定目标)、积累(制定计划)、实现(自我管理)倒是很重要。不过这个似乎更考验的不是孩子更多是家长,而且看上去前提是在事情的重要性上面先达成共识,后面的工具方法才有用。
很诚恳的说,我孩子今年的压岁钱都被我上缴充公了,我很诚恳的告诉了朋友。朋友说,你怎么这样,听说很多人回忆起来都很反感自己小时候父母这么做,而且孩子用姥姥给的钱买糖果,吃的时候很念姥姥的好。我当时有惭愧又有点遗憾来着,错过了宝贵的教育机会,又得等一年了,我家孩子又晚了人家一步。现在想想,其实也不是这么回事。
钱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割裂了生活谈财商是有点搞笑;同样如果割裂了单个家庭的生活背景,谈家庭的财商教育也不够严肃。不痛不改变。不痛改变起来见效慢,疗效弱。如果仅仅抱着养生的态度来搞财商教育,性子急的如我是很难选择的。孩子急着要学,我没急这个也不行,得同步好像才行。然后我们家的孩子现在最痛的地方是哪里?这里用哪个方子好?财商是否可以作为一剂引子?可能我们思考的角度更多是这样。这些前提是对财的理解范畴更广,包括了时间、机会、资产、才能、稀缺性,这几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时间很多、才能很高却没有稀缺性似乎财富估值也上不去。真是一团乱帐,清楚的是人们削尖脑袋争取财富的做法了。
有个朋友讲的例子很有趣,一个500强的高管是如何给女儿选择特长的。完全不考虑那些城市里拎出来10个女孩子5个女孩子在学的钢琴,那玩意竞争对手太多,要付出多少才能弹出花来。第一步选择的是学的少的,找到这个就是看哪个贵,需要依赖稀缺资源,这样选择了少儿女子高尔夫。果然,小小年纪斩获各类大奖,甚至走出国门参赛。一出国发现在孩子的发展进阶到国际平台,要想继续出彩,学个高尔夫已经不够了。高尔夫是垫脚石,单靠这个拼不过,得考虑其他国家的孩子不学什么,而且相对于其他国家孩子来说是稀缺资源。京剧,中国国粹,轻松出位。出位之后还不够,让人家看到你是第一步,还得让人家深入的了解你,可以沟通的东西,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便宜的,但是老外熟悉的,运动最好,冰球胜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