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一种习惯

(图) 1936 Marie-Thrse Walter au chapeau

公司里某个下午,会计问一名销售员关于快递费的事,同一问题问到第三遍时,会计情绪明显波动并说“跟其他同事沟通一遍的事,和你说了三遍都不明白,真是无语”,说完转身离开,留下销售员尴尬地怔在原地。紧接着,我问这名销售员另外一件事情,她马上生气的回复“不要催我,我自己会去做的”。结果,快递费和另一件事在情绪过激下暂时搁置了,是为典型的在情绪面前败下阵来。

细想之下,情绪过激导致的无效行为每天都在发生,比如,孩子在嬉闹时碰巧自己情绪不佳,此时容易呵斥孩子同时令情绪更糟;开车时遇到加塞很容易骂脏话;遇到衣衫褴褛的行人自动升起厌恶感;甚至亲人间的关切都被当做泛滥而引发自己恶毒的回应。情绪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后,人们几乎都成为情绪的奴隶,忘记相互理解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上例中,那名销售员刚到公司两个多月,恰巧首次遇到为同一个客户分发两个不同地方,加上有货款未清等情况,算是非常规销售行为,财务其实可以耐心些,这样一来,当时即可写清财务报表,该销售员也可以在接下来半天里心情舒畅的接待客户,而不至于哭泣了。

情绪过激只是表象,它的底层代码往往是缺乏同理心,即不能从对方或旁观者角度、偏执地从小我立场出发,忽略目标,任由情绪左右自己甚至攻击他人。

事情不该如此,人性的弱点也并非完全不可战胜,当某种负面行为频繁发生而影响有效性时,必须通过有意识养成习惯来弥补,先养成同理心习惯,然后,同理心推动我们进步。

同理心有三个要素:换位思考、情绪引导、目标导向。

换位思考不仅仅意味着从对方角度看问题,也有中立和旁观者的性质,无过无不及;情绪引导可通过“过五秒再生气”之类的心理暗示和深呼吸来进行,引导不是控制,在体验和观察中,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像一阵风吹过;目标导向则要求我们行动前目标清晰且牢记它,避免目标掉入情绪陷阱而不自知。

从同理心的角度看,社会上有两种人:具备同理心的人和无同理心的人。同理心不存在多或少的问题,而是有或无的问题,有就是有,无便是无,不可教,但可自学,从身边学起,从发自内心的微笑开始,从暂停五秒钟再生气开始,从一个拥抱开始,不求百尺竿头但求日拱一卒。

同理心不在别处,不靠外求得来,有心,自会生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销售高手、精英团队培训教程 完整讲义 ...
    八戒369阅读 33,569评论 10 377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4,327评论 1 45
  • 清明 燕子 那飘飞的纸花 就是我啊 爸爸 我和春天一起走来 在没有思念的山岗 我种上刻骨的思念 我多么情愿往事如风...
    书香燕子阅读 1,501评论 0 1
  • 谈起王家卫的电影,总有很多话要说的,初中沉迷于郭敬明的文字时候,王家卫和黑泽明是出现在他笔下最多的导演,他的风格也...
    佳嘉嘉贾阅读 3,207评论 0 0
  • 今天晚上我第一次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也是我第一次抄写经文。发了条朋友圈,问,猜猜抄写的时候我在干嘛? 你想重走...
    娟娟头阅读 2,4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