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是如何一步步击穿做人底线的?(2)

3.再坑秦国

晋惠公夷吾

公元前647年即晋惠公四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又想起了老邻居秦国,他舔着脸派使者请求购买粮食。

秦穆公询问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助灾荒,敦睦邻国,是国家应尽的道义。应该答应晋国。”

秦穆公也认为夷吾虽然可恶,但晋国百姓是无罪的呀。

于是秦穆公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粮食,从秦国都城雍城至晋国都城绛城运粮的船络绎不绝,绵延数百里,史称“泛舟之役”。

不幸的是,第二年秦国也发生饥荒。于是秦穆公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

晋惠公与群臣商量,大夫庆郑说:“靠秦国的力量登上君位,过后便背弃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还借粮食给我们,现在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给他们就是,有什么可顾虑的?还要商量!”

然而,晋惠公的知音舅舅虢射却说:“往年上天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还借粮食给我们。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逆天意?趁机攻打他们。”

晋惠公一拍大腿,舅舅您与寡人不谋而合,看来上天要使我们晋国兴盛啊!夷吾不但不给秦国粮食帮助,反而准备发兵攻打秦国。

韩原之战

公元前645年春天,秦国终于度过灾荒。秦穆公率军大举进攻晋国,两军在韩原展开决战。晋惠公所乘坐战车的马陷于泥淖之中,自己成了秦国的俘虏。秦穆公被他坑了两次,准备杀了晋惠公来祭祀上天。可巧,夷吾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她百般为弟弟求情,秦穆公被说服,便与晋惠公在王城结盟并答应放他回国。

4.身后悲凉

晋文公与君臣

经此大难,晋惠公在一段时间内反思自己的过失,有所悔改,他将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又诛杀了佞臣庆郑,重修政教。

可是,他的内心始终害怕别人会威胁到他的权利。他与大臣商议说:“重耳逃亡在外,诸侯们大多拥戴接纳他,寡人寝食难安啊!”他打算想人到翟国诛杀重耳。早有人给重耳报信,重耳闻讯逃往齐国,开始了漫长的国际逃亡生涯。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夷吾在当了十四年国君后病死了,他不知道自己卑劣的一生将带来多么大的副作用。晋惠公的信用早已破产,强邻秦国对他失去了最后一丝信任后,试图用新的政治力量取代他的血脉影响,于是太子圉一继位就已经处于危机之中,而这种被动局面主要是晋惠公营造的。

更为糟糕的是,晋惠公的言行太子圉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小小年纪的他刚一继位,便施展模仿秀的本领,派人去召回伯父重耳的身边大臣,以削弱重耳的势力。然而,没有人去执行!重耳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流亡后,终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重返晋国,他就是继齐桓公后真正称霸的一代名君——晋文公。

公子圉(晋怀公)当政不到一年即被驱逐,他逃到高梁不久被人杀死。谁之罪,恐怕他的老爸夷吾难辞其咎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