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摘要
213个想法
中文版序 对话麦吉沃恩,精要的力量
>> 一旦着眼于长远,胸怀一个十年目标,我们就能视野清明,眼光深邃。
>> 精要主义就是要打破这种用忙碌衡量成功的浅见。
>> 没有比高效率做无用功更无用的事了
>> 精要主义的本质在于排除最重要事务以外的一切,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中有太多是根本不应该做的。
>> 锻炼本身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决定是否锻炼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
>> 解决办法就是把这些项目发展为一种体系或常规,让未来每天的执行变得更容易。
>> 当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曾一次次地希望,这本书将给别人带来变化。
前言 设计人生,以一种精要的方式
>> 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林语堂
>> 排山倒海之势集中全力做成真正重要的事情。
>> 这个故事体现了精要的基本价值主张: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 几乎一切东西都是噪声”的理念,认为只有极少的东西是重要的。
>> “更少,但更好”。这也是对精要最恰当的定义。
>> 精要主义正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
>> 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并从中择其真正精要之事而为之,是精要之准则。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 精力被分散到了很多不同的事上,结果就是在每件事上都取得了零星进展,
>> If you don'tprioritize yourlife, someoneelse will.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 “决定疲劳”: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 当我们努力要做到一切和拥有一切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正在牺牲一些收益作为交换条件,而这些收益是自己永远不会去主动追求的。
>> 我希望有勇气真正按自己的想法生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望而活。”
>> 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尔说说“不”,而是要有目的地、深思熟虑地、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仅要摆脱那些明显浪费时间的事情,还包括放弃一些很好的机会;不要疲于应付那些让你在多条战线上作战的社会压力,要学会减少、简化,并通过淘汰其余一切来聚焦于绝对重要之事
>> 哪些活动和努力要保留——就是能让人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那些,你就需要一种方法来使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 如何去过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从他人的期望而活。它会给你指明一条路径,让你的人生和事业更有效率,更有成果,更令人印象深刻。它将告诉你一种系统的方法,让你弄清楚什么是重要的,淘汰掉不重要的,并轻松地执行那些精要之事。简而言之,它将教会你把“追求更少”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 选择
>> 甄别
>> 取舍
>> 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
>> 说‘不’可以让人变得高效,因为说‘不’的人会说‘这不是我的事’。”
>> 淘汰非精要之事不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比如必要的时候对社会压力说“不”。
>> 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作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 法国剧作家、小说家维克多·雨果曾说:“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为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更少,但更好”正是一种恰逢其时的信条。
导读 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 拥抱三条核心真理:“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模式一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选择的能力。——马德琳·恩格
>> 人们常把选择视为一种事物,但它不是事物。我们面临的选项也许可以算是事物,但选择是个行为动作。它不仅是我们拥有的东西,而且是我们做出的行动。
>> 人们过分强调了选择(我们面临的选项)的外部条件,而低估了选择(我们的行动)的内在能力。
>> 选项(事物)会被拿走,而进行选择的核心能力(自由意志)却不会。
>> 习得性无助
>> 这种强迫自己去做更多的方式不过是一种障眼法罢了。这样的人不相信自己可以选择机遇、任务和挑战,而是认为自己“必须什么都做”。
>> 选择是困难的。根据定义,选择意味着拒绝一件或多件事情,这会带给人一种失落感。
>> 精要主义者必须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将之视为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
>> 一旦将自己的选择权拱手相让,那么就不仅给予了他人这种力量,而且还明确地授权他人来替自己作出选择。
模式二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 有时候,你不做什么恰恰和你做什么一样重要。”
>> 精要主义者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模式三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 所谓战略,就是如何作出选择及取舍。它意味着通过慎重选择来实现不同。——迈克尔·波特
>> 你必须审视每一个机会,然后说,‘不,我很抱歉。我们不想做那么多件不同的事情,如果它们对我们努力要实现的那个最终结果没有太大贡献的话’。”
>> 战略定位若要持续,必须同其他定位之间进行取舍”
>> 有所取,必要有所舍
>> 在现实中,接受任何一个机会都无疑需要你舍弃其他几个机会。
>> 我们要么自己做出艰难的选择,要么允许其他人——不论是我们的同事、老板还是客户,替我们作决定。
>> 我们试图躲避取舍现实性,然而,我们无处可逃
>> 会主动作出权衡取舍,成为自己行动的主宰,而不是坐等别人的驱使。
>> 通过强迫自己权衡两者并战略性地选择那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就能极大地增加实现自己目标的机会。
>> 精要主义者将取舍视为生命中内在固有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先天消极的部分。
>> 想象一种有四个燃烧器的炉子,一个燃烧器代表你的家庭,一个是你的朋友,一个是你的健康,一个是你的工作。为了成功你必须去掉一个燃烧器,为了真正成功你必须去掉两个。”
导读 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引起非精要主义者的兴趣,也会引起他们的反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忙于追逐每一个机会和每一种想法,他们实际上在选项探索上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相反,精要主义者的做法是在专注于某项事情之前,先广泛地探索和评估各种选项
>> 要识别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我们需要思考的空间,需要观察和倾听的时间,需要有享受娱乐的心态,需要聪明地让自己该睡就睡,需要在作出选择时自觉自律地运用严格的选择标准。
要素一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 没有伟大的孤独,一切严肃的事情都无法做成。——巴勃罗·毕加索
>> 留出点时间来喘一口气,四下望一望,好好想一想,是必不可少的。你需要这样的安静清明来创新和成长。
>> 后退一步,看得更清。
>> 你有多久未从忙忙碌碌的一天里专门抽出时间,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
>> 有意识地留出没有分心物的时间和没有分心物的空间,除了思考,绝对不做任何别的事情。
>> 一旦所有无聊的机会都被剥夺殆尽,我们也同样丧失了可以用来思考的时间。
>> 世界变得越喧闹,我们就越要开辟出一片可以安静反思的空间,真正实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 留出空间,阅读思考
>> 发现有一种做法很有用,也很简单,就是用每天的第一个20分钟来阅读经典文学(不是博客,不是报纸,也不是最新的海滩小说)。
>> 《禅宗,非理性的理性》《孔子的智慧》《摩西五经》《圣经》《道,知与不知》《古兰经的深意》《人如其所思》《甘地典藏》《瓦尔登湖》《摩门之书》《沉思录》《奥义书》。
>> 重要的是你要创造一个空间,让自己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退出。
要素二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 把眼光放在大局上
>> 1.写日记,成为自己人生的记者
>> 在写日记时也应追求“更少,但更好”,
>> 每隔3个月,花1小时读一读这段时间里的日记条目。不要过于关注细节,
>> 要捕捉标题,寻找自己每天、每周的生活中的导语。微小的、不断增加的变化一时很难发现,但是久而久之,就能产生累积效应。
>> 寻找导语和捕获重要信息的能力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你需要的是理解。要汲取故事的精华,需要深刻理解它的主题和语境,需要将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图景中去俯仰观察,需要找出它和其他领域的关联。
>> 让自己站在故事中所有角色的位置上,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理由和立场。
要素三 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 游戏,能够极为有效地改善包括个人健康、关系、教育、组织能力在内的一切。
>> 即兴表演会迫使人们去努力拓宽思路,突破各种惯性思维的束缚,进行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思考。
要素四 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 每晚,当我入睡时,我死去。次日,当我醒来时,我重生。——圣雄甘地
>> 投资自己的思想、身体和精神
>> 对待自身,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职业和生意一样具有战略性。我们必须放稳自己的步调,滋养自己的生命,给自己加油添薪,用以探索、成长和实践。
>> 精要主义者选择在当下做更少的事情,以便在未来做得更多。当然,这就是一种取舍。但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小小的牺牲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 他把缺少睡眠比作过量饮酒,其中的原理是熬一个通宵(也就是连续24小时不睡觉)或者一周内每晚只睡4~5个小时,“实际上会诱发相当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0.1%时的损害。试想一下:我们永远都不会说‘这个人是一名优秀员工!他喝下了所有时间!’然而,我们仍然在赞扬那些为工作牺牲了睡眠的人。”
>> 睡眠这种稀缺的日用品,在神经紧绷的美国,已然成为新的社会地位象征。
要素五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 没有差不多。不是YES!就是No
>> 关键是要对这个决定进行一次极端测试:如果自己彻底地、无条件地确信要去做什么事,那么就答应,这就是德雷克法。
>> 任何事情,只要不是那么确信,就断然拒绝。
>> 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么就应该是一个肯定的NO。
>> 这种方法可以被视为90%法则,在做每一项决定或每一次进退维谷的时候,你都可以运用它。评估每一个选项时,考虑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标准,然后在0~100之间为这个选项打分。如果得分率低于90%,那就自动把评分降为0,并且断然淘汰它。
>>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在决策时举棋不定,或者更糟,不得不接受60多分或70多分的选项。试想如果某次考试你得了65分,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那么,为什么要在作出人生的一项重要选择时有意去体会这样的感觉呢?
>> 关键在于运用高度选择性标准这个行为本身,将迫使你自己来选择你要等待的那个完美选项究竟是哪一个,而不是让别人,或让这茫茫宇宙来替你选择。如同任何一个精要技巧一样,它需要你通过设计来进行选择,而不是依从默认设置。
>> 选择标准过于宽泛,就会发现自己要面对的选项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对选项的价值进行评分,能让我们更加自觉、更有逻辑、更加理性地作出选择,而不是听凭一时的心血来潮或受情绪支配。
>> 如果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是一个肯定的No。
>> 获得一份梦想中的工作,其代价就是放弃很多不错的工作,甚至是非常棒的工作,以及与这些好工作相媲美的各种机遇,去等待那个他能够热情十足地说出“YES”的那个机会。而这种等待是值得的。
导读 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 如果没有它,我愿意花多少钱去买它?
>> 在人生中,在决定要淘汰哪些事情时,也问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我愿意做什么来得到它?”
>> 你必须找到它,因为你要记住,任何时候你没有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就意味着你默认自己对它说了“Yes”。
>> “我应该拒绝哪个?
要素六 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 我们浪费时间和精力来力图把别人比下去。我们高估了不重要的东西,比如把豪车美宅、Twitter上的粉丝数量或者自己上传到Facebook上的照片等虚无缥缈的东西看得过重。结果,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花时间陪伴心爱的人,滋养自己的心灵,关心自己的健康,等等。
>> 精要目标,却是既鼓舞人心又明确具体,既充满意义又容易衡量。如果操作正确,一个精要目标是一个可以以一当千的决定。
要素七 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 勇气,就是在压力下展现优雅。——欧内斯特·海明威
>> 需要勇气说“不”的时候,想一想罗莎·帕克斯。记住她那种信念的力量,面对社会压力,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向无意义屈服。
>> 勇气是排除冗余和无益之事的关键所在。
>> 没有勇气,“自律地追求更少”不过是挂在嘴上的空话,是茶余饭后的又一种谈资,其深度不会超过皮肤的厚度。
>> 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我们分不清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变得毫无防御能力。而与之相反的是,当我们对什么是要事确定无疑时,我们就如同拥有了一个力场,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非精要事务的侵袭。
>> 我们对群体对我们期望的服从,心理学家称之为规范性从众,虽然如今这种服从已经不再是生死攸关之事,但那种渴求却始终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中。
>> 根据我的经验,生产力是不做任何帮助别人的工作,而是把自己全部的时间花在上帝安排我们去做的事情上,并且把它做好。”
>> 非精要主义者凡事都答应,是因为感觉到了那种社交尴尬和压力。他们常常为了追求取悦别人之后那种兴冲冲的感觉而自动说“Yes”,根本不假思索。但是,精要主义者知道,在这种兴冲冲的感觉过去之后,随即而来的就是懊悔的折磨。他们知道,如果这样做,自己很快就会感觉到受了欺负,因而愤恨不满——对别人,也对自己。最后,他们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将面临一种不愉快的现实:为了应许新的承诺,自己现在不得不牺牲更重要的东西。当然,关键不在于对所有要求都全盘拒绝,而是在于拒绝不重要的事情,以便应承真正重要的事情。对一切说“不”,频繁地说,优雅地说,只有千真万确的要事除外。
>> 1.把决定和关系分开来
>> 2.优雅地说“不”并不代表必须使用“No”
>> 3.关注权衡取舍
>> 4.自我提醒,每个人都是推销员
>> 5.说“不”需要用人气换尊重
>> 精要主义者接受自己不能始终都让所有人喜欢的现实。诚然,怀着敬意,合情合理并且优雅地说“不”,会在短期内带来社交成本。但是,精要人生的题中之义,就是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受人尊重比被人喜欢重要得多。
>> 6.一个明确的“不”比一个模糊的“是”更优雅
>> 1.尴尬的停顿
>> 2.委婉地说“不”或“不,但是”
>> 3.“我需要先看一下日程表,然后再答复您。”
>> 4.使用电子邮件的回复功能
>> 5.“好的。那么我要取消的是什么?”
>> 6.带着幽默感说“不”
>> 7.“欢迎你X。我愿意Y。”
>> 8.“这个我做不了,但是X可能对此感兴趣。”
>> 说“不”本身就是一种领导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技能。对于任何一种能力,我们起初都是经验不足。对于说“不”,我们也是新手。然后,我们学会了一些基本技巧,会出错,并从中学习,然后发展更多技能,并不断实践。不久,我们拥有了一个本领大全供自己使用,最后我们就掌握了一门社交艺术。我们可以优雅、体面地处理几乎来自所有人的所有请求。
>> 汤姆·弗里尔(Tom Friel)曾对我说:“我们需要学会慢点说‘好’,快点说‘不’。”
要素八 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 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 人生中一半的麻烦源于答应得太快,拒绝得太慢。——乔希·比林斯
>> 沉没成本指的是,由于已经投入其中的成本无法收回,而对某项已知的亏本生意继续投入时间、金钱或精力的倾向。毫无疑问,这很容易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投入越多,就越想破釜沉舟坚持到底,直到投资获得回报。在某事上投入得越多,要从中抽离就越困难。
>> 世上从来就没有人会洗租赁的车!
>> 这是禀赋效应(The Endowment Effect)在作祟,也就是当一个人没有某件物品时,他就倾向于低估这件物品的价值,而当他一旦拥有该物品,就会倾向于高估它的价值。
>> 强己所难,强行匹配
要素九 编辑,看不见的艺术
>> 删减冗余,删减冗余,哪怕这会让你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文人心碎,删减冗余。”
>> 1.删减,自律地抛弃那些好选项
>> 2.精缩,用有意义的活动取代无意义的活动
>> 3.纠正,反观核心,调整方向
>> 4.少量编辑,知道在什么时候谨慎克制
>> 我们可以等待,观察,看看情况怎么变化。少做,不但是一种效力强大的精要策略,而且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编辑策略。
要素十 边界,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安妮·拉莫特
>> 现在,对于别人期望我们能够干活而言,已经不存在任何界线
>> 1.别人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 你必须筑起篱笆,让他的问题离开你的院子,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
>> 2.没有界线,就没有自由
>> 3.找到自己的坏事者
>> 4.制定社会契约
导读 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 非精要主义者通常会用蛮力执行,而精要主义者却通过淘汰无意义之事来节省时间,设计一套体系,让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要素十一 缓冲,充足准备带来优势
>> 给我6个小时砍倒一棵树,我会先花4个小时来磨快斧子。——亚伯拉罕·林肯
>> 无法预料却是我们唯一可以预料的(确定无疑)。既然如此,我们要么坐等这样的时刻到来然后对此作出反应;要么提前准备,设置缓冲,未雨绸缪。
>> 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要留一个缓冲,我们就可以减少执行必要任务时的阻力。
>> 基于最佳情况,考虑最坏可能
>> 2.比预计时间多留50%
>> 你是否也曾低估过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如果是,那么你就和很多人同病相怜了。这种现象被称作“规划谬误”
>> 这一术语由丹尼尔·卡尼曼于1979年提出,它指的是人们倾向于低估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即便是在以前已经承担过相同任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要素十二 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进者”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
>> 精要主义者不关注需要增加哪些精力和资源,而是关注哪些限制和障碍需要连根拔起
>> 1.弄清核心目标
>> 有且只有一个头等要事,如果主要障碍岿然不动的话,
>>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不要纠缠别人,而是要真诚地提供支持。
>> 精要主义者产出更多——展现更多——其方法是扫除更多,而不是做得更多
>> 扫除障碍并不一定困难重重,也不需要超人般的努力。相反,我们可以从小处开始。就像移走山顶上的一块卵石,只需轻轻一推,动量就自然产生了。
>> 弄清核心目标,确定扫除的障碍是什么。 锁定障碍,但不要试图一下子扫除所有障碍。 扫除障碍,从小处开始。
要素十三 进步,小胜的价值
>> 进步,小胜的价值
>> 每天都做一点接近美好未来的事。
>> ——道格·法尔博
>> 如果我们不仅对罪行强硬,而且对犯罪的原因也持强硬态度,那会如何?
>> 天上的星星我们越是伸手去够,就越难让自己离开地面。
>> 精要主义者则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他们不会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平均用力,而是从小处着手,庆祝进步。他们摒弃好高骛远,鄙视华而不实,努力追求在重要领域中的每一个微小而平实的进步。
>> 因为一个小小的但却实实在在的胜利能够创造推动力,并让人们对自己未来的成功持肯定的信念。
>> 每天的进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进步”
>> 在所有有助于提升工作日的情绪、动机和认知的激励物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取得有意义的进步。
>> 要真正做好重要的事情,必须从小处着手,创造动力。然后,运用这种动力创造下一个胜利,再下一个,长此以往,直至取得重大突破。
>> 经验告诉我,个人和组织是这样完善的,最佳着眼之处,莫过于那些微小的改变,它们就发生在我们常做的事情上。持之以恒和不断重复是力量之源。”
>> 要真正做好重要的事,必须从小处着手,创造动力。
>> 关键在于,要从小处着手,鼓励进步,庆祝小胜。
>> 1.关注最低可行性进步
>> 一种是早动手,小步前进;另一种是晚动手,一日千里。
>> 有了目标或者期限,就问问自己:“我此刻能够做的最低可行性准备是什么?”
>> 直观地看到自己正在朝着目标进步,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里,不要不屑于把这样的方法运用到你自己的重要目标上。
>> 关注最低可行性进步。 做好最低可行性准备。 直观地嘉奖进步。
要素十四 心流,常规造就天才
>> 常规,对智者而言,与雄心壮志无异。
>> 他们设计一种常规,让自己所认定的精要事务沿着默认的路径实现。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精要主义者仍然需要付出努力,但是由于有了正确的常规,每一分努力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一种简单的解释是,当我们重复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神经元,或者神经细胞,会通过名叫“突触”的通信网关建立新的联系。通过重复,联系得到了加强,而且大脑能够更加容易地激活它们。
>> 在重复中,我们掌握了常规,任务就变成了习惯。
>> 先啃最难啃的骨头
要素十五 专注,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 生活只在当下。如果放弃当下,你将无法细致深入地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刻。—— 一行禅师
>> 1.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 2.专注当下,把未来清除出去
>> 事善能,动善时。”
>> 越南籍佛教禅宗僧侣一行禅师被称作“世上最心平气和的人”,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探索如何活在凯洛斯时刻里,尽管叫法可能不同。他主张安住于正念或者保持“初心”。他曾写道:“正念帮助我们回到并安住于当下。每一次你回到当下,就会觉察到自己的幸福处境,幸福就来了。”
>> 注意每一天里属于你的凯洛斯时刻。把它们写在日记里。
>> 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专注当下,把未来清除出去。 给每一个清单排列优先顺序。
结语 存在,设计你的精要人生
>> 避免碌碌无为。——苏格拉底
>> 关于精要主义,有两种思维方式。第一种是把它当成偶尔做的事情;第二种是认为你就是它。在前一种思维中,精要主义是你早已过度填塞的生活中的又一种增加物。而在后一种思维中,精要主义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一种用来处理所有事情的更简单的方式。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无所不包的生活和领导方法。它就是我们的本质所在。
>> 目标的明确性被阴云遮蔽,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因为同时在做太多的事情而心力交瘁。现在,我们无法实现个人贡献峰值,只能在无数个方向上取得一星半点儿的进步。最终,我们的成功会沦落为失败的催化剂。而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的唯一方法,就是精要主义。
>> 精要主义并不仅仅关乎成功,它关照的是一个有意义、有目标的人生。
>> 一个人在心里怎样思量,他就会如其所思。”一旦我们心中充满了精要的精髓,我们就是精要主义者。我们会变成一个不同的、更好的自己。
>> 聚焦在重要事务上是一种选择。它是你的选择。它本身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解放。
>> 记住,如果你不给自己的人生排列优先顺序,别人会来代劳。
>> 但是如果你决意要给自己的人生安排主次先后,你是可以做到的。决定权在于你。它是你的内在力量
>> 第一,家庭在我生命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形之下,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将退化为毫无意义的东西。第二,生命留给我们的时间少得可怜。
>> 精要人生,是一种了无遗憾的生活。
>> 不管你在人生中面临什么样的决策、挑战,或是站在什么样的十字路口,简单地问问自己:“什么是重要的?”然后排除其余的一切。
附录 从精要主义者,到精要领导者
>> 毋庸置疑,少数极富思想而又信念坚定的人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也确实是唯一可以改变世界的方法。——玛格丽特·米德
>> 更少,但更好)
>> 在合适的时机向适宜的对象传递恰当的信息)
>> (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 “明确性的意义堪比成功。”
>> 在真正明确核心意图之前,不要停止争论
>> 授权的关键在于明确性。他不会让角色定位过于原则性和模糊。他会保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真正清楚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其他员工都在贡献什么。
>> 经常检查以保障有意义的进步
译者后记 不在琐碎中无足轻重
>> 精要是一种自律、系统的方法,用于主动自觉地决定个人贡献峰值所在,然后斩除一切障碍和冗余,轻松自如地执行那些最重要的事。它的基本价值主张可以概括为: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揽。而其中所谓的精要,根据作者的逻辑,则不外乎精华、精髓、重要和本质之所在。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为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