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是因为太帅而死的

有两样东西能给人带来自信,一种是肉眼看不见的才华,一种是肉眼可见的颜值。

我们所有人都会希望有出众的外表,可观的颜值,以此吸引到路人的目光,获得异性的青睐。一个拥有高颜值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爱情上都要比颜值稍低的人多出不少机会,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当今娱乐圈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颜值越高的相对越容易取得成就。

在我国古代,就有四个高颜值的代表,他们就是被称为“古代四大美男”的潘安、宋玉、兰陵王和卫玠。

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就属卫玠了。

潘安和宋玉分别是他们所处时代数一数二的文学家,兰陵王则是北齐战神,威名震天下,无人不晓。

卫玠的名气不如其他三人,一个确实是因为其他三人太过杰出的成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卫玠实在死得太早,没有时间能够续写关于他的更多故事

卫玠出生于公元286年,死于公元312年,仅仅活到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了。

对于他的死,一直有一种说法,说是因为卫玠长得太帅,导致争着看他的人太多,把他给看死了。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世说新语·容止》

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晋书·卫玠传》

说卫玠是看死的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荒谬,但既然有这么一个说法,也不可能完全凭空捏造,卫玠的死终归是和他过于吸引人的外表有一定关系的。

同样是拿当今娱乐圈的当红明星举例,每当明星们出现在大众视野,不说专门开办的公众媒体活动,单是下飞机出机场,到达酒店等等日常露面,只要粉丝们得到消息,势必会带上横幅、牌子提前到场,耗费心力苦苦等待,只为见偶像一面,喊一声“我爱你”,表达对偶像的支持。

如今信息发达,只要在百度上一搜都可以找到各种照片,但粉丝们依然疯狂如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背景下,人们往往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得知有一个帅得不得了的人叫做卫玠。

也许笔者笔墨有限,不懂得古人用怎样的词汇量能够形容卫玠的美貌,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怎样的词汇量都无法比眼睛看到的更真实,更直观。

人们对卫玠的各种形容和褒扬更加引起了未见过卫玠的人的好奇心,于是听说卫玠要在哪里出现,大家便都争先抢凑热闹,想看一看那个如玉般温润的人到底长得怎么样。

卫玠爱好玄学,对玄学有着十足的狂热,道理玄学讲得很厉害,经常与人彻夜清谈,本身就体弱多病,如此一来致使身体更加不堪。

由于过于响亮的名气,本来找他论经讲道的人就多,再多经凑热闹的平民百姓们搅扰折腾,病重而死也就不甚稀奇了。

中国人一直追求中和之美,凡是都应该适可而止,太过了就会形成负担。

颜值也一样,太高反而会招来祸患了。

有人说:“如果让我拥有卫玠的颜值,像他一样死得早也愿意。”

如果是你,你会希望长相普通一点,还是像卫玠一样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