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似顽童

听着收音机里的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杨家将,我不由得想起父亲来。

“来干活了,我给你们讲杨家将,寇准背薛防六郎”;

“听话,我给你们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快来快来剥棒子,今天讲大刀记”;

“别闲着了,赶紧剥花生,今天说平原枪声抗日英雄的故事”;

小时候这一幕天天上演,在那个没有机器只靠劳力的年代,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放养管束,自懂事起就要为家里减轻负担。每家孩子都是父母吼着拿着棍子赶着下地干活。我家也不例外,在母亲的娇惯下,不能使用武力的父亲只能用骗的,骗我们干活,我们虽说嘴上不愿,可心里高兴,因为父亲的骗是满肚子的故事。

九十年代的农村,一般家里很少有书本,那台黑白电视只能收几个台,信号时有时无,刺啦刺啦的都是雪花。父亲的故事不亚于的心灵鸡汤,浇在了我们幼小的心灵上,深深的影响我们了姐妹几个给我们开启了另一个美丽的令人神往的世界。

从杨家将里我们学到了忠诚,三侠五义的学到了义气,从三国演义里学到了礼仪,表面上父亲就是当故事讲给我们听,潜移默化中教育影响了我们。父亲看似不经意的故事却时时提醒我们不忘礼义廉耻。

在我心中父亲像朋友一样,没有别人家父亲那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尤其是到夏天,炎热的晌午过后,看着太阳将要落山,父亲就会带着一帮小孩去河边掘泥鳅。用脚踩着锨,一锨下去把淤泥翻上来就有几个泥鳅在上面蹦来蹦去,我们几个负责逮泥鳅,别看泥鳅小却很滑,一不小心就能在我们的手心里跑掉,如果不小心把泥鳅掉在水边泥地里就再也找不到了。一傍晚的时间就能抓一脸盆,回家母亲用盐水煮了吃,别提有多美味。

有时为了显示一下在家里的地位,故意把喝完粥的空碗放在桌子上,等着我们去帮他盛饭,多数时候我们装没看见。父亲开始唠叨母亲,“你看看,你看看我在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都是你惯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人帮我盛饭,你看看孩子他姥爷和爷爷从来没有自己盛过饭,可怎么办呀”。“又不是没手,不会自己去么?”母亲也总是跟父亲抬杠。不亦乐乎,我们几个就在一旁偷偷乐。

记忆中的父亲脾气不太好,是个急性子,能说会道,可跟母亲吵架从来也没赢过,气头上母亲会骂父亲几句,在我们的帮腔下,父亲总是不吭声,每次都以母亲的胜利告终。

我的父亲今年58岁了,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他从来也没特意也不懂教我们什么,但是他的言行举止却让我们记忆深刻,伴随着我们长大成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着黑一点一点走入夜晚 就像清醒走进十一二点 或者宛若一个苹果从枝头跌落 被摆上货架 看着岁月慢慢褪去 它的鲜艳 ...
    乡村痞子阅读 286评论 0 2
  • Norman 昨天过来了,尽地主之谊,陪伴了两天。 年轻小伙子身上很多优点,都是我需要学习的。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好菇凉啊光芒万丈阅读 3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