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它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
------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认知,行为主义普遍地认为除去基因等生理因素的干扰之外,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受限于其所处的环境,环境对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在中国古代便得到了很好例证,孟母三迁的典故更是其中著名的先例典范。
幼童的学习是全面吸收式的学习,是海绵吸水时的学习,幼童的学习不具备逻辑能力,不具备思辨能力,更不具备议价能力,因为幼童的学习是不分优劣的全面吸收。所以幼儿初期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甚至从胎儿开始,幼儿就开始接受外界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逐渐形成自己的心灵,我把它称作“白纸上的初笔”,所以说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并非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样简单粗暴,父母身份地位能力的差距带来家庭之间的巨大差异,必将从资源上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教育环境的优劣,但是这样的差异并不难不可逆的,如果父母有卓越的远见也能让自己的子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得到最好的成长。只怕父母囿于自己的阶级,所思者浅薄,所见者寸短,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稳定的温和的家庭环境都不能保障,导致幼儿非但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反而连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成长都保证不了。
所以,对于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就不能不提我们的人才培养的方式。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乃是要培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从生理到心理都能够独立的人。所以,对于初等教育的划分,大概分为两类,科学学科性质的科目和非科学学科性质的科目。所谓科学学科性质的科目,大概分为数学,物理,化学一类的需要逻辑性,计算性和想象力的学科,这些学科大多采用认知心理学性质的教学方式教学,即是,老师本身需要先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教了才有,学了才会,这样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但是还有另外的一类学科,即是非科学学科性质的科目,例如音乐,美术,文学,历史等这些科目,如果通过认知心理的教学方法去教授,大抵是行不通的。就算有效果,也必然是付出多而收效浅,因为这些科目培养的是学生感知美和发现美和赏析美的能力,是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是以此来带给学生真善美的学科,真善美这些东西,大多需要用心灵去感受,而很少能后像数理化那样用数据是量化,所以认知心理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些非科学学科性质的科目,我认为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日月积累的熏陶的方式,才能逐渐收到一定的效果。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结合幼童逻辑思辨能力不足但是全盘吸收能力强的特点,我认为幼童在胎儿期到十三岁的这十几年里是培养幼童 非科学学科性质的科目能力的最佳时期,也印证了社会上一些孕期妈妈的胎教中努力保持心态的平和,听一些世界名曲有助于宝宝将来培养良好的音乐能力。
这一点在几乎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两个民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是犹太民族,还有一个当然大家都清楚,就是我们汉族。
单从智商方面来看,全球四大人种(黄、白、黑、棕)中,是黄种人最高,平均105+,比白种人高5-10个点左右,黑种人要分,北美黑人80-85,撒哈拉以南黑人60-70。矮黑人最低。黑人的智商差别也可以看出教育在智商结果中占据很重要地位。
如果单论民族的话,据说是德裔犹太人(Ashkenazi),平均达到113,先以汉族开始讨论,我认为汉族的成功之处一在于汉字,二在于重视教育。中国幼儿一出生之后不久就要开始进行认字,汉字与其他世界上的文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汉字是象形文字,所以与其说汉字是文字,不如说汉字是图像,众所周知,左脑是语言脑,处理文本信息,右脑是图像脑,主管图像,汉字天生就具备图像和语言的功能,而一个刚刚认字的中国幼童则在三到七岁之内需要学习一千乃至三千个汉字,就相当于三千个图像,并且通过这个图像需要联想到图像表示的意思,充分的锻炼了左脑和右脑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开发幼童的智力。
第二个因素是语言音节,这个因素你可能没法理解,通常语言音节数越少,思维越快,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所以思维就快。你可以轻易被乘法口诀,但是欧洲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音节太长,背起来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非常的不方便。所以在初等教育内,中国的孩子到了国外一般都能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这都是有原因的,不光是智商的因素,也有中国人具有更强的计算能力,要知道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美国,百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他们多半是要用计算机的,他们也没有九九乘法表之内的口头计算工具。
至于犹太民族,不需要多做介绍,犹太民族几乎上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民族,以一个仅仅有1300万的人口,只占人类总人口的0.2%-0.3%,却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1901-2001年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者说犹太裔)有128位占总获奖人数的19.84%。占美国2%-3%的人口的犹太人成就如下:
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富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占18名。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占10名(1/10);美国国会众议员中,犹太人占27名。美国文化娱乐中心好莱坞几乎是犹太人一手创办的。
犹太人最擅长的事情是艺术和金融两方面。
这样的一个优秀的民族为什么如果的成功呢?因为犹太人重视教育,尊重老师,对幼儿阅读和艺术方的教育从小就抓起,犹太民族的年读书量是世界第一,他们既尊重知识,又热爱学习,既有艺术细胞,又有金融头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幼年最基础的教育开始的。
所以,培养幼儿,应该把握各个阶段幼儿成长的特点并且充分利用。从刚出生就要给幼儿听世界名曲,醒着的时候,睡着的时候,把这些音乐化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风潜入夜,才能润物细无声。让幼儿遍观世界的名画,把古今中外那些动听的以及好看的融入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对此习以为常。不要觉得幼儿不会听,听不懂。更不要觉得幼儿不会看,也看不懂。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不需要懂的,我们只是在小孩子的深层次的心理里面播下一颗种子,日夜灌溉,自然会成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我们不必告诉幼儿真善美是什么,只需要把真善美冲塞进他的日常生活中,等他以后长大了他自然会明白,什么是美,该怎么赏析,因为追求真善美,是人和每一个生命的自然天性。三岁看老,道理不外如是。幼儿那全盘吸收的能力会把一切他看的的和他听见的深埋进心灵里,当成成长的养料。不要质疑幼儿海绵式的吸收能力,有很多的地方往往我们是比不上小孩子的,小孩子学习语言是非常快速的,适应语言的能力也比一般成年人强得多,在幼年期,即使同时学习数门语言,也不必费吹灰之力,因为根本不必教,小孩子学语言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会的。如果我们不懂幼儿这样特性的学习能力,那就是浪费这样的天才了。
当然,这样的学习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首要的第一点便是:言传身教,身教确实重于言传的,行动永远比语言有力量的多。小孩子虽然调皮,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薄弱,但是警觉性和模仿性却是一等一的,这是所有生物幼年的本能,也就是模仿和游戏。幼童在游戏中模仿父母乃至身边环境的人,这是幼童的天赋本能。所以,妄图靠命令方式的教学是无益的,因为教育决非是教训,教训只会得到一颗永远也不能独立而长不大的懦弱自卑的心灵,如果父母期望子女养成某些优良的生活习惯,最好自己本身要以身作则,做出相应的行动去带领儿童学习,起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要如此,因为这是幼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么做既能提高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又能很好的教育培育幼童,一举而两得,笔者自幼喜欢阅读,三教九流,都喜欢浅尝,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笔者回忆小时候,一家三口,吃完晚饭,并不看电视的习惯,得益于父母顾及我的教育,都牺牲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把看电视改成阅览报纸书籍,所以我阅读的习惯,大抵从那时候开始。
第二点至关重要的是,要注意幼童全面吸收的时间,教育不是命令,绝对不能强迫。一旦强迫,引起幼童害怕畏惧和厌恶的心理,那是绝对得不偿失的,这一段时间大致从养胎到十三岁之间,年纪越大,效果的边际效益就越低,到了十三岁,幼童到了生长发育的时期,开始从童年进入青春期,从心理和生理都发生强烈的变化,这一十三年之间,幼童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越来越有了自己的自我意识,便会开始质疑甚至是反抗家长做出的决定和决策,甚至是正确的决定,乃是因为儿童心理发展,需开始主张“自我”的权利,开始要求人格上的主权,如果超出这个年纪再进行这样的教育,一旦引起逆反心理,便与一开始的主张南辕北辙,结果只能徒劳无功了。
在中国,对儿童的控制比较严格、严厉,希望儿童听话、守纪律。以高控制、高压力的方法对待儿童,向儿童提要求而不和他们商量;和儿童之间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在学习上不能给儿童具体帮助;为儿童设计成长蓝图。这都是中国式教育的体现,因为我们的文化,至始至终,父母把自己子女当作亲骨肉,把子女当作自己的财产,并没有充分的把子女当作另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中国的父母很爱子女,爱的如果沉重,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皇帝对黄金笼中金丝雀的喜爱,虽然爱,但是并不平等,这是一种带有极强的控制欲望的爱,我们的父母固然希望子女是幸福的,但是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子女顺从在父母的安排之下按部就班的获得幸福。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长到十岁之后,就没有那么有趣。没有那么听话了,很多家长开始要因为孩子的逆反而感到苦闷和操心了,这是因为在以前,幼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最基础的人格,没有自我的意识,以前时期的幼童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是完全依赖的。被人依赖和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尤其是被自己的亲人子女需要的时候,带给父母的满足感和快乐感是延续家庭的基础,但是当幼童逐渐长大,当小孩子的心灵逐渐成长,他会开始强烈的要求对自己的事情的主权,法律上也是从这一时期主张儿童开始拥有一部分的民事行为能力,我把这个称作“一个人心理意义上的真正诞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幼童开始不再那么完全依赖父母了,并且经过以后几年更多的成长,生理也开始趋近成熟,心理和人格也趋近完整,三观开始稳定,幼童终于长大成人,也获得了经济独立能力之后,这才是一个人的,一个人才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