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大作用

      陶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在这里,我认为可能就是我们班级里的小老师,亦或者是班干部的角色吧。我们老师在管理班级时,往往会任命一些有责任心的班干部,让班干部来管理班级。同时也会任命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去辅导后进生,这跟陶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陶先生对小学生的定义要比我认识的深刻的多。陶先生说,小先生容易关起门来教人,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陶先生指出“我们必须指导小先生开启大门,找学生。把一个不会的人教会了,便算是多生了一个人,这样才算是小先生真正的成绩,才算是表现了小先生真正的力量。”这也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选择优等生去辅导后进生,一个优等生教会了两个后进生,让后进生去辅导比他程度更差的人,让他们也当一下小先生。在当小先生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陶先生在使用小先生时遵循着“即知即传人”的原则。这一原则在课堂中的时效性其实更强,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还听不懂,这时就可以让班级中等偏上的学生去指导这些学生。在指导过程中他们的知识点记忆更牢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更充分。

      陶先生提出,学习要与生活连在一起。尤其是语文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密不可分,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学起来必将空洞乏味,枯燥无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时时联系生活;生活中也要仔细观察,细心品味,发现的教学中的可用材料。

    在《怎样指导小先生》这一篇文章中陶先生还指出,导师自己要以身作则,不可懈怠,不求长进。这就告诉我们,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带着学生一起进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