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学生的心理学 02
八年级语文课第一单元,要学习写消息、通讯,写新闻导语,写新闻标题。今天谈的话题与此有关,怎么写出抓眼球的新闻标题,不仅仅和写作技巧有关,和统计心理学也有关。
在复习语文之前,我们先来熟悉几个统计概念。
我们常用到下面三种集中趋势(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测量来总结数据,就是用某一单一的数来代表一组数,用以表达整体情况。
举个例子,下面表格是全班32个同学参加了语文考试的分数表:
概念是明白了,不过今天说是写新闻标题,跟上面这些有关系吗?别着急,下面就说新闻的事了。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就是消息的题目,通常是概括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一般在导语部分,我们能很清楚地找到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这些记叙的要素,从而对新闻本身要报道的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
主体:就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有的新闻还有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单元训练的重点之一是写导语,对导语有4点写作要求:
无论是新闻的标题、导语、或者内容,都强调了信息的真实性,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要用事实来说话。但是,相同的数据和信息就能得到相同的新闻吗?
联系刚才学到的三个统计概念,试试下面这到测试题。
下图是A镇的家庭收入分布图,请根据这些数据,拟定一个“乐观”的报道和一个“悲观”的报道。
相同的信息,相反的“结论”?
如果看平均数,达到了140,000美元。也许,我们可以报道说“A镇家家富裕,均收入近15万美元”。
如果看中位数,一半家庭收入在6万以下,而最多比例的家庭收入只有4万美元(众数)。那么,也可以报道说“A镇家庭经济很不乐观,一半家庭收入不超过6万元”,或者报道说“什么时候A镇才能摆脱贫困?目前最多数的家庭收入仅仅4万元”。(是否换算,是否也出单位,也是常见的“手段”)
为什么都是真实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却如此不同?
原因是,这个收入数据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成偏态分布),这时候平均数会受到少数极端数据的影响。
假设,阿里爸爸马云光顾了一个小馄饨店,那么这家小店的普通(平均)顾客立即就成了亿万富翁。理解这点后,你就会明白,英国的报纸是怎么搞出“62%人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这一头版头条新闻的了(Waterhouse,1993),这是因为在构成收入底层的人群中,有一半的英国人的收入,仅占国民总收入的1/4,像其他世界各地的多数人一样,大多数英国人的收入状况要低于平均水平。在美国,共和党人曾一度利用平均收入吹嘘自2000年以来经济的稳固增长,而民主党人则利用中位数收入哀叹经济的惨淡增长(Paulos 2006)。
平均数和中位数讲述着不一样的真实故事。
请牢记这一点:
始终要注意所报导的是哪一类集中量数。如果是平均数,要考虑是否受到少数特殊值的影响。(好吧,如果你需要,写新闻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一点 ——这也是一种心理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