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学的时候,接到班主任发来的信息,反应豆豆最近上课看课外书,玩小东西,玩手......上课各种不专心。
班里有点评学生的APP,我大概也了解一二,老师特地反馈这个问题给我,说明类似的问题发生次数多,同时也看出了老师的责任心,担心又安心。
回到家,我牵起豆豆的小手,坦白告诉豆豆老师反映的问题:“......,我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想过于追究原因,你想不想跟我谈一谈,我们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她欣然同意:“妈妈,我先说说我的感受和想法啊。”
“我在上课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是因为课堂上的内容有些我不爱听。”
“我还有些惭愧,是因为我做错事情了。”
“还有些紧张,老师会不会批评我,然后叫妈妈来?”
“我也很坚决,是因为我相信妈妈,绝对不会随意批评我。”
豆豆的话如行云流水一般,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我越听越安心:嗯,她知道上课不听讲不对因此感到惭愧,她在意老师的批评并感到紧张,她也很信任我——好,我想传达给她的信息,她都自己get到了。
“妈妈,我已经说完了。我也想听听你的感受。”豆豆打断我的思绪。
我尚未开口,她又欢快的打断我:“妈妈,我猜一猜你的心思啊,我猜你很自信,很平静,也很担忧,因为我从学校出来就感受到你的担忧了。”
我点点头:“你说中我的心思了,豆豆这么理解我,我真开心。”
“我觉得自信,是因为和豆豆一起,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我觉得担忧,是因为担心豆豆听不到老师讲的新知识,不仅自己学不会,也影响老师上课的心情。”
“我也觉得有些好玩,是因为小豆子上学才几天呐,就开始看课外书玩手指咧~~~~!”
“还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就是兴奋,是因为我们又有了一个机会,看看能从这个错误里学习到什么!”
“妈妈,我们现在开始讨论解决办法吗?”豆豆问。
“等一下,这件事情里还有一个人,我们也来猜猜她的想法吧?”
“是谁?”豆豆很好奇。
“就是何老师呀。”
“嗯,我猜何老师一定生气了,是因为她已经提醒过我了,我又玩。她可能也有点心烦,她可能也会难过。”豆豆的语气越说越低落。
“我和你猜的也差不多,你说何老师为什么会觉得难过呢?”豆豆不说话,我接着问:“你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亲人,谁最爱你?”
“是老师......”
“对呀,我猜何老师难过,是因为爱豆豆,特别想帮助豆豆,特别想找到合适的办法帮助豆豆。”
豆豆沉默了一下,抬起头,清晰又坚决:“妈妈,我需要暂停一下。”
她坐到书桌前,拿出便签纸,一笔一划,她写的是:“何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一定改正。您的豆豆。”
她写字慢,我安静等待,心里颇多感慨。我们以为孩子不懂的,孩子都懂;我们认为孩子该做的,孩子都明白。问题在于,父母为孩子的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是如我们所愿的,被他们感受到了呢?
当我们和孩子站在一起,表达自己,理解他人,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候。
等她回来,我们一起讨论了解决办法,想出了八个办法,其中七个,都是豆豆提出来的。
末了,她说,要写封信给老师,想道歉,想感谢,麻烦我代笔。
写完信,吃过饭,做完作业,已将近九点。我让她洗漱睡觉,她说不行,还需要做一个信封。
画画、涂色、写字,一丝不苟,我说,时间晚了,差不多就行了吧。
她说,不行,送给老师的东西,一定要有心意,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