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教会了我什么。

哎呀,又挤出一百字,感觉身体被掏空。

"真的码不动了,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在新手写作群里,有人发了这么一条消息,让我想起了自己以前的日子。虽然场景不同,不是在网上码字,而是在一家缝纫厂,但那份疲惫和挣扎,简直一模一样。

刚进厂那会儿,我连缝纫机长啥样都不知道,更别说想象自己会去做这份通常被认为是女性的工作。记得第一次动手缝线,就是在人事那儿填了个表,然后就被领去现场,一个李姓大姐现场教学。我的手抖得厉害,就那么颤巍巍地完成了第一针。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工。

一开始工作,我就懵了,什么都不懂,每天被人PUA,感觉自己就算之前是学习尖子,经过培训也还是两眼一抹黑,啥也没学会似的,就被推上生产线。而且我负责的还不是普通的缝制,是缝塑料卡扣,特别别扭,根本上不了手。那时候没钱,不干就意味着失业,只好硬着头皮干。结果是边做边错,线还给弄混色了,那晚真是难熬。这种事儿开头那几个月发生了太多次,全靠硬撑。

慢慢地,手法也熟练了。

这困难总是有,那时候一天做50个都觉得吃力,我就问老员工怎么能做得快点。他们开玩笑似的说,

“多给你点活自然就快了。”

没想到,真这么干了以后,嘿,速度还真上来了,不光是我,大家的效率都提起来了。

之后换了个新项目,一开始又卡壳了,再加量,又慢慢适应过来。我们的产量不断提升,一级一级的涨。

后来停下了,因为不需要那些产量。去给别人帮忙,看着他们的产量蹭蹭往上涨,我们却原地踏步。有一天,我也被拉去和他们一起干,才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

那时候我就在想,与其让别人PUA,不如自己先对自己狠一点。找个有前途的方向,狠狠逼自己一把,不就是从不会到会,一点点进步嘛。现在回过头看码字这事儿,也是一样的道理。今天觉得写50字都难,说不定明天就能挑战1000字,坚持下去,或许有一天,一天写5万字都是小意思。

我现在对自己的未来有些期待。

这篇文字用ai帮了忙,还要去忙点别的,不过事情是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